华帚菊
菊科帚菊属植物
华帚菊(Pertya sinensis Oliv.)是菊科帚菊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落叶灌木。分布于中国大陆的青海、甘肃等地,生长于海拔2100米至25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山坡或溪边灌丛或针叶林中。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2米。枝有长短枝之别,长枝纤细,具显著纵棱和沟槽,老枝的皮易开裂。长枝上的叶互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3-5厘米,宽12-15毫米,顶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渐狭或有时钝,全缘,两面沿脉被疏毛,中脉上尤著,边缘有柔毛,毛随叶变老而后逐渐脱落;中脉和柔弱的侧脉于两面均凸起,网脉明显;叶柄纤细,短,长2-4毫米;腋芽为被白色柔毛的鳞片所包裹,卵球形,直径约2毫米;短枝上的叶4-6片簇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大小常不等,大者长4-6厘米,宽12-15毫米,小者仅为大者之半或更小,顶端钝或有时略尖,基部长渐狭,其它性状与长枝的互生叶相似。头状花序单生于短枝簇生叶丛中,雌雄异株,雌头状花序于花期长约10毫米,具花4-5朵,雄者略短,长6-7毫米,具花9-12朵;总花梗极纤细,长2-3厘米,被疏毛或后脱毛;总苞狭钟形或近圆筒状,长约12毫米,直径约5-8毫米;总苞片4-5层,无毛或边缘被疏毛,外层阔卵形,长和宽近相等,约2毫米,顶端尖,中层倒卵形,长约5.2毫米,上部宽达3毫米,下部宽不足2毫米,最内层倒披针形,长8-9毫米,宽约2.5毫米,二者顶端均圆;花托狭,直径约1毫米,无毛;雌花花冠管状,长约9毫米,向上稍扩大,5深裂,裂片不等长,向上渐狭,长者达4.5毫米,短者仅2-3毫米;退化雄蕊5枚,花药线形,长约4毫米,基部圆钝而无尾;雄花花冠檐部扩大呈钟状,5深裂;雄蕊5枚,花药基部具被毛的长尾;花柱分枝短而扁,顶端略尖。瘦果纺锤形,具10纵棱,密被粗毛,长约7毫米;冠毛干时黄白色,粗糙,有细短毛,雌株的长约10毫米,雄株的略短,长约7毫米。花期7-8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或溪边灌丛或针叶林中,海拔2100-2500米。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兴山。
分布范围
产于青海东部、甘肃东南部(隆德)及西南部、宁夏陕西东南至西南部(眉县、太白山、佛坪、渭南、华县、华山)、山西南部(霍县、垣曲)、河南西部(卢氏)、湖北西部(兴山、巴东)及四川东部(城口、巫溪)。
标本信息
华帚菊在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等五个标本馆中均有标本。而其模式标本由A. Henry 在湖北省的兴山县海拔高达2600米的地方采集,编号为6982。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0 20:2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