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号驱逐舰(英文:Nanchang Destroyer,舷号101,简称:南昌舰),是中国自主研制建造的
055型驱逐舰首舰。
研制背景
三代军舰
第一代南昌舰是接收的国民党海军起义的护卫舰,仅有千余吨,航迹未出中国近海。但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海军来说,南昌舰已是主力战舰。
第二代南昌舰是
051型导弹驱逐舰,也是第一代中国导弹驱逐舰,该型战舰的入列标志着中国拥有了自主研制大型水面舰艇的能力。1984年5月12日,“南昌舰”与一艘护卫舰组成编队,抵达南海
曾母暗沙抛锚宣示主权。
第三代南昌舰为代表的
055型导弹驱逐舰服役入列,被称为“万吨大驱”登上舞台。
研制调整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出于对国际战略形势的重新判断及优先发展经济的需要,着手对一大批正在研制的新装备项目加以调整,055大型火炮导弹驱逐舰由正式研制型号转为预研型号,因资金、人力和研制资源短缺,055舰的研制实际上中止。
发展沿革
前期研制
20世纪90年代,中国船舶工业部门设计建造
051B型驱逐舰深圳舰,率先应用了许多新技术成果并通过远海航行加以检验。同一时期,中国海军还分两批从俄罗斯购买引进4 艘
956型驱逐舰,并在引进部分舰载武器和
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基础上,依托深圳舰的总体技术,设计建造了两艘
052B型驱逐舰广州舰和武汉舰,于2004 年列装服役。2005年10月和12月,配装大型
有源相控阵雷达和舰空导弹
垂直发射系统的首批两艘
052C型驱逐舰兰州舰和海口舰交付海军服役,中国海军由此真正形成了舰艇编队区域防空作战能力,随后又在052C型的基础上升级建造了
052D型驱逐舰。中国舰船建造的新进展,为重新开始新的大型驱逐舰研制奠定了基础。
建造进程
2014年12月,055型首舰在江南长兴造船厂举行开工仪式。
2017年,南昌舰接舰部队正式组建,首批接舰舰员提前两个月入驻造船厂。
2017年6月28日,南昌号驱逐舰作为满载排水量12500吨的055型导弹驱逐舰首舰下水仪式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团)公司举行。该舰装备有新型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
2018年8月24日,南昌号驱逐舰进行了首次航行试验。
2019年4月23日,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055型首舰“南昌”号接受检阅。
2020年1月12日上午,055型驱逐舰首舰南昌舰归建入列仪式在青岛某军港码头举行。
技术特点
总体设计
南昌号驱逐舰是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多用途大型驱逐舰,排水量万吨级。该舰采用全燃动力和
射频综合集成技术,安装舰载导弹通用垂直发射系统,舰上作战、平台和通信网络一体化集成,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
南昌号驱逐舰使中国由第三代7000吨级的驱逐舰到该舰的万吨级,标志着中国驱逐舰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吨位扩大的背后是中国工业系统总体设计、信息集成、组装建造等各个体系整体能力的提升。同时,更大的吨位可以容纳更多的武器系统。南昌舰的设计理念先进,在前甲板看不到锚链和系缆柱等传统舰船的布局。
武器系统
南昌号驱逐舰装备130毫米主炮,具备远距离精确打击能力。
南昌号驱逐舰的武备系统是垂直发射单元,和现役
052D驱逐舰相比,不仅携带的导弹的数量更多,而且可以发射防空、反潜、对海等多型导弹,舰艇上还配备四块
相控阵雷达,保证导弹打得准。
南昌号驱逐舰装备了112个单元的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可以装载多型导弹,是超视距打击的撒手锏;舰上的1130副炮又被称为万发炮,射速可达万发每分钟,是末端防空反导的利器;舰艏的130毫米口径主炮,射程远、威力大,是对海对陆攻击的武器。
动力船电
南昌号驱逐舰上万吨的排水量是中国现役主力驱逐舰的两倍,动力系统更为先进,机动性能好,舰艇还具备高度融合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是一艘非常现代化非常智能化的舰艇。南昌舰实现动力更强劲、更持久,可根据需要实现快速加速和快慢速转换,机动性能大幅提高,并具备在大洋上与其他水面舰艇“飚车”的实力。
南昌舰除了
导航雷达采用传统的天线结构,其他的各型雷达采用的都是
相控阵,是中国国防工业水面舰艇建造最高的水平,也集合了很多高精尖的技术。南昌舰在网络一体化方面,舰上指挥、控制等多网络被整合为光纤环网,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快速传递,响应更快、能力更强。发射通用化方面,对海、对空、对陆、对水下等舰载武器发射系统实现多用化,作战效率更高。
服役动态
超常接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接舰之初,有舰艇接装经验的官兵不足三分之一,此前官兵对该型全新的驱逐舰更是所知甚少。在暂时无法登舰、无教材资料、无训练大纲、无战斗部署表的情况下,舰党委带领官兵在板房地面上画出了南昌舰平面图,依靠这艘画出来的“055型驱逐舰”,理清了战斗部署。
作为首舰,南昌舰作战系统高度集成、动力系统升级换代,吨位体量几乎翻倍,新装备新设备密集。南昌舰官兵认真完成接舰的每一项任务。
南昌舰部队组建以后,先后有50余人荣立三等功,20多名军官成长为舰艇主官或赴机关院校任职,为兄弟舰艇输送班长及以上骨干50余名,是海军的先锋舰、种子舰。
南昌号驱逐舰首任舰长高克拥有包括航母在内的7种舰型舰艇工作经历,接受过航空兵专业培训,曾执行过中俄联演、亚丁湾护航等20多项重大任务。
入役巡航
2020年1月12日上午,海军055型驱逐舰首舰南昌舰归建入列仪式在青岛某军港码头举行。海军领导宣布南昌舰归建入列和舰名、舷号,向南昌舰舰长
周明辉授予军旗。
2022年9月,参加“东方-2022”演习的南昌舰进行对空实弹射击演练。随着战斗警报响起,南昌舰官兵闻令而动,迅速奔赴战位。在海面风力较大的条件下,官兵根据指挥所传来的目标信息,迅速装订各项参数,果断按下发射按钮,百余发炮弹瞬间倾泻而出,数千米外的伞靶应声坠海。
2025年1月12日,南昌舰入列五周年,垂发连射导弹画面首次曝光,五发五中撑起编队防空屏障。
从2020年入列服役以来,南昌舰航行超11万海里,先后完成重大任务10多项,被称作“万吨大驱”、航母的“带刀护卫”。
驱离外舰
2021年4月,西太平洋某海域,南昌号驱逐舰首次加入
辽宁舰航母编队执行远海训练任务时,跟踪的两艘外军舰艇先后转向,试图穿越中国海军编队。南昌舰迅速明确应对策略。在喊话警告无效后,南昌舰领导下令加速,占据有利阵位。胶着的较量中,外舰通过南昌舰舰艏穿越编队的企图始终难以实现,最终避让离去。
勇斗航母
2022年,正在西太平洋伴随航母编队执行远海训练任务的南昌舰,接到了前出近百海里直面外军航母编队的指令。南昌舰首次遇到外军航母编队,面对外军舰机长时间高强度的抵近滋扰,南昌舰拉响战斗警报,拿“敌”练兵,在远海大洋与对手斗智斗勇,拓展了防御纵深、保证了机动空间、有效履行了航母编队“带刀护卫”的职责。
军舰文化
舰名传承
南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军旗升起的地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首艘
旗舰舰名就命名南昌,作为055型驱逐舰万吨大驱首舰以南昌命名也是对历史的一种呼应。南昌舰的舷号是101,101也是中国海军过去引进“四大金刚”首舰曾经用过的舷号,因此也是人民海军驱逐舰事业开始的地方。
舰魂舰训
南昌号驱逐舰的舰训:“英雄城、英雄舰、英雄兵,第一枪、第一舰、第一人”,18字舰训承载了南昌舰官兵传承英雄血脉、续写新的荣光的豪气。
南昌舰部队组建之初就确立了英雄的舰艇文化主题:“英雄城、英雄舰、英雄兵;第一枪、第一舰、第一人”是人民海军南昌号驱逐舰的舰魂。该舰部队用不负英雄城、建设英雄舰、争当英雄兵的信念,凝聚首舰舰员的精气神。
所获荣誉
2023年7月,海军南昌舰被评为“
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该舰曾荣立二等功1次。
2024年1月,中宣部授予海军南昌舰党委“
时代楷模”称号。
总体评价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驶向未来的征途中,南昌舰正如同一柄克敌制胜的利剑驰骋在挺进深蓝的航道上,向着“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目标,破浪前行、踏浪高歌!(时代楷模发布厅 评)
南昌号驱逐舰是中国海军实现“近海防御、远海护卫”战略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战舰,具备强大的单舰作战能力和体系化的协同作战能力,完善了中国海军武器装备体系结构。防空反导能力突出的南昌舰批量服役后,可为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和水面舰艇战斗群在远海大洋遂行任务提供更好的保证。(科技日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