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头火绒草
菊科火绒草属植物
单头火绒草(Leontopodium monocephalum Edgew.),为菊科火绒草属下的一个植物种。根状茎极纤细,有顶生和腋生的、不育或生长花茎的莲座状叶丛,形成疏散的植丛。总苞片顶端无毛,全缘或极撕裂,埋没于毛茸中。雄花花冠漏斗状,有稍大的裂片;雌花花冠丝状。产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北坡)和西南部,锡金、尼泊尔也有分布。生于高山山谷冰川的砾石地和草地。海拔4000至5500米。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分枝多数,长达10厘米,有分枝,常有细小疏生的叶,不久无叶。茎极短或长达12厘米,极纤细,直立,草质,稍紫红色,被白色疏棉毛,有疏散或密集的叶。叶开展,匙形,长宽4X1至15至14X3毫米,顶端钝或圆形,有隐没于毛茸中的小尖头,下部较狭,下部叶基部扩大成通常紫色的、短或长的鞘部,质稍厚,被多少密生的白色或硫黄色棉状茸毛;莲座状叶有时两型,在外的较在内的短2倍,茎出叶较大,与基出叶同样在花期生存。
苞叶较叶大,较花序稍长或长3倍,宽2至4.5毫米,被厚密的至少后来成硫黄色棉状长柔毛,开展成美观的径10至35毫米的星状苞叶群。头状花序1个,径约5毫米,或达7个,密集;总苞长3毫米,被白色或硫黄色长柔毛;小花异形或雌雄异株,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有密乳头状突起。
冠毛白色或基部稍黄色;雄花冠毛上部扩大成短棒状,有开展或向上的齿,雌花冠毛有短粗毛,上部稍膨大或棒状。花冠长2.5至3.5毫米”。花期夏季。
生长环境
单头火绒草生长于海拔4000至5500米的高山山谷冰川的砾石地和草地。
分布范围
单头火绒草产自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北坡)和西南部,锡金、尼泊尔也有分布。
本种提示
未采到标本*。根据韩马迪(Handeb·Mazzetti,1.C.)作成上列的记载。此种的苞叶显然较叶为大且被硫黄色长柔毛,极易与他种火绒草区别。此种与雅谷火绒草L.JacotianumBeauv.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且此2种之间有中间类型。又根据特隆蒙(Drummond,Lc.)的记载,此种的叶线状匙形,苞叶较茎出叶长而尖。
又根据前人意见(Beauverd,Lc.)此种多变异,可分为3个变种:几无茎,头状花序工稀3至5个,总苞片有不规则齿(var.EdgeworthianumBeauv.);茎高2至6厘米,头状花序3至7个,总苞片睫毛状撕裂(var.EvaxBeauv.);茎高5至12厘米,头状花序1至6个,总苞片羽状撕裂(var.FimbrilliferumBeauv.)。这些变种似为同一个种的不同发育状态。
参考文献
Leontopodium monocephalum Edgew.In Trans.Linn.Soc.Lond.20- 73.1851;Beauv.In Bull.Soc.Bot.G6n.S6r.2,4:26.1912.Cum var.Oc. Edgeworthianum β. Evax;γ.Fimbrilliferum; Hand.·Mazz.In Beih.Bot. Centralbl.44,2:81·p1.. II,1928. 8;S.Y.Hu in Quarf.Journ.Taiw. Mus.20,1—2:47.1967.——Leontopodium alpinum auet,,non Cass.; C;B. Clarke,Comp.Ind.100.1876,p·p.-Leontopodium fimbrilliferum Dru· mm.in Bull.Misc.Inf.Kew.76.1910.-Leontopodium evax Beauv.Var. Β.fimbrilliferum (Drumm.) Beauv.1.C.2:216.1910.
参考资料
单头火绒草.植物通.
单头火绒草图片.中国自然标本馆.
单头火绒草.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23 14:4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