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现象
化学专业术语
近年来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中开始逐步使用低SF6混合比的SF6/N2混合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用以替代纯SF6气体。为了在电力设备中更好地应用 SF6/N2混合气体,在极不均匀电场、正负两种极性雷电冲击(LI)下,通过实验分析研究了较低SF6混合比的SF6/N2混合气体的放电特性与协同现象,并在负极性雷电冲击下发现了反常的负协同效应。
简介
SF6由于其耐电强度高、灭弧能力强、化学稳定性好,已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中。但SF6作为强温室效应气体,随着其用量的迅速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趋严重。
1997年,《京都议定书》中将SF6气体列为需要管制使用的气体之一。除了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SF6对电场不均匀度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当电场不均匀度增加时,SF6的有效电离系数迅速升高,导致其绝缘强度显著下降。此外,考虑到SF6较为昂贵,若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line, GIL)上大量使用纯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其经济性将显著降低。
目前,仍没有找到在绝缘、环保等方面能替代SF6气体的单一气体。因此,使用SF6的二元混合气体替代SF6气体成为目前公认的较好解决方案。二元混合气体的临界击穿场强与单一气体有所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线性关系,协同效应,正协同效应和负协同效应。目前常见研究中的混合气体主要有SF6/N2、SF6/CO2等,2者均为协同效应气体。由于N2无污染,并且易于制备,使SF6/N2混合气体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负协同现象
极不均匀场下,SF6/N2混合气体出现负协同效应是由于在负极性雷电冲击下,随着气压的升高,N2的击穿电压上升速率显著高于SF6及SF6/N2混合气体的击穿电压,甚至使得高气压下N2的击穿电压高于SF6气体的击穿电压。对于这一现象,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面来解释。
1)一方面,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SF6气体中有效电离系数α的增长速率远大于N2,即SF6气体中电子崩内电子数的增长远快于N2,这使得极不均匀场中SF6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高出N2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不多,甚至十分接近。同理,极不均匀场中SF6/N2混合气体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将与N2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更加接近。
2)另一方面是空间电荷的影响不同。SF6气体分子的直径大,且分子质量也远大于N2,因此与N2相比,SF6电离或电子附着而产生的离子迁移率小、驱引速度低,这使得棒板电极结构中棒电极周围的空间电荷十分密集,不易形成均匀的空间电荷层用以改善棒电极附近电场集中的情况,而N2离解形成的离子可以更好地向外迁移,形成稳定的空间电荷层以改善强场区的电场分布。也就是说,此时SF6中电晕稳定化的效果不如同一电场结构下的N2强。且在雷电冲击下,电压上升率较高,给予离子迁移的时间较短,使得上述现象更加明显,N2中更易形成较大尺寸的稳定电晕;而当气压升高时,SF6中空间电荷的迁移扩散将受到明显阻碍,导致空间电荷更加密集,而N2中空间电荷迁移扩散受气压影响小于SF6。
上述分析可以解释实验中发现的在雷电冲击下,随着气压升高,N2击穿电压上升率大于SF6的原因。同时,也要注意到电压极性将显著影响这一现象。当棒电极为正极性时,电压达到一定值后将在棒电极附近形成流注,由于外加电场的影响,电子将很快进入棒电极,而流注头部将具有正电荷,头部的正电荷将减弱流注区域的电场,同时加强流注头部前方的电场,使得流注进一步发展。可以看出,正极性下流注电晕的径向尺寸较小,电晕稳定化的作用较弱。而当棒电极为负极性时,棒电极附近的强场区将很快形成流注电晕,但是由于棒电极附近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崩,使得流注电晕的分布呈现弥散状,这类似于增大了电极曲率半径,减弱了流注通道前方的电场,也就是说,负极性下流注电晕的径向尺寸较大,电晕稳定化的作用显著强于正极性。
综上所述,正极性下无论是SF6还是N2,其电晕稳定化作用都将明显减弱,这也使得N2击穿电压由于电晕稳定化作用增强的影响明显减弱,这可以解释在正极性下负协同效应不明显的现象。
3)此外,N2与SF6气体的放电过程也是不同的。对于N2而言,此时的间隙距离d很小(d=3.3cm),远不足以发生先导放电过程,因此,N2中的放电过程是流注放电过程。而通过拍摄放电图片可以看出,SF6的放电过程是流注–先导的放电过程,如图8所示。
图是负极性雷电冲击下的放电图片,图8中(a)给出了放电初期的流注过程,可以看出存在多个流注通道,且整体呈现弥散状分布;图8中(b)给出了40ns后的放电过程,可以看出已出现了明显的先导过程,放电通道细而明亮。前面分析说明,SF6离解产生的离子不易迁移扩散,使得流注电晕半径较小,电荷密度更大,更容易使流注通道根部加热,在流注还不足以贯穿整个间隙的情况下,流注根部出现热电离,转化为先导,电离程度加强,电导明显增大,轴向场强显著降低,使得先导头部的流注区域的场强增加,进而引起新的流注,先导也不断增长。随着电压继续升高,先导贯穿整个间隙,完成击穿过程。因此,先导的出现将显著降低间隙的平均击穿场强,从而造成击穿电压下降的情况。
可以看出,负极性雷电冲击下,向N2中加入少量SF6会显著降低击穿电压的现象可以由上述第3方面来解释,即向N2中加入少量SF6后,流注电晕半径显著减小,电荷密度增大,使流注通道根部加热形成先导,由于先导的出现,使得平均击穿场强显著降低,即出现了负协同效应。这一现象可由不同SF6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放电时延来验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13 22:1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