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战后,
日本原敬内阁和若槻内阁在国内外新形势下推行的新型的与英美“妥协”的外交路线,主张通过
经济渗透而不是武力征服的手段,被称为“温和外交”,也叫“软弱外交”。经过其后几届内阁的继承发扬,成为20年代日本外交的主流,经外务大臣
币原喜重郎推行,故又名“币原主义”。
从1924年起,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日本为了克服国内困难,保持资本主义的稳定,在没有能力与美英列强进行武力对抗的情况下,力图在各国承认日本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在华盛顿体系内谋求与英美协调。他的外交原则是:维持和增进正当权益,尊重外交前后相承主义,以保持同外国的信任关系,改善对美苏的关系,不干涉中国内政,用经济外交代替武力争夺。币原所谓“正当的权益”是指以往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权益都是正当的。币原外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 这种权益,而同各国保持协调和不干涉中国内政是为了有效的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
1925年,日苏建交,随后日本从北库页岛撤兵。在对待中国问题上币原外交较之过去露骨的干涉有所缓和,但必要时仍诉诸武力,并非真正的不干涉。在协调外交的幌子下,日本还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日本与西方关系有所缓和。本质是不妥协的,其形式的妥协和本质的不妥协构成了协调外交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