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庙
河南省伊川县南岳庙
南岳庙位于河南省伊川县鸣皋镇鸣皋村,又称南岳离宫。该庙占地12亩,其主体依次为三层山门、钟鼓舞楼、四神殿、南岳正殿、两庑、寝宫、太姒殿、白衣殿、玉皇庙等几部分,依山势贯穿在中轴线上,雄伟壮丽。
地理位置
南岳庙居衡桃山之巅,北眺龙门,西依海峰山,南对九皋山,群山叠翠。脚下顺阳河伊水环列左右,流水潺潺。
南岳庙大殿为歇山式建筑,面阔11.3米,进深10.35米,殿内建筑有圆形立柱两根,四周有假昂28个,部分瓦当属唐代建筑,殿内宽9米,中门宽2.3米。殿东墙壁的明代壁画,因年久失修,脱落严重。殿西壁画为现代绘制。
南岳庙最早见于碑刻记载于唐代。唐代相国李德裕《怀伊川赋》:“龙门南岳尽伊原,草树人眼目所存。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碑记载:“嵩治鹤鸣镇北有南岳离宫,坐镇衡桃,历唐、五代、宋、金、元、明,岿然山巅。
历代修建
南岳庙因距离十三朝古都洛阳较近,历代曾多次重建修缮。
元世祖至正四年(1267年)重修南岳庙。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重修衡岳别庙,
成化年间(1465一1487年)创修南岳庙香亭。明正德三年(1508年)重修南岳庙,碑刻记载着南岳庙的宏伟状况:正殿一座,称歇山转角龙凤阁;前拜殿一座,称歇山转角穿花龙凤香阁,歇山两滴水药楼一座;歇山两滴水钟楼一座;中门歇山顶,关王殿、药王殿、后宫、前正殿山门各一座;东西配殿两座,东西廊房两座十间;戏台一所,大钟一口、庙地一十二亩,元碑二通,明碑三通。南岳庙的恢弘壮观景象由此可见一斑。
明嘉靖、万历年间两次重修南岳庙香亭。万历年间太监胡公公施银重修南岳庙,明崇祯三年(1630年)的重修南岳庙香亭。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重修南岳庙,康熙四十年(1701年)例授岁进士杨典任总监创建南岳香亭前拜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南岳庙圣母殿。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金塑南岳神碑。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谢宝胜的重修南岳庙。即时到清末及民国时期南岳庙主体建筑仍在,从南往北依次为山门、舞楼、四神殿、两庑、正殿、及寝宫等后三殿,规模依然不小。今存明清古碑九通。
南岳庙会
南岳庙在当地十分有名,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正会,为期三天 方圆数百里前来赶庙会的人来人往 络绎不绝,人数最多时可达10余万。
参考资料
鸣皋南岳庙 .洛阳日报.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4 15:37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历代修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