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纪念
国家邮政局于2003年9月26日发行的纪念邮票小型张
《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纪念》是国家邮政局为宣传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于2003年9月26日发行的纪念邮票小型张,共1枚,志号为2003-22M。
发行背景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中国北方水资源紧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跨世纪工程。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中国水资源自然分布不均,北方缺水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实施南水北调势在必行。南水北调工程总体上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充分发挥多水源供水的综合优势,共同提高北方受水区的供水保证程度。2002年12月27日,率先启动的东线一期工程开工。
2003年9月26日,为纪念2003年中线丹江口水库加高工程开工、宣传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国家邮政局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一枚。
制票参数
(参考资料)
票面图案
《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纪念》邮票主图为象形篆书“水”字,与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调水线路巧妙“暗合”,并通过色彩渐变的方法表现出水的流向。小型张的底图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调水线路示意图,小型张下部配有古典水纹。
邮票赏析
《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纪念》小型张邮票图案为一个篆书的“水”字。水是生命诞生与存在的关键。中国南方多水而北方缺水,南水北调可谓伟大的创举,也是无数人的梦想;而汉字“水”的造字法是象形,且正好是南北走向,更有趣的是工程大致分为西线、中线和东线三大部分,恰恰形成一个“水”字的结构。设计者采用篆书“水”字造型,增加了画面的厚重感与文化含量;通过色彩渐变的方法,表现出了水的走向和动感。整枚票面简洁,只在下方配有古典水纹的效果,使“水调于南”的主题更加准确。小型张边饰采用相对准确的工程地图,从侧面强调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力度与理性。
收录情况
重要展览
逸闻趣事
2003年“十一”前,《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纪念》邮票首发式在河南省淅川县举行。与此同时,同样的邮票首发式也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举行。
两地同时举行邮票首发式,原因在于双方的一场争论。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亚洲第一大水库——丹江口水库横跨豫、鄂两省,早在2001年南水北调工程方案确定之时,就在两省引起了原地之争。两地的文化人士纷纷加入,各抒己见。
湖北方面认为,丹江口市因水建市,“丹江口水库就是丹江口市”,该市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纪念》邮票的最佳原地;而河南方面则认为,丹江口水库是当年豫鄂两省人民共同建造而成,水库总面积116万亩,其中60万亩在河南淅川境内,并且引丹江水的渠首闸,就建在淅川县的陶岔村,这个“渠首”的位置才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纪念》邮票的最佳原地。
参考资料
邮票中的生命之水.中国金融新闻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1 13:10
目录
概述
发行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