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
南京理工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由原一系、二系、五系(制造工程学院)组建发展而成,成立于2001年。
历史沿革
1953年1月,组建武昌高级炮兵技术学校;9月,组建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炮兵工程系。
1956年2月,武昌高级炮兵技术学校更名为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
1960年6月,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迁往武昌,并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7月1日正式成立炮兵工程学院,并设兵器、弹药、火药炸药、仪器、雷达、火箭武器、军械勤务等七个系。
1962年2月,一系二科29名工作人员,四、五年级20名学员,各种枪械物资移交后勤工程学院,七系107名工作人员、300名学员和56门火炮等物资,移交后勤学院;9月,炮兵工程学院迁到南京。
1966年4月,炮兵工程学院改名为华东工程学院,下设基础课部、一系(炮兵兵器系)、二系(火箭武器系)、三系(火炸药系)、四系(炮兵仪器系)、五系(留学生系)等四部一室五系。
1971年8月,太原机械学院90余名专业人员调入学院一、二系和基础课部。
1976年5月,撤销基础课部。
1977年10月,恢复基础课部,成立兵器制造系;11月,机械制造工艺和金工金相两个教研室从基础课部分出,成立机械制造工艺系(五系)。
1978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航炮专业22人,调到学院,划入一系炮专业。
1980年4月,一系的火炮随动专业并入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系(六系),二系的非接触引信专业并入电子技术与光电技术系(四系);10月,原基础课部下属的机械制图和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教研室划归五系。
1981年4月,内、外弹道专业自一系、二系分出,建立弹道研究所。
1984年10月,华东工程学院更名为华东工学院。
1992年9月,信息自动化与制造工程学院成立,该学院由机械制造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自动控制系组成,同时,材料专业自机械制造系分出,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教研室划入二系。
1993年3月,一系、二系合并,成立机械学院;4月,华东工学院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
1995年3月,撤销信息自动化与制造工程学院,成立制造工程系。
1996年11月,撤销制造工程系,成立制造工程学院。
2001年7月,机械学院与制造工程学院合并,成立机械工程学院。
2010年8月,将机械工程学院的交通工程专业调整到自动化学院,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专业与人文学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合并,成立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下设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制造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系和航空宇航系等七个系。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2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下设11个系,有8个本科专业。
系:火炮工程系、自动武器工程系、弹药工程系、火箭导弹发射工程系、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制造工程及自动化系、机械电子工程系、车辆工程系、工业工程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航空宇航系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机械工程学院教职员工共计309人,其中专任教师277人、正高级职称者71人、副高级职称者129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一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的优秀中青年专家。“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3位江苏省教学名师。
学科建设
据2022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硕士)培养工程领域7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 3个二级学科,6个省部级重点(优势)学科,1个工信部新兴交叉学科。
教学建设
据2022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1个工信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13门省级精品(优秀)课程(群);已出版教材百余部,其中入选国家、省部级规划教材40余部,获评国家级精品教材3部,省级精品教材4部,兵工高校优秀教材6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拥有机械基础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器系统与工程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仪器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与企业联合成立了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部分):
教改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2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数控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兵器工业弹药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智能弹药系统理论及关键技术和“难成形材料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两个部级国际合作基地,特种作业装备教育部工程中心、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现代饲料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锻压机械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性能棉纺机械工程技术中心、中日合作SMC气动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开发与技术转移、支援中心(香港)、南京市特种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售电侧用电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MEMS惯性技术研究中心;另设有工程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所、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SMC气动技术、机电、机器人、车辆、火炮、轻武器、弹药工程、火箭炮、测试技术等研究所。
研究成果
合作交流
据2022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依托学校与中国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谋求科研、教学、育人多层次的国际协作,致力于开拓校级合作框架下的院级联合,已与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法国
洛林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
考文垂大学等若干中国国外院所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
学院探索与中国国外高校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已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签署“3+1+1”项目;与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拉明斯克仪器设计局签署三方共同组织国际合作协议;与加泰罗尼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学院学生可申请项目包括国家留学基金委“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赴俄乌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国洛林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等。
学院定期邀请中国国外学者到校开展学术讲座与科研合作。2015年以来,依托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智能弹药系统理论及关键技术创新引智基地”、“难形成材料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引智基地”邀请到俄罗斯、美国、英国、比利时、法国和日本学者共八十余人次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学院师生每年可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学校公派出国或者自费出国等渠道赴中国国外进修、留学、访问或工作。近五年学院教师出国学习工作年均20人次,博士生年均出国参会交换及联合培养年均120人次。2016年至今学院共招收各国留学生87人。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标志呈六边形,为紫色,采用渐变视觉效果,图案中间的“SME”为学院英文名首字母缩写。
精神文化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以服务中国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部分方向国际领先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