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善法寺
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的佛寺
南山善法寺依山而造,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建时赐额为禅宗寺院。寺内大殿佛座前,嵌着宋元佑四年( 1089 年)的石碑,碑上载记着自北宋到明末,解元解晋及后裔解忠义、解近绪三次乐助建佛寺的事迹。
近千年来,寺院屡经修建,明弘治六年( 1493 年),由于年久失修,寺宇破败,寺中僧人德庆和惠福两人进行重修。明万历四十六年( 1618 年)、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 年)、同治七年( 1868 年)又进行多次修理,最后定名为善法寺。民国二十四年( 1936 年),寺宇颓坏、佛殿倾侄,里人陈紫春等募款重建,并招尼僧灵晓主持,遂成为尼众寺院,文革期间,寺院遭红卫兵破坏及盗贼的三次洗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寺院恢复生机。 1983 年,南山善法寺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 年 11 月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宗教场所。之后,南山善法寺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和各届人士的支持下,相继修建了山门、天王殿、药师殿、圆通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观音殿、玉佛殿、月桂亭、九龙壁、七宝塔等景点。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了寺名、大雄宝殿和玉佛殿殿名。殿内有上千尊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到2018年,寺院占地面积 20 亩,由 10 间厢房及 8 间斋堂组成。
1994 年 4 月以来, 95 岁高龄缅甸华侨傅凤英居士陆续向该寺馈赠 24 尊大小不一玉佛。其中一尊高 1.8 米释迦牟尼玉佛重达 2 吨。这些玉佛均采用汉白玉雕琢而成,法相庄严,具有较高价值。 1995 年 3 月 29 日至 4 月 4 日,南山善法寺隆重举行为期七天的玉佛天光水陆法会。
寺内还存有清嘉庆二十四年( 1817 年)知县黎葆醇“发祥衍庆碑”与光绪元年( 1880 年)“长发其祥碑”,存有顺治十一年( 1654 年)大铜钟,寺院内还有光绪年间白底青色花纹的香炉和双龙抢珠“七如来”石座。可以说善法寺是台州市现存古代遗迹较多的寺院之一。
善法寺座南朝北,树木翠竹成荫,建群红墙黄瓦,古朴典雅,飞檐画栋,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颇具江南园林风俗。附近溪水潺潺,清时曾有“溪风喧竹户,山骨落茅檐”诗句描绘过此寺。寺内有一棵树龄 60 多年的桂花树,树高 11 米,冠径达 16.3 米,占地 100 平方米,为本市桂花之王。每逢农历八月,丹桂飘香、蜂飞蝶舞,附近村民远远就能闻到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市民亦纷纷前来赏桂。寺院附近,有一座白云山,古时有“白云纷如絮”之说,每日清晨,白色的云雾穿山缭绕,烟雨空蒙,胜似人间仙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1 23:3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