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仓站
中国天津市北辰区境内铁路车站
南仓站(Nancang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天津市北辰区,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特等站,始建于1928年。
历史沿革
1897年,中国第一条复线、重轨铁路——津芦铁路由天津经南仓至北京永定门外的马家堡,南仓成为津芦铁路上的一个线路区间。旧中国的铁路建设不可能得到大发展。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津芦铁路被毁严重;修复后,被改为单线运行。
1928年,为办理列车会让业务,京奉铁路在南仓村东、现京山线131公里400米处开设南仓线路所。后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京津间铁路屡遭严重毁坏。1946年,南仓线路所被拆除。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南仓区间的线路毁坏严重,天津至北京间行车中断。
新中国成立后,为缓解天津站的列车编组压力,1951年10月,铁路部门在南仓建成了一个15条股道的编组站(场)和机务折返段,担当着京山、津浦部分货运列车的改编与中转业务,初建成的南仓站日办理车数仅为1200辆。1955年5月,南仓站新建了17条股道的上行编组场,原编组场改为下行编组场,日办理车数2876辆。1959年,该站修建了上行到达场和小能力土驼峰,调车作业方法由手闸制动逐步改为以铁鞋制动为主,提高了调车作业和编组、解体效率,日办理车数6161辆;南仓站区内配置有大型机务折返段,货车检车、修理所,养路、电务、电力领工区和派出所。
为解决站区内铁路职工的生活,该站在东侧修建了职工家属宿舍 “前进村”,设立了保健站和铁路小学,在站区内开设了2个乘降所,开通了通勤(学)车,“前进村”这个地名也一直沿用。
1973年,再次扩建后的南仓站,修建了下行到达场,原下行编组场改建成直通场和下行编组场,日办理车数10515辆。1979年,历经数次改扩建的南仓站发展成为北京铁路局五大编组站之一(一等站),日办理车数提高到11445辆。
1985年,为配合1987年的天津站改扩建工程,南仓站再次进行大规模改扩建。1989年,南仓站将土驼峰改造为半自动机械化驼峰,峰下安装了缓行器和脱轨道岔,缓行器上设有雷达测速装置,编组作业效率大为提高。1990年,南仓站担当着京山、津浦、津蓟、北环线和南曹联络线的货物列车到达作业;拥有到发线20条、编组线20条、调车线20条和地方17个厂家的27条专用线;线路总延长160公里,站坪全长6.5公里;日办理车数16018辆;同年,代替天津北站承担全部零担中转作业,新建成的南仓货场占地424亩、设计能力200万吨,全年发送货物55.4万吨。
2000年,中国铁路迎来大发展。南仓站发展成为全国第四大编组站(特等站);担当着京沪、津山、津蓟、南曹、京九线到达列车的解体、始发列车及编组、直通列车机车换挂和中转作业任务,担当铁路和地方27户、66条专用线的装卸取送作业及中转零担、笨零中转业务,线路总延长178公里。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现代化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通过南仓。处于京沪、京沈、京九、蓟港四条铁路大动脉交会点的南仓站区道桥密布、四通八达。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也将在南仓站区高架通过。南仓站周围,厂家、商家、仓库、物流中心密集。同年,南仓站日办理客运列车98对、货运列车358列,年办理出入车7041372辆;货物发送量79.5万吨。
基本资料
南仓站位于京沪铁路津山铁路的交汇点,是京九铁路引入天津枢纽的起点(津霸铁路),为区域性双向混合式三级六场编组站,其主要任务是担当京沪铁路、津山铁路、京九铁路(沿津霸铁路从霸州驶向天津)、津蓟铁路及南曹联络线到达列车的解体,始发列车编组及直通列车的中转作业。
担当着30多条专用线装卸车取送作业及中转零担、笨零业务。上、下行场各设有自动化驼峰1座,全站配置调车机9台。
办理货运业务范围为普零、笨零的中转、发到和(1、5、10吨、20英尺、40英尺)集装箱发到业务,最大起重能力为36吨,是大型综合性货场。营业办理限制为除不办理危险货物外的所有货运业务。
另外有20户专用线和7户专用铁道。 货场设计能力218.6万吨/年,2001年实际运量为460.0万吨,其中货场134.9万吨,专用线225.1万吨。 货物主要发送品类:煤炭、建材、木材、钢材、生铁、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到达品类:煤炭、木材、建材、钢材等。
地理位置
【车站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安畅西路西50米。
【邮政编码】300402
【区划代码】120113
【地理坐标
【上下行车站】在京沪铁路上,距北京站129.0公里,距上海站1322.7公里。
业务范围
客运:不办理旅客乘降;不办理行李、包裹托运(标注:临时停靠)。
货运:仅办理专用线、专用铁道整车货物发到;办理集装箱业务。
参考资料
地球在线.地球在线.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6 18: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