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纪录片节
2007年创办的展映和研讨交流会
华语纪录片节是张虹、郑传鍏、林伟鸿在2007年创办的展映和研讨交流会,2008年改名为华语纪录片节。
组建过程
关于这个词条的确很难编辑,只能摘取一段深圳晚报的实时采访给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个华语纪录片节的组建过程。
■ 本报记者 梁群
在开幕影片的放映结束后,“华语纪录片节”总监张虹、评委郑传鍏、林伟鸿来到圆筒现场,与现场的观众进行交流。之后,本报记者跟他们三人进行了聊天式的采访,了解到关于“华语纪录片节”是怎么诞生的,它如何走过这三年,作品选择和入围情况等一些背后的故事。
●张虹,香港纪录片导演。1999年开始拍摄纪录片,第一部作品为《看不见的女人》。2002年完成《平安米》及《中学》,2003年摄制《搬屋》。《平安米》获2002年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公开组金奖及大奖。
●郑传鍏,电影爱好者及自由撰稿人,文章见于《信报》、《大公报》、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网站等,“华语纪录片节”选片人。
●林伟鸿,香港资深摄影记者,曾获多项国际摄影大奖,曾为某香港知名报馆摄影部主任。现为张虹纪录片摄影师,“华语纪录片节”选片人。
没有奖金比赛
张虹:
这是个没有奖金的比赛
谈及为什么要办这个“华语纪录片节”,拍了8年纪录片的张虹说那要回到2007年,她听说内地也开始有人拍纪录片,偶然看到几部,吓了一跳,“因为以前都没听说过,我竟然一直都不知道有这样好的片子存在,真是惭愧。”后来张虹了解到,因为这些作品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影展,所以就像王昭君起初那样默默无闻。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虹和伙伴们兴起了办“华语纪录片节”的念头。2007年开始,他们搞了一个很小的展映和研讨交流会。放了不到10部片子和两场研讨会,反应还不错。2008年就改为华语纪录片节了。
张虹说,香港人很少接触纪录片,很多电影工作者也不例外,大家对纪录片也有很多成见:技术粗糙,无美感可言;非常严肃、沉闷。“其实好的纪录片既可以讲严肃的问题,又可以优美动人。”张虹说他们办影展的另一个原因,是希望能让香港观众认识及欣赏纪录片,使得香港这个只讲物质的社会,多一点艺术气息。
“我们这个纪录片节是一个比赛,最后评出冠、亚、季军,但却是个没有奖金的比赛。”张虹说,因为这个活动没有商业价值,所以不会有什么商业机构支持他们。“第一、第二届的钱是政府给的,你提一个计划,他们会给50%~60%的资金,另外一半就自己去找咯,那要找不到就只能把计划用更少的钱来实现咯。”实际情况是,那些钱往往不够。那怎么办?张虹说,所以他们的工作人员都是没有工钱的,甚至一些评审也是不给钱的。“比如导演许鞍华、作家龙应台,都给我们做过评审。只能靠朋友帮忙啦!”
因为第一届的艰辛,张虹和伙伴们对于该不该继续很犹豫,“但很多朋友说‘你们办得很好呀,继续吧’。正因为身边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我们硬着头皮做了下来。”因为没有资金来源,你怎么生活呢?接到记者的这个问题,张虹回答得很干脆:“借债。我背了很多债,有时候也做点其他的工作挣钱清一些债,但现在身上还有债。”张虹还告诉记者,第二届“华语纪录片节”时,一个做啤酒代理的朋友给了他们好几大箱啤酒,虽然觉得纪录片节跟红酒更搭一些,但是还是很开心地接受了。“有就很高兴了,又不用花钱。”
张虹说,对于纪录片,她有一种深沉的爱。“拍摄纪录片可以去了解不曾了解的事情,对我而言是在上课,是一种教育。”
纪录的方式
郑传鍏:
用纪录的方式讲故事
作为评审,郑传鍏说他是以看电影人的身份来选择片子的。“看导演如何把素材组织成一个故事来论说,纪录片的好坏就看导演如何用他拍摄得到的素材来讲故事,故事讲得精彩说明导演的功力到位。”郑传鍏说,在上百部长短参赛作品挑出12部入围者的过程,就像是把华人社会的不同面相、种种问题翻看一遍。对于他来说,评价这些作品最困难的地方是如何在议题的价值和拍摄者的技巧取得一个平衡。纪录片常常会把拍摄者和被拍者的关系拉得十分紧密(当然两者根本是亲属又另计),这种关系有时甚至可以在作品明显地看到。电影人如何抱持不卑不亢的态度,和被拍摄者维持一个适当的距离,是曾从事新闻工作的他所在意的。评审的过程,对他来说其实是一个再次思考问题的机会。
郑传鍏说,对片子的评审其实是很主观的,他个人的口味偏向于社会性、历史感的片子。在三年的评审过程中,郑传鍏发现一个现象:内地的题材很好,但很多导演不会讲故事,不会做结构,剪辑也相对粗糙一些。
林伟鸿
作为长期与张虹合作的摄像师,林伟鸿说他选片子最主要看片子透出来的感情,真的感情是可以直达人心的。他也很介意导演是用何种视角来进行拍摄,是平视、俯视还是仰视。他还很介意导演对事情发展的介入,“如果导演的行为改变了事情的发展,那在我这会得到比较低的分数,但如果是促成事情的发展,那是可以的。”
林伟鸿说,“华语纪录片节”只收纳两年内讲述华人世界的纪录片,比较集中地展现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的现状、文化、历史。林伟鸿说,“华语纪录片节”举办的3届,最后出来发现获奖的多是内地和台湾的,很多朋友就问他:怎么香港办的纪录片节,没有香港的片子获奖?“香港参加的片子就少,入围的就更少了,我们选取的方向也是想尽量各地都有,但也不能为了平均而放弃好的片子来选择香港的片子呀!”
作为摄影师,林伟鸿说拍摄纪录片对他的吸引力来自真实生活很有趣,可以看到人生百态,冲击性比剧情片还要强。“纪录片提供的素材比故事片多很多,真实的生活比编出来的戏剧更加离奇。”
华语纪录片
「采风电影」主办的第七届「华语纪录片节」放映来自中、港、台44部优秀作品。总共有194部影片报名,其中有28部本地创作入选,数目为历届之冠,是影展的特色。为此本机构特别增设「香港纪录片奖」,以兹鼓励。凡长度三十分钟或以上的本地作品,皆有资格竞逐该奖。今届影展共有九部影片入选。
香港作品选
展出的香港影片共有28部,其中包括「青年纪录片计划」中的作品,有讲述露宿者生活的《韦成奇》;有残障人士和癌病患者的励志故事《强》及《人生马拉松》;有探讨长者院舍生活的《老人院》;也有年轻导演省视内心世界的《苦路》及《32 + 4》。
其他入选作品包括探讨农业与社会运动的《稻米是如何链成的》;《好风景》尝试深入了解五位年轻女性对社会及人生的看法;《戏梦凡生》则是一位粤剧迷的奋斗故事;最后是居港新疆导演回乡拍摄一条偏远村庄历史的《黑山︰遥远的村庄》。
竞赛影片
今届长、短片组共有15部影片竞逐奖项,其中香港作品占两部,包括《韦成奇》及《黑山︰遥远的村庄》。台湾八部:有讲述生育和婚姻问题的《人间世》;分析环境污染的《空袭警报》及《黑》;励志感人的《少年鼓手》和《台湾黑狗兄》;记录独立乐团在乡间办音乐会的《南吼音乐季》;描写过埠新娘回蒙古省亲的《零下四十度的思念》及少年导演探讨教育理念的《学习的理由》。中国大陆有五部作品参赛,包括绘画基层人物生活的《四哥》、《庙》及《亚当之子》;以甘肃沙尘暴为题的《风沙线上》和老作家忆述劳改历史的《格拉古之书》。这批竞赛作品题材广泛、手法各异,反映两岸三地现时的社会风貌。
影展的颁奖礼定于9月20日(六)下午五时假香港艺术中心举行,届时会揭晓长、短片组及「香港纪录片奖」的得奖名单。
台北纪录片工会推荐作品选
「台北纪录片工会」为本机构一个主要海外伙伴,工会推荐导演汤湘竹、周美玲和刘芸后来港参展。汤湘竹的《余生──赛德克.巴莱》由魏德圣监制。导演走访当年雾社事件后,仅存的赛德克人后裔,并跟随他们返回族人的发源地,找寻族中的神石与祖灵。
周美玲则带来两部主题回异的作品,其中《私角落》与刘芸后合导,影片用抽象的画面、诗意的旁述,带领观众走入台北同志圈中最隐私的角落,深入探讨大都会中,女女、男男的情欲爱恨,及其面对的歧视和压力,本片面世时引起极大的回向。另一部作品《极端宝岛》则走到台湾最边缘的四个角落,将从最东的清水断崖、最西的浊水溪出海口、最南的恒春半岛到最北的基隆港湾的四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合拼成一幅独特而动人的宝岛风情画。
《长洲志2014》
《长洲志2014》是「青年纪录片训练营」的结业作品。学员们在长洲接受八天的密集训练,流尽了汗水,最后拍出了十部趣味盎然的小岛故事,包括有描写人物的《牛哥》、《蛇仔》、《邮差》、《鱼仔小结他》及《一家大细》;也有讲述传统工艺的《艺承》及《友联花牌》;描绘岛上人生百态的《码头》和风趣的《长洲宾客人数多》等。
座谈会
除放映外,影展会举行四场座谈会,首场于8月22日举行,由台湾著名导演贺照缇与本地导演张虹主讲,两人从女性角度畅谈纪录片创作。
8月29日的第二场座谈会则邀请多位香港新秀,讨论本港纪录片发展前景。
9月9日的第三场座谈会名为「纪录片与社运」,邀得刚获「台湾电影奖」百万首奖及最佳纪录片奖的导演李惠仁来港作嘉宾。李导演为资深传媒人,近年一直从事调查报导式的独立创作,在前阵子拍摄「太阳花运动」时曾被捕。
最后一场座谈会在9月21日举行,由来港参加影展的台湾导演,剖析当地纪录片的发展情况。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04 10:08
目录
概述
组建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