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地区佛教石刻。位于南京市东北20公里的
栖霞山。
简介
南齐时沙门法度舍宅为高僧明僧绍建栖霞精舍。宋景德四年(1007)改为栖霞禅寺。现该寺系1908年重建。包括明徵君、舍利塔和千佛岩3处。
明徵君碑在栖霞寺门右侧,唐高宗李治撰文,书法名家高正臣书。上元三年(676) 立石。碑文内容是以四六文为明僧绍写传。它是现存唐碑中最早的行书体碑之一。
舍利塔在栖霞寺后,用花岗岩建成。分5级8面,高18.04米。第1 层刻释迦本行故事。第2层8面雕四天王、释迦骑象图和石门,每两面之间界有石柱,柱上刻金刚经,四天王像侧还刻有“作石人王文载”、“丁延规作石、匠人徐知谦”等题名。第2至第6层,每面都雕有2佛龛,每龛内有一佛趺坐。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现存的平面八角形密檐式石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重建。由于该塔过于残损,1931年由建筑学家刘敦桢负责设计施工,大体恢复了旧观。
千佛岩造像在舍利塔后,开凿于齐永明二年(484)。此后梁朝萧氏诸王继续凿岩造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龛。现存大小佛龛294个,造像515尊。其中有不少是明朝隆庆年以后雕凿的。1925年栖霞寺主持僧将千佛岩造像除无量殿入口两侧观音、势至2像外,全用水泥涂缮,故现外观已非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