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古村
广东省东源县下辖村
南园古村,又称南园围村,是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红光村的一处古老客家围村,距河源市区仅12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水路东江航道贯穿,陆路京九铁路、205国道、粤赣高速、河梅高速公路等重要通道。迄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一处始建于明清时期的传统客家府第式建筑群。
地理位置
古村落位于河源市东北部,南北走向,距离河源市区12公里,距离东源县城5公里,紧临仙塘镇,系原老仙塘镇所在地。
村名来由
据潘氏族谱记载,古村落位于河源县之东,其龙脉发源于碣岈山,绕行向西,又自西向南,盘旋起伏,气势雄伟。正脉自右角而下旋折向东,至柯树岭,岭右侧建潘氏祖祠,明堂端正,逆水来朝,大江横绕于前,三面群山环绕,如若仙境,即称为仙塘。直至解放后,1950年1月古村落属于仙塘乡;1970年仙塘乡改为人民公社,古村落属于仙塘人民公社辖下一个自然村,因盼望沐浴红太阳的光辉,而称名为红光村,由于整个古村落是“潘”姓聚居,亦称潘家围。后因地处东江南边有一个百年果园,因旅游发展需要,称为南园古村。
村内环境
据村落老人说,清末民国初年,在面积只有约1.5平方公里的村落内,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绅豪宅有100多座。现保存较好的有老楼、新楼、老衙门、新衙门、大夫第、下地塘等,是游人浏览的好景点。南园古村始建于明末,留下众多的官宦、商贾巨宅,以府第式建筑结构为主,有客家围龙屋、雕楼、四角楼、炮楼、书院等建筑形式,现由客家文化广场、老楼、新楼、老衙门、新衙门、古炮楼遗址、柳溪书院、大夫弟、客家婚育文化园等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古建筑遗产组成一个完整的村落,体现了其古民居建筑的特色和艺术、古村落出色的防御性,蕴藏500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
古村落南依东江,西临徐洞村与东源县城相连,东北紧靠仙塘镇,东江呈东南流向与古村落擦肩而过,京九铁路从东西方向横贯而下,仙塘火车站近在咫尺;古村落与205国道也仅距1公里;东江航道可通百吨轮船直达珠江口水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古村落从古到今都是个繁华昌盛之地。
据记载,仙塘潘氏一世祖铭德公的父亲伯澜公因战乱流落于韶关一带,后定居于翁源甫镇,成为该地潘氏开基祖,却不料天有不测风云,明朝成化四年,因粮加租,与县官结仇,灾祸临头,被迫令遣散妻儿老少,离乡背井,迁居各地开基建业,伯澜公长子铭德,迁居顺德县冲鹤乡,明宏治十年,铭德公携家眷又迁河源县老城青云里居信,相传铭德公经营鱼种买卖,初始落脚时,租房居住,后来才买房一座,生潘洋、潘溢二子,后至洋公三代孙链公,和溢公六代孙念梅公从槎城先后迁来仙塘定居,开荒拓土,已有400年历史了。
民间传说
南园古村流传着众多地方掌故和民间传说。
奇榕
当时,村口有2棵400多年的老榕树,枝繁叶茂,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而枯死倒地,据村里的老人说,有一棵是在毛泽东去世的当天被雷打中而枯死的,另一棵是在1997年邓小平去世的当天凌晨而倒下的,为此村民还在原址上重新种上几棵幼榕,不时的烧香祭拜。
曲桥的故事
当年,潘氏十二世孙潘世拔年少时,个性自由,嗜赌成性,因涉赌有违于潘氏祖祠家规,其父潘绍信恨其不争气,且屡教不改,一气之下,要处死这个好赌的儿子,可潘世拔的母亲黄氏不让,就帮不知灾祸的潘世拔逃出家门,当晚黄氏即是在六曲桥说明真相,然后才分手的,若干年后,潘世拔为官浙江,衣锦还乡时,又经六曲桥,心境与当初逃离时,真是天壤之别,站在六曲桥上感概多多,对随从和族人说,“六曲”,“曲”即人生多坎坷,须经诸多曲折,才能踏上坦途。人们自此记住了六曲桥与潘世拔的这段渊源。
横岭公庙
出入南园古村途中有一座山,叫横岭山。古时,仙塘潘氏族人外出求学、赶考、经商等,均经此过,据传,道路至岔路时,都有人在此看山,守护路人平安行过,潘氏有一先辈,一生未娶,终日默默无言守在横岭山侧看山,每有行人饥渴,他都端水做饭,他终其一生,行善积德,至九十多高龄过世,临死前,他嘱远亲后人,安葬于此,守护横岭,本族人及乡邻感其善行,仰其功德,遂建小庙一座,尊称为横岭公,在路过时祭祀,以祈求一路平安。
关于古村的历史掌故和民间传说,还有很多,如《抗土匪》、《笑榕》、《聚贤桥传说》等等。
生态环境
南园古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终年常绿,四季如春,冬天自然温和,春季风和日丽,百花盛开,春意盎然;夏季多阵雨,雨过天晴后,视野清晰,色彩分明,视线良好;秋天,天气晴朗,温和,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南园古村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南部,地处东江河畔,江水呈东南流向傍仙塘而过,陈田嶂、蝴蝶岭、柯树岭、碣砑山等环绕仙塘,瓷土矿产含量丰富,东江航道可通百吨轮船直达珠江口水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古村落从古到今都是个繁华昌盛之地。
全村水田面积450亩,果林300亩,松林地9800亩,无荒地残次林,都是丘陵山地,陂度在20度以下。在南园古村活跃着大批工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如从事建筑和生产工具制造的有木匠、铁匠、泥匠、瓦匠;从事日用品打制和维修业的有竹匠、篾匠、焊匠、补匠;从事服饰业的有织匠、银匠、鞋匠、剃头匠;从事文化、信仰和娱乐业的有纸匠、画匠、笔匠、影匠等。
南园古村农业发达,但人多地少,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手段是手工耕作,预测气象、掌握节气事关重大,一般情况下,早田插秧、花生播种都是在清明之前完成的,故有 “清明前,布好田”的说法,大家都得将农事赶在清明前完成。
5、村落结构、族系分布及层居住环境概况
古村南有东江作护,四角设炮楼高筑,由多座围龙屋连成一片,从战略防御角度方面考虑,房屋均由围墙围起,设一斗门,百姓均由斗门出入,起到防盗和御倭的功能。
古老的南园古村,大都是聚族而居。都是潘家的后代,宗族结构单一,一个村落也就是一个姓氏的,具有血亲、胞亲关系的大家庭。小屋二三十户,大屋可达上百户,户与户之间房檐相连,走廊相通,不出门便可走遍全村的家家户户,单家独居者极少,仙塘镇潘氏族系主要分布居住在红光村和仙塘村两个古村落中。
经过数百年的古村先民建设,村落中汇聚有300多座府第、商宅、宫庙等古建筑,还有36座保存较完整地古建筑。官员、商贾多住青砖砌成的府第式围屋建筑,而平民百姓住的则是泥砖砌成的其它较矮小围笼屋。
宗族记载
据记载,仙塘潘氏祖先初来时,仙塘仍有多个别姓,如杨氏、杜氏等,后潘姓枝派繁衍不断,丁口广众,其余姓氏先后迁徙他乡,仅余潘氏一姓。因此,南园古村宗族结构单一,民风淳朴,并且有传统而浓郁的商业思想,潘氏先祖好施善举、德行高尚、世人称道,有着突出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殷实的经济基础。所以“仙塘潘氏家族”和“仙塘潘家大屋”在本地赫赫有名。
村落习俗
南园古村凝结客家千年文化,其村规习俗无不俗都无不体现出深厚的客家古韵,比较有地方特色的有以下几种:
公田:古时村落中各大围龙屋皆有族长,族长的职责是管理族内事务和宗族的的外交事务,这一系列的工作需要经费,为了使族务能正常运作,族人必须以人丁捐钱购置公产(如田园、地塘等)这些公产的收入则由族长管理和使用,主要用于宗亲祭祀活动、办公、对外官司的支出。若有余钱,再用于资助族人求学、生活补助或生病慰问和丧事慰问。
过年:除夕之前,村中百姓都在忙着四件事,这是过年的前奏曲:谢神、备米果料、扫舍和买年货。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而贺年之俗,正月初一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饭后人们相互以吉利话相颂,小孩们中午穿着新衣,欢乐嘻戏,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
正月十三上灯:由于以前客家人重男轻女观念很重,所以男孩出生就被视为一件重大的事情。在客家话里“灯”与“丁”同音,“上灯”仪式都在宗族祠堂举行,其寓意就是男丁上族谱,故称“上灯”。所有在上一年出生男孩的家庭,都会在来年的正月十三举行“上灯”仪式,祭祖、鸣炮、新丁上灯并宴请亲朋好友前来祝贺。
寿诞礼仪 :客家人与各地的习俗一样,每年做一次小生日,十年做一次大生日,一般到了六十一岁,即为一次大生日。出嫁的女儿要送来大公鸡,做生日要穿新衣,吃寿面和荷包蛋,示意长寿百岁。祝寿时,还要敲罗打鼓并带着亲戚到祠堂去祭拜祖先。
搬新屋: 在“乔迁”习俗中,即“落新屋”绝大多数都要选择吉日吉时进行。早上吉时请本族有名望而又多子多孙的年老叔公叔婆“开大门”,男左女右,站于门内,新居门前,大门顶挂一条大红布,称之为“门红”,门侧贴红联,还要挂大红灯笼,张灯结彩。地理先生、做屋师傅守候其中,大门关着。及至“落新屋”的队伍到达新居门前,正是选定的吉日吉时。于是,老叔公叔婆把大门打开,大放鞭炮,朗声念诵“华堂吉庆!玉室生辉!房房富贵!世代昌辉!财丁兴旺!人才辈出!”一类的祝颂词,主家即掌灯入门,家具随进。富裕人家要大办酒席,延请亲友,以示庆贺。即使贫苦家庭,也要举办小小礼俗,设二三台酒菜,招待至亲,表示创立新业,喜庆有成。
此外,村中关于婚娶、生子、祭祀活动等方面都有一些比较严格的规定和惯例。但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许多严格的规定和惯例等具有封建色彩的村规习俗、惯例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一些传统的习俗仍沿袭,如“吊花灯”等。
杰出人物
潘氏族人于仙塘和善累仁,相居择里,至清乾隆年间十二世潘世拔官至两浙盐运使,至此南园古村人才荟萃,共出了12位七品以上官员,十四世潘焕基、十五世潘宝忠、十六世潘维贞和十七世潘凤池祖孙四代均为官员,十三世潘树球、十四世潘思灏和十五世潘郁文,于光绪十八年捐得“奉直大夫”,十三世潘其森于道光二十五年任职广西桂林府修职郎等。
社会生产
仙塘,是潘氏族人的福地。至明朝末期潘链公和潘念梅公从槎城先后迁来仙塘定居,由于地处东江边,河运发达,于是潘氏族人争着到这片运输方便和土地肥沃的地方开发和创业,进行经商贸易。
南园古村自古都是一个完整的村,自1970年改组成红光大队,后一直不变,只有一个村委会。
社等组织
仙塘潘氏族谱,始修于清道光年间木活字本,分十五册,现存红光村民委员会及少数老人家中。1989年,潘氏宗亲委员会集资,由本村村民潘林插等人编修,更新潘氏族谱,现存于红光村民委员会及部分村民家中。
仙塘潘氏族人设有上、下两座宗祠。这里是思亲奉祖、“慎终追远”、祭祀活动的场所,多为家族成员集资捐款兴建,建筑风格飞檐拱脊,朱门山墙。室内雕梁画栋,分上下厅、上厅,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正中设有神龛,历代祖先序排于上,下厅,可搭台演戏。一般每年清明冬至,在此祭祀、演戏、聚餐。
建筑风格
南园古村落的客家民居古建筑始建于明末终于清初,这里的客家民居建筑为府第式结构,现存的古建筑群有15万平方米,共有36座,建筑年代不一,每座建筑都有厅、房、天井、走廊等等。厅分上厅是客家人供奉神仙和老人百年归寿后暂放供后人祭祀的场所,中厅是家族议事以及接人待客的地方,前厅多为过道;房子又分为主人房、厢房、书房、楼阁、厨房、澡房等等;另外还有走廊、巷子、斗门以及后花园。
客家民居建筑选址讲究座向和主次对称、一般选址坐北朝南,外型堂皇美观,多采用青砖为墙,雕梁画栋,工艺精美,这些古建筑,汇集了明、清及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荟萃了木雕、石雕、彩绘等客家民间工艺的精华,又融入了外来的建筑艺术和我国宫殿建筑文体。所体现的特色是:取材便利,楼体坚固牢靠、规模大、结构封闭一体,同时客家民居还体现了阴阳思想和家族观念思想。首先是阴阳思想;其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协调,注重“天人合一”,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形可以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修建池塘或者建筑斗门来调整座向问题,以达到阴阳来平衡和适应环境,集中反映了客家人的阴阳思想和封建思想。其次是家族观念思想;其建筑规模大,主次分明,屋内住人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体现了客家人宗族伦理思想,民居建筑的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先牌位,供后人拜祭,体现了客家人尊崇祖先的观念。
一座大型的古民居建筑有上百个房间,可供上百户口人居住。厕所、柴草间、畜栏一般都在住座屋两侧一定距离的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就有“大夫弟”、“新衙门”、“老衙门”、“老楼”、“新楼”“古炮楼遗址”“柳溪书院”等,充分体现了其古民居建筑的特色和艺术、出色的防御性及潘氏家族“忠孝传家、诗书启后”的家训。
从村落总体来看,南园古村作为一个自然村落,其客家古民居建筑现保存完整有30多座,不同历史阶段的宗祠、府第、炮楼、学校等建筑物各有其自身的特点,较全面地反映了本地区客家人在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老衙门
老衙门建于清朝乾隆辛末年,距今有250多年的历史,为三进式府第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由斗门进入。主体分上、中、下厅,另处还有左右巷及两边的厢房,共有40间房,12个天井,11个厅,2条巷。老衙门由斗门进入,斗门和围墙连在一起,里面有三个门,正门最大;由正门进去是前、中、后三个厅,及每个厅侧边的两间主人房;还有左门和右门,从左、右两个门进入里面是左巷和右巷,两条巷子把主体建筑和两边的厢房隔开,所以就有一列左厢房和一列右厢房。两列厢房尾部又向横向伸展,形成一个密实的整体。
老衙门的主人是仙塘潘氏十二世潘世拔,官至江浙温台盐运使副使,乾隆年间带职还乡,老衙门就是他当年回乡之后建的。这幢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建筑除了担当其办公场所之余又作为居家住所,所以在功能的设计及雕刻的图案上都与普通的民居建筑有一定的具别。第一,由斗门进入的左侧房子是“点灯房”值班的衙差在这里看护,除了夜晚打更之外还有保卫和传讯的功能,所以斗门上面还有一层楼阁,可以观察更远距离的情况。点灯向外的墙面有一个四方空心的窗户,专门留给衙差了解外面的情况,如夜晚有人敲鼓喊冤就可以从这个窗子伸出盏灯,看清来者何人,再向里面禀报。这是其它客家民居建筑所不具备的设置,也是老衙门的特色之一。第二,老衙门作为官府公堂,代表当时的朝庭,具有一定的威望,所以它的地板就与普通的客家民居不同。一般的客家民居,无论主人再有钱,都只能用青砖作为地板。但是老衙门前厅和中厅的地板是用淡红色的花岗岩石铺砌而成的。这些呈长方形的石板砖,每块的面积为20CM×80CM。其表面的颜色与厅堂的红墙底对相符应,同是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上厅的地板是普通的青砖,因为后厅只作为供奉祖先的场所。三个厅堂用两种不同的材料做地板,正是由于老衙门的功能决定的,这也是老衙门的又一特色。第三,老衙门的木雕图案也有其独特之处。龙凤和花虫鸟草是客家民居木雕图案的主要构件,而这里的前厅屏风上面木雕就非常另类:刻的是一位官员意气风发地站着,其前面一只半跪着的猴子双手向他呈上仙桃,“灵猴献桃”寓意官程更加坦荡亨通。中厅屋梁上的木雕图案以龙为之,附以腾云衬托,而未见有凤,因为龙是皇帝的象征,是权力的代表,这样的木雕主题就非常突出。
新衙门和炮楼
新衙门与老衙门并列,处于老衙门的东面,建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有130多年的历史。结构是三进式府第建筑,面积(包括两座炮楼)达4300平方米,斗门进入主体建筑,上、中、下3个厅,4条巷子、4列厢房、15个厅、26个天井、64间房子。
新衙门的附属部分:两座古炮楼,分别处于新衙门的东北角土坡上和前面的西南角。东北角的炮楼遗址保存相对完好,里面有古井和潘家典当行遗址,还有地道从里面通到新衙门屋内。炮楼是古村落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慑一方的潘家炮楼使整个古村落犹如一座坚实的堡垒。
新衙门的主人是仙塘潘氏十五世潘宝忠,是仙塘潘氏先祖中最为富裕的一位,他的田园广茂,土地肥沃,生意兴隆,富甲一方,所以他建造的住所也格外宏大,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第一,防御功能;新衙门在防御方面真正做足了功夫,具体体现在炮楼、地道、防盗网三部分。炮楼有两座,东北角的七层,西南角的四层,形成依角之势,威镇一方。以东北角的炮楼为例,其结构为“回”字形,视野开阔、居高临下,可防备各个方位的来敌。炮楼墙身厚度达80CM,俗称“粽墙”。其原料是糯米粉、红糖、石灰、黄泥、沙石等,所以它的墙身特别坚固,韧性大,经受得起炮火的攻击。古井和典当行隶属炮楼的一部分,古井由炮楼的外墙包围着,在炮楼里面。古井保证了村子里几百人的生活用水,在抵抗外敌的时候成为真正的生命之源。典当行的门在炮楼西侧,店堂就设在炮楼里面。布置有保卫当铺的卫队,戒备森严,防盗设施齐全。地道设在炮楼里面,连接新衙门,长13米,四周由大青石板砌成,里面拾阶而上,结构牢靠。新衙门巷子、天井在所露天的地方都安装了用铁条做成的“防盗网”。直径有1CM,间隔少于10CM,成行排列,因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因炼钢而折掉,但从残留的痕迹仍能看得出来,以前整个新衙门就是一个固若金汤的笼子,使得居住在里面的潘氏族人有很强的安全感。第二,新衙门的屋场风水;由于客家人一直都信奉风水,而新衙门的主人潘宝忠又是比较有钱的人,所以他在这方面就做得更加别具匠心。潘宝忠在建造新衙门的时候,发现屋场对面的山犹如一把长剑,剑锋直指此处,这样子在风水方面是非常忌讳的,他为了抵御对面那把剑的杀气和邪气,就令人挖土成塘引入东江水,池塘就像一把“关公刀”,这把刀的造型栩栩如生,与整个新衙门结合在一起,犹如是一个人手握大刀横于胸前,怒目前方,潘宝忠利用“刀剑阵”把建筑客家民居建筑风水体现得淋漓尽致,使得他的家族兴旺、子孙繁衍。
大夫第
大夫第建于清朝同治元年,大夫第也是三进式的客家古建筑,但它只有左巷和左厢房,右巷和右厢房因为土地归属问题而无法建起。所以它的总面积只有1200平方米,没有斗门,取而代之的是与正门对称的门楼。
大夫第的主人是仙塘潘氏十五世潘郁文,大夫第的结构缺少了右半边,所以它的外围是由门楼和围墙连接而成的。门楼与主体建筑正门之间形成一个小庭院,整座建筑在不完整间又体现出其特有的整体性。
大夫第在整个古村落现存的建筑中规模虽不算大,但做工最精细,用料讲究,石灰、砖木、青石结构,豪华瓦房,其特色体现于:
第一,门楼;大夫第不是由斗门进入,而是正面的门楼连接围墙。门楼与正门朝南,中轴对称,突破了客家民居斗门与围墙连接的常规。门楼与围墙连接一方面增强了房屋主人的安全感,起到防盗的作用;另一方面营造出整体感,弥补了没有右厢房所带来视觉上的缺陷。由此也体现出古村落在建筑与环境协调上运用得别具匠心,以及客家人的聪明才智。第二,大夫第缺少了右巷和右厢房,所以现存的左巷经过精心设计和建造,潘氏先祖就取名叫做“青云巷”。青云巷与房屋地形对称,分三级层层上升,地下由鸡蛋大小的鹅卵石铺设而成。大夫第“青云巷”既美观又实用,其合理地分隔了建筑空间,又起到通风透气和防火的作用;也寄予了主人对子孙后代的期望:步步高升。其一:“巷”与“上”读音相近,寓意明显;其二:“青云巷”都位于两座建筑之间,三面高墙耸立,形成一条通道,抬头只见青天白云,进入巷子层层升高,取其“青云直上”之意,俗称“青云巷”。第三,大夫第的木雕和壁画保存完好,光泽犹存,主题鲜明。木雕的构图以龙凤为主,花虫鸟草辅之。整座建筑的梁柱、檐边和窗棂以及木材的交接部位,都经过精心的雕凿、细心地修饰,所有的图案没有两幅的内容是雷同的。厅堂的高墙与瓦面结合部位绘有壁画,大部分清晰可见。
柳溪书院
柳溪书院建于清朝道光元年,是仙塘潘氏三股出资同造,三股分别为:十三世潘存谦一股,十八世潘应芳和潘应杨兄弟合一股,十九世潘湘澜一股。因当时,书院门外有一溪流,柳树成荫、碧水环绕,故称“柳溪书院”。柳溪书院建筑面积达400平方米,里面设有讲堂、凉亭、鱼池、照墙、厅、花园、走廊、厨房、水井、房间等。
柳溪书院的功能决定了其特色。潘氏先祖为了秉承其家族之训:忠孝传家,诗书启后。出资兴建了专门培养后人的书院,在整个地区都显难能可贵。:一般的民居建筑结构都是座北朝南,但书院正门朝东,寓意是为了吸纳东来的紫气。进入正门的左侧是一间出售文房四宝的房间,门在里面窗向外,可以对外销售。旁边有一门,进去可见一天井,然后是一排房间,共有6间房,中间有一个厅堂,房间用作休息和住宿。由正门直对进去的是一圆形的月门,入了月门为院内,就是老师授课的地方,由讲堂、凉亭、照墙和鱼池组成。和这边的月门对称的还有一月门,再由月门进去就到了小花园、走廊和厨房。结构别致,功能齐备。书院装饰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雕刻以及地面上由鹅卵石铺设的图案。书院梁柱檐阁和窗棂上的木雕图案与客家民居的木雕图案有所不同,其主题有异。主要构图景物是:蝠、鹿、鱼、鸟等。比如“蝠”“鹿”就与“福禄”同音,它的寓意就是寄予这里的学子能够“福禄双收”,通过科举考试享受朝庭的“奉禄”。书院的天井,地上有一幅鹅卵石铺成的图案,它的中间,是一颗铜钱,意思是财富、才气;再看四个角上的图案,那是蝙蝠的形状。因“蝠”与“福”同音,以“蝠”比“福”,四个角上的蝙蝠是代表福、禄、寿、喜四福。
民俗生活
南园古村潘氏族人以对天地祖先圣贤的祭祀来代替宗教,对于祖先特别重视,除掉四时八节的祭祀之外,还有墓祭祠祭,有要事出外远行,必先拜祖先,新娘入门,必先拜过夫家祖先,方为家中成员之一。
南园古村村民家中大多放有香龛,每月初一、十五家人便要在屋内各门前烧香祭拜。一般房屋的大厅中梁画上八卦或各种灵符,房门门框上设有乾坤雕刻,有些门上挂八卦或镜子,有些门上贴门神,据说是为了避邪。
3、生育、求学、婚嫁等习俗内容仪式的社会变化轨迹
历经历史沧桑的南园古村,仍传承下来许多饶有风味的民俗风情,如诞生礼、出花园、开笔礼、婚礼等习俗和仪式。
诞生礼仪:旧时怀孕称有喜,婴儿出生三天,要做“三朝”。先给小孩洗澡,请接生婆吃饭,外婆会送来大公鸡、鸡蛋、面条、糯米粉等,要做“三朝酒”,宴请外婆及亲房。婴儿出生一个月,要做“满月”,外婆会送来大公鸡(很多地方送大阉鸡)、鸡蛋,还会送来婴儿穿用的衣服、小被、银手镯等,舅舅、舅母、姨姨等女家亲戚,一般都送小母鸡、鸡蛋、衣服、布料等,姑姑、叔伯等男家亲房也会来庆贺。小孩出生一百天,也要庆贺,这一天,外公和女家的伯叔会拿公鸡来庆贺,其他亲属一般都要给婴孩送红包。孩子出生一周岁,要做“周”,庆贺孩子“得周”。周岁比满月更为隆重,来庆贺的客人也更多。
开笔礼:“开笔礼”是作为少儿进入人生学习阶段和贯通教育心理学的启蒙教育形式,学童们换上长长的官服,戴上神气的“官帽”,学童迈上青砖大道,跨过月形门,寓意“跃龙门”,进入到青砖大堂,即“平步青云”之意,然后听长者讲述孔圣先师的故事,并向孔子鞠躬,接受启蒙老师的教诲,由启蒙老师用朱砂在学童额头正中点上红痣,又称开天眼,带领学童诵三字经并用字帖描红,把装有芹菜和葱送给每位学童,寓意这些学童从此更加聪明和勤奋!
出花园:客家的成年礼仪分男、女两种,男子的成年礼仪叫做“冠礼”,女子的成年礼仪叫做“笄礼”,男女少年到了16岁(虚岁),要择吉日行“出花园”仪式作为成年之礼。
婚嫁礼仪:婚礼大抵仿古代的“六礼”进行。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定亲也叫“大扎”,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女方也会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具等嫁妆带回男家。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壁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回门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吃罢午宴,当天回来。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像诞生礼、出花园、等内容仪式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做法,有些也已经简化。而开笔礼,此礼仪亦已不常见。婚礼方面,古代的一些的程序则有了一些变化,已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
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客家山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除“情歌”外,还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各种歌词结构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词结构严谨;押韵要求较严格;形象化;口语化;多样化,很受群众的喜欢和热爱,一首《客家阿妹对过来》山歌令村民听得入神,浑厚的男声,清脆的女声,一经凝听,终生难忘。客家山歌已被列入广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园古村由红光村委会独资开发成立景区,被列为广东省旅游扶贫项目后,村委会以开发旅游为平台,深入挖掘和推广客家文化,为达到保护客家民居建筑群的目的,坚持“保护为主、谨慎开发、杜绝破坏”的原则,现今保存较完好、仍在生活使用的古建筑有老楼、新楼、老衙门、新衙门、大夫第、下地塘等古民居。今后,将切实加强总体规划,有效保护和抢救古村落文化遗产,强力打造一个富有内涵、富有特色、富有魅力的文化品牌。
南园古村有众多的明、清时期古建筑,为了得到更好的保护,景区采取了“边开发,边接待,边受益”的滚动式发展办法,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开发,就开始对外经营,并有明显效益,已经成功地开发客家文化广场、老衙门、新衙门、古炮楼遗址、大夫弟、柳溪书院等景点。原住于名官府第和商贾豪宅的300多户居民已陆续迁出村外,有些烂泥地经过重修或修缮后成为老年人文化活动场所,老年人和业余文艺爱好者经常聚于一起,吹垃弹唱,其乐融融。
虽然农村生活日渐趋向现代化,但古村仍保留了许多传统的东西,蔚为壮观的要数每年元宵期间(正月十三、十四)的“上灯” 仪式游行。活动期间,由生男孩的户主,栅抬着花灯出来巡游,每个队伍前面有锣鼓开路,随后有舞狮等,一路走去祠堂。沿途爆竹震天响,气氛极为喜庆热烈,吸引了当地及四乡六里游客前来观看。千百年来,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一直得到延续传播,而且与时俱进,闪耀着时代色彩。
2003年,红光村委会坚持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战略方针,把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南园古村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在省、市、县党政和旅游部门的支持重视下,南园古村被列为广东省旅游扶贫项目,为有效地加强对古村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红光村委会高度重视,明确古村旅游开发主体,创办“东源县南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推进实际意义的“乡村旅游”。与此同时,认真做好南园古村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以古村落“古”为依托,以保护为主,修旧如旧,打造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家客民居博物馆,同时,着力做好古村人文资料的搜集,挖掘和整合工作。在文史专家的指示下,聘请了村里的热心人士做为文史研究员,负责古村文史资料的采集和整合工作,完成了二万多字的文史资料。有些村民还主动献出收藏多年的圣旨石雕牌、对联和匾额等重要文物一批,为保护古村文化遗产添砖加瓦。
南园古村保护开发毕竟正处于摸索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保护为主”的总体思路,加快古村旅游业的发展,把南园古村保护建设成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集客家文化传统、生态休闲文化为一体的受海内外游人喜爱的旅游景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拟好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要拟好张扬个性文化与精细商业运作的密切结合。要紧扣客家文化的个性内涵,发掘设计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如南园古村官宦府第建筑景色,吃南园美食,住南园民居,购南园特产,赏家家山歌等,多角度对南园古村旅游文化进行宣传推介,寻求新的突破。二是参与性文化体验与旅游产品延伸增值的密切结合,利用影视拍摄基地文化建设内容繁多的特点,以现有遗存为依托,辟建以“客家人史”为主题的影视基地,以此拓展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的融合渠道,盘活文物资源。三是环绕打造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密结合。以南园古村的历史依托,开发好文化旅游产业,通过完善接待条件,搞好景区文化建设,改善卫生条件,推动乡村整体建设,优化、美化、净化村内硬件环境,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6 11:31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村名来由
村内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