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分子反应是只有单一反应物分子参与而实现的反应。真正的单分子反应只包括在气相中单一反应物分子的解离与异构化。在有机化学中,存在着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
异构化反应。此外,许多
复合反应的关键步骤也是单分子反应。研究单分子反应,并从理论上探讨其动力学规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基本简介
单分子反应主要指气相中单一反应物分子的离解和
异构化反应。早期的实验测得这类反应在气体压力较高时属一级反应,而当压力降到很低时转变为二级反应。为了解释上述实验结果和探讨单分子反应所需能量的由来,发展了单分子反应理论。
林德曼-欣谢尔伍德理论1922年F.A.林德曼首先提出了以碰撞激发为基础的单分子反应的简单模型:
的计算,为此需要知道A和A的结构和性质,E、E和分子内能在各振转能级间的分配,以及一个振动自由度在A中转变为沿反应坐标的平动能。
RRKM理论是比较成熟的单分子反应理论,已成功地应用于很多气体分子的热分解、异构化和激光引起的多光子解离等反应。但是该理论着重于统计理论的应用,而实际上单分子反应不仅受随机过程的支配,而且还应遵循动力学规律。近来已有不少关于非RRKM行为的单分子反应报道。
斯莱特理论与RRKM理论相反,N.B.斯莱特用经典力学方法,由动力学角度将单分子反应与分子振动的理论联系起来,其中不涉及统计理论。斯莱特理论仍采用林德曼碰撞激发的简单模型,并假设进入反应的分子是一个具有不同振幅和相位的系综。但分子内能是不能在各正则模之间迅速转移的,只有当分子中某一特定的内坐标q 超过某临界值qc,例如某个键长超过其临界张量时,才能发生单分子反应。这里的反应速率ka不像RRKM理论中简单地被看作是总能量的函数,而是取决于能量在各正则模中的分配方式。但是,该理论的计算相当复杂,而且不少实验已经证明分子内能重新分配是很快的,因而假设分子在碰撞前各正则模中的能量固定不变是欠妥的。虽然斯莱特理论后来曾作了某些修正,但它的应用范围仍不如RRKM理论广泛。
时滞理论
1922年,Lindemann(林德曼)等人提出了单分子反应的时滞理论,认为气相单分子反应A→P,部分反应物分子A是经过分子间的碰撞获得能量而达到活化状态A*,获得足够能量的活化分子A*并不立即反应,而是经过一个分子内部能量的传递过程,以便把能量集中到要破裂的键上去。因此在碰撞之后与进行反应之间出现一段停滞时间。此时,活化分子可能进行反应,也可能消除活化而重新变成普通反应物分子。这一反应历程(Lindemann历程)可表示为:
A+M→A*+M
A*+M→A+M
A*→P
式中A*为富能活化分子,M可以是A分子,也可以是反应系统中其它非反应粒子。上述历程中步骤并不是化学变化,而仅是分子间的传能过程。
参考书目
P. J.Robinson and K. A. Holbrook, Unimolecular Reaction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