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下属二级学院
社会与人口学院是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文科”重点建设的学院之一。学院的前身是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8年1月,学院更名为社会与人口学院。
历史沿革
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政治理论教研室、1978年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87年成立的社会科学部,2004年更名为社会科学系,2008年9月更名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1年3月按照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的要求,学院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独立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他教师组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13年10月,南京邮电大学与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1984年创建,联合国人口基金援华P02项目)合并办学,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的公共管理系、社会工作系、人口与健康研究所三个教学科研单位与南京邮电大学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合并组成新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18年1月,学院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学院设有4个教学系,3个本科专业。
系: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公共事业管理系(人口与健康教研室)、行政管理系
专业: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另设有: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汉语言文学教研室、实践教学中心等教学机构;院办公室、分团委、图书资料室、教学档案室等4个管理与教辅部门。
学科建设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学(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建设点)
目前设有三个研究方向:人口与社会方向、信息与社会方向、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方向。学科依托学校信息学科和人口学科优势,进一步深化信息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社会学高层次人才。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社会工作
目前设有四个研究方向:家庭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智慧养老)、社区社会工作、智慧社会治理。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87人,其中专职任课教师73人。专职教师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31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53.4%,博士和在读博士49人,占67.1%。有8名教师是江苏省“青蓝工程”等人才工程培养对象。
教师中有多人在中国社会学会、中国人口学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及其自然哲学研究会等全国学术机构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教学建设
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系源于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系,创办于1998年。1999年起开始招收社会工作本科学生,是全国最早的24家招收社会工作本科生的院校之一,在江苏省内也是最早开展社会本科教育的院校之一。社会工作系教师主持“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工作,本系老师发起成立“南京市玄武区同仁社工事务所”,承担社会服务,每年承接的社会服务总金额超过70万元。
目前,南京邮电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形成人口健康促进社会工作和信息社会工作特色。2019年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
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生,2010年被列入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5年起两次被列为校“信息文科”重点建设专业,2021年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该专业由原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与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的公共管理系、人口健康研究所合并而成。现设有智慧城市管理和人口与健康管理两个专业方向。
合作交流
2018年7月1-3日,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詹合英教授来学院进行老年学学术讲座交流与机构教学研合作洽谈。
2019年3月27日下午,我校名誉教授,UC 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学院教授Linda Neuhauser来学院做了题为中美合作常州外来工健康项目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讲座。
2019年10月15-17日,泰国玛希隆大学人口与社会研究院(IPSR)Rossarin Gray主任一行4人来学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作交流访问。
2023年5月8日,国际社会工作学校协会主席Annamaria Campanini莅临我院讲学。
截至2022年12月,学院曾主办或承办的学术会议有: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江苏智慧养老研究院
江苏智慧养老研究院为江苏省教育厅于2017年7月审定批准的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基地为南京邮电大学与烽火祥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开放性研究机构。
大运河研究中心
中心充分发挥社会与人口学院的人口学与信息学学科交叉新优势,借助全国大运河智库联盟新平台,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聚焦于大运河文化带“人口”这个中心以及沿线27座“城市”的具体场域,深入研究建立更加有效的大运河流域人口与城市、城市群协调发展新机制,探索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战略的多样化落地途径。
此外,学院还设有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绩效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信息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公务员(村官)考试研究中心、廉政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学院在人口发展、精准扶贫、智慧养老、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及实务推进方面特色鲜明、成果丰硕。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多项成果获国家部委和省级嘉奖。此外,还打造人口与信息社会、人口发展战略、大运河研究等系列丛书,现已出版《大运河文化演进70年(江苏卷)》《农村中老年女性健康研究》《我国哈尼族农村居民的脱贫之路》《社会救助信息化》《茕茕孑立的人生:村大龄单身男性的生活困境》《社会支持视角下农村老年人健康研究》等。
以上资料来源。
学术资源
《人口与社会》是南京邮电大学主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社会科学类期刊,其前身是《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
文化传统
院徽标志是中文“社”和“人”的组合,包含翻开书籍、高飞雄鹰、光明的太阳、和谐的纽带等诸多意象。既突出社会与人口学院的办学特色,又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院徽表达志存高远,扬帆学海的积极寓意;同时也展现奋勇前行、与时俱进、和谐发展、与日永恒的美好愿景。
院徽标志色彩以渐变的南邮蓝为基础色,稳重大气且富有变化,象征学院立足南京邮电大学丰厚的学术土壤;桔色活泼灵动,象征活跃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思想。SSPS为学院英文缩写。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0 15:3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