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东路
中国上海市黄浦区境内道路
南京东路(East Nanjing Road),是中国上海市黄浦区境内东西向道路,位于黄浦区北部,连接了中山东一路西藏中路,是上海开埠后最早修筑的道路之一,有“中华商业第一街”的誉称。
历史沿革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洋行经理等人组织跑马总会,在五圣庙地区(现河南中路一带)建立花园和跑马道。
清咸丰元年(1851年),南京东路修筑,时名花园弄(译称派克弄)。
清咸丰四年(1854年),南京东路占地扩建,因跑马的道路而称“大马路”。
清同治元年(1862年),南京东路延伸(现西藏中路)。
清同治四年八月(1865年10月),上海公共租界当局为纪念《南京条约》带来的利益,将花园弄定名“南京路”。
清光绪元年(1875年),南京路拓宽后,商业兴旺,路面铺设铁藜木。
19世纪60年代,南京路已有14家洋行、3家药房和9家洋布呢羽庄,吸引了大量外国消费品和洋杂货店。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南京路已有184家商店,涵盖30多个行业。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3月),南京路通行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
民国三年(1914年),南京路通行上海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南京路更名为南京东路。
1949年秋,南京东路(浙江中路至西藏中路段),全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1963年8月,南京东路拆除电车轨道,中山东一路至浙江中路段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浙江中路至西藏中路段重行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
1978年,南京东路再次整修。
1992年10月,上海召开南京路(中山东一路至成都路段)改建规划国际研讨会,邀请中外专家参加。
1994年,黄浦区计划在南京东路创建上海首条步行街。
1995年7月15日,南京东路试行周末步行街。
1998年8月20日,上海市召开南京东路步行街专题工作会议,提出完善五大功能,并将其列入上海市重点工程,由黄浦区政府负责实施。
1999年4月20日,南京东路(河南中路至西藏中路段)步行街开工建设;9月20日,南京东路(河南中路至西藏中路段)步行街竣工开街。
2017年5月7日,南京东路启动道路积水改造;6月28日,南京东路启动道路积水改造完成。
2018年12月29日,南京东路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
2019年12月6日,南京东路启动步行街东拓(河南中路至中山东一路段)改造工程。
2020年9月12日,南京东路完成步行街东拓(河南中路至中山东一路段)正式开放。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南京东路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境内,于黄浦区北部,北起东起中山东一路,经中山东一路、四川中路、江西中路、河南中路、山东中路、山西南路、五福弄、石潭弄、福建中路、龙泉园路、湖北路、浙江中路、金华路、广西北路、贵州路、六合路,西至西藏中路,接南京西路。
线路互通
线路参数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截至2024年4月,南京东路为市政道路,免费通行。
通行事项
截至2024年4月,南京东路为人行道,机动车禁止驶入。
文化特色
沿线建筑(文保登记)
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位于南京东路830号,原大新公司大楼,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989年9月25日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大楼占地3667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10层高,另有1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立面简洁,装饰艺术派风格,底层门面采用青岛产的黑色花岗石饰面,上部外墙贴奶黄色釉面砖。楼梯间采用墙承式剪刀式楼梯,沿劳合路的楼梯间外墙上有倾斜的玻窗。1953年,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迁入大楼。
新新公司大楼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720号,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989年9月25日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由由匈牙利商鸿达洋行设计,上海鸿宝建筑公司(一说联谊营造公司)承建,占地42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032平方米,高6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立面简化了欧洲古典主义建筑的线条和装饰,采用竖向三段式划分处理,立面多竖直线条,2层有水平腰线,6层有统长阳台。顶部设有四层透空式塔楼和两座角亭,具有折衷主义风格,现由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使用。
先施公司大楼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650、660、690号,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989年9月25日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由德和洋行设计,顾兰记营造厂施工,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184平方米,共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立面采用古典主义三段式划分处理,底层设有骑楼式外廊,拱券门洞具有巴洛克式风格。东南向转角处设有3层塔楼“摩星塔”,顶部设有女儿墙和弧形凸起,外观融合了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建筑特色。
永安百货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635号,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建筑呈略带正方形平面,东北角沿街处理成弧形,顶部有三层高的巴洛克式塔楼,外墙采用汰石子饰面。1989年9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老凤祥珠宝银楼位于上海黄浦区南京东路432号,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原为“老凤祥裕记银楼”,后迁至南京东路432号。1952年更名为“国营上海金银饰品店”,1985年恢复原名“老凤祥银楼”,并使用“凤祥牌”商标。
上海悦荟广场位于南京东路353号,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是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32223平方米。设计独特,“了”字形通道贯穿底层,顶层设有10层塔楼,彰显装饰艺术派风格。1933年正式开业,1-4层为租赁商业厅,2层租给中国国货公司作商场。1938年,大陆商场更名为“慈溪大楼”,后改为“东海大楼”。1956年成为上海市房地局管理的商业和办公综合楼。1993年重启商业用途。经过改建和多次更名,2016年更名为“上海悦荟MOSAIC”(上海悦荟广场)。
南京大楼位于上海黄浦区南京东路233-257号,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英商哈同地产公司投资,得利洋行设计,陈永兴营造厂施工,建筑呈现现代主义风格。最初名为哈同大楼,1956年更名为南京大楼。自1987年以来,经历多次改建和装修,2015年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华东电力大楼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197-223号,建于1986年6月,大楼高125米,3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总建筑面积为22726平方米,由华东电业管理局投资兴建,为华东地区电网的总调度楼,设有办公、通信、电算、调度和科技情报等用房,以及电影会堂、食堂和车库等设施。建筑的设计采用了丰富的平面和立面变化,主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外墙采用古朴素雅的褐红色新型劈离砖饰面,展现出古典建筑手法和后现代主义建筑色彩。于1989年被评为上海十佳建筑之一。
上海电力公司大楼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181号,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由美商哈沙德洋行设计。楼高6层,采用装饰艺术派风格,立面强调竖线条,底层下部采用花岗石和大理石勒脚。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公司被日军接管,战后仍由原公司收回。1950年被军管,大楼改称华东电业管理局大楼,现由上海市电力工业局、上海市电力公司等单位使用。
美伦大楼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151-171号,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律筑保护单位。约1916年被英商新康洋行收购,1921年建成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大楼原为5层,1994年加建两层,现为7层,南北立面有苏窗台半圆拱券窗洞,4、5层顶部有仿爱奥尼克式花岗石柱廊,5层设有弧形外挑阳台。建筑外墙面采用花岗石饰面,呈折衷主义风格。底层为商店,20世纪60年代初改为骑楼式店铺,1934年,新康洋行将大楼转让给昌业地产公司。
中央商场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119号、四川路、江西路、南京路和九江路之间。1945年二战结束后,大量生活用品从军舰流向该商场。1949年前夕,沙士二路16号底层开设“新康联合商场”,加上中央弄、沙市一路沙市二路的马路摊贩,统称为中央商场。
慈安里大楼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114号,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是20世纪外滩地段清水砖墙老大楼的典型代表之一,由英商爱尔德公司设计,采用法国文艺复兴风格。最初是上海的第一家百货公司,1999年入选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和平饭店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20号,前身为华懋饭店,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楼高77米,共12层。外墙采用花岗岩石块砌成,大堂地面铺有乳白色意大利大理石,顶端悬挂古铜镂花吊灯。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北楼更是南京东路外滩的标志性建筑。1991年被评定为四星级饭店,2000年升格为五星级。曾接待过诸多社会名流,如美国将军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等。
历史文化
南京东路以其无穷的活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而蜚声中外。在城市现代化的浪潮中,它不断呈现出新奇之物、美妙之景、惊艳之品,吸引着世人的瞩目和向往。无论是在商业拓展上引领潮流,还是在服务质量上树立典范,南京东路都以超越常人的姿态彰显自己的独特魅力。黄浦滩曾是上海的发展起点,但南京东路已然成为城市进步的先驱之地。
回溯历史,清同治四年十月(1865年12月),上海首次使用煤气照明,起源于黄浦滩花园弄。
清同治十年(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南京东路5号开设了国内最早的国际电报业务。
清光绪八年三月十三日(1882年4月30日),英商在江西路成立了上海电气(光)公司,标志着上海电力产业的开端,并在南京东路、江西路口竖起了上海第一根电线杆,六月十二日(7月26日)试装了15盏电灯(弧光灯)。
清光绪九年五月二十五日(1883年6月29日),在南京东路北侧的江西路香港路建成上海第一座水塔,为英租界供水,而李鸿章也应邀参加了水塔的启用典礼。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上海迎来了第一个钢架结构建筑和铁皮顶层的中国菜市场,位于南京东路、贵州路、广西路和九江路交汇处,被称为“铁房子菜市场”,拥有380个摊位。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上海首条有轨电车开始行驶于南京东路,为这一国际大都市带来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民国元年(1912年)11月12日,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屋顶花园游乐场“楼外楼”,位于南京东路湖北路旁的新新舞台屋顶,设有玻璃厅棚,场内有各种表演和电梯供游客上下,以及多面凹凸镜子,引来游客观赏与惊叹。
民国二年(1913年)4月29日,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在新新舞台首映。
民国三年(1914年),上海开通了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穿过南京东路,连接老闸桥和郑家木桥。
民国四年(1915年),南京东路西藏路口开设了上海第一座大型游乐场——新世界,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光。
民国七年(1918年),新世界在南京东路北面又建造了新楼,扩大了游乐项目,并且开辟了地下通道,成为上海第一条地下通道,再次引发了市民的好奇和兴奋。
价值意义
南京东路位于上海闹市中心,大店名店林立,百业兴盛,每天吸引数以百万计游人和顾客,在上海形成国际大都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用;南京东路叠影出大上海,商店名特优各业交汇,商厦新老优秀建筑交汇,商街中西方文化交汇。正是这种多样性的交汇,互相渗透与汲收,涵盖古今中外,“海纳百川”,发展未来,使南京东路充满勃勃生机,显现出它的繁荣与繁华。正是这独特的商街风貌使之成为上海的“黄金地段”,成为经营者必争之地,旅游者必到之地。历史上它是政治风云迭起之地,今天更是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展示之地。(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3 23:2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