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小河
黄河支流渭河支流葫芦河的支流
南小河,黄河支流渭河支流葫芦河的支流,《水经注》记载“安夷川水”,明《秦安志》记载“东川水”,俗称南小河,又名清水河。发源于清水县王河乡王家寨黑山顶西麓,流经秦安县兴丰镇、王尹镇,于兴国镇南侧的丰乐村汇入葫芦河全长36.9公里,流域面积382.3平方公里,比降15.3‰。主要支沟有14条,其中3~5公里的5条,6~10公里的4条,大于10公里的5条。
干流概况
南小河全长36.9公里,流域面积382.3平方公里,比降15.3‰。 秦安县境内长25.5公里,流域面积290.18平方公里,比降9‰。其河由几条溪流交汇而成,主流发源于清水县王河乡王家寨黑山顶西麓,流经远门镇安业峡进入秦安县兴丰乡的庙台村上河里,继而流经蔡家寺、老庄、李家河到王尹乡的马家河,进人秦安县境的这段河称老庄河。安业峡全长18公里。东南有云山乡的潘家河来汇,潘家河全长9.2公里。继而西折,经王尹乡的李家磨、尹家川、王家川后,转折西北流经张家底、马家川、孟家河、康坡村段,谓之夷水川水。夷水川水在康家坡汇东阳川水,谓之取阳交。东川水在康家坡总汇后,流经赵家川、蔚林等地后,于秦安县城所在地兴国镇南侧的丰乐村汇入葫芦河。
水文特征
据《秦安县志》,南小河年平均流量每秒0.46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1451万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206万吨,年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7100吨。
主要支流
南小河主要支沟有14条,其中3~5公里的5条,6~10公里的4条,大于10公里的5条。沟壑总密度每平方公里2.7公里。
郑家峡沟,又名大地河,位于南小河支流贾川河上游兴丰镇,发源于中山镇孙赵村,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兴丰镇古湾村、三图村、震霖村、郑峡村、拔湾村等5个行政村。起点为中山镇孙赵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2′20.21″,北纬34°53′56.04″,终点为兴丰镇拔湾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6′36.23″,北纬34°51′54″,县境内河长8.5公里,流域面积16.86平方公里。
东阳川水,源于兴丰乡的范家山西麓,流经石函、杨家沟、槐树里、郑家拔湾,与郑家峡水(何宕水)汇,流经兴国镇贾家川、蔡家河,与刘坪乡的崔家河水(罗汉水)汇后,流经兴国镇孙蔡家、康家坡,与夷水川水在康家坡相汇。
此外,还有范山沟水,全长12公里,郑家峡水全长8.5公里,崔家河源于中山乡的酸茨坡,全长12.2公里,流经马家渠、李家湾、崔家河、牟家沟与蔡家河相汇。
治理开发
南小河堤防工程,位于南小河大桥至河口大桥之间,治理河段长1.2公里,保护人口4025人,耕地187公顷及沿岸针织厂、县医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安全。工程总投资267.74万元,其中以工代贩资金220万元,自筹资金47.74万元。2003年4月2日动工建设,至2004年4月30日竣工。建成现浇C15硅护坡堤防2412米,完成投资282.86万元,土方开挖12.63万立方米,土方填筑5.55万立方米,基础回填4.32万立方米,M10浆砌石3206立方米,C15硅现浇5316立方米。
南小河凤山段堤防工程,位于南小河南大桥以上长1.74公里的河道上,于2006年10月开工建设,2007年4月竣工。修建堤防2.766公里,其中左岸1.182南小河堤防工程建设现场公里,右岸1.584公里,完成投资375万元;堤防高9.4米,堤顶宽3.0米,内外边坡均为1:1.5,护坡为C15现浇硅,坡脚基础为M10浆砌石,共完成土方开挖11.02万立方米,夯填筑堤7.93万立方米,回填4.67万立方米,硅护坡1.16万立方米。工程建成后,使该段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洪水,为沿岸5683人,356公顷耕地和229公顷果园提供安全保障。
南小河川区沿河两岸可抽水灌溉和自流灌溉,面积约600公顷。
石函河,河道边山上有一条长约500米的石函自流渠,是1970年代初石函村人腰系麻绳,挂在石沟嘴悬崖上开凿而成的,场景动人心弦。1972年春,哗哗渠水浇灌着百亩粮田。1973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
流域文化
南小河流域属陇右四大文化河谷之一。明《秦安志》记载:“东二里曰东川,其川邀九龙,擎三阳,称负廓焉。其水瀑中岭,纳第七沟,吞龙泉,西流于县南入于陇,有腊家城。”腊家城位于康家坡,1975年古城遗址在修梯田中被全部平整。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发生了著名的宋金腊家城之战。龙泉寺,位于秦安王尹乡乔新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8 19:40
目录
概述
干流概况
水文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