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大生产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在南泥湾开展的生产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在南泥湾开展的大规模生产活动。目的在于克服经济困难,实现生产自给,坚持持久抗战。
事件
地点
南泥湾位于陕北延安东南50余千米的黄龙山区,原是一片荆棘丛生的荒野,但土质肥沃,可耕面积较大,适于大规模垦荒生产。
总体经过
1941年初,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奉命开进南泥湾地区,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实行“屯田政策”。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且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指战员自己动手建窑洞、搭帐篷、挖野菜、制农具,逐步解决了吃住和生产资料问题。为掌握当地耕作技术,他们派出人员向边区劳动英雄学习撒种、施肥、留苗等农作技术。经过2年的努力,农业、工业、运输业等各项生产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共垦荒播种3.8万亩,收获细粮4250石。1943年,南泥湾开展了规模更大的生产运动。全旅上下一律参加生产劳动,各级领导以身作则,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极大地激发了指战员的劳动积极性。这一年,垦荒播种10万多亩,收获细粮1.2万石,畜牧业和工商业也有很大发展。1944年,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累计垦荒种地达到26.1万亩。当年10月,主力部队南调,所余部队不足4000人,完成秋收任务有困难,遂将一部分土地移交兄弟部队和边区各机关管理。这一年全旅收获粮食2万多石。
第359旅在南泥湾地区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中,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方针,以农业为第一位,工业与运输业为第二位,商业为第三位。较大规模的工业、运输业和商业由旅部直接经营,农业、畜牧业和小的工商业由团直或连队经营。从1942年起,旅、团两级组织了生产委员会,并配备了管生产的专职干部,团设生产副官,营、连两级分别设经济副营长、副连长。为使战斗、生产、学习相互兼顾,在时间和分工上作了科学调配,训练与生产的时间比例一般为8∶4(8个月训练、4个月生产)或8∶3(另有1个月机动)。为做好经常性的田间管理工作,每个连组织几个乃至十几个人的农作劳动小组,从事固定性的田间劳作,农忙时广大战士突击劳动。在分配上,全旅实行统一计划、统一供给制度,避免苦乐不均。收益分配实行盈利分红、公私两利政策,各项生产收入按比例分红,对超额完成任务者有超额奖。例如每人生产细粮6石1斗,公家得4石1斗,个人得2石;在完成计划指标外,个人的小种植收益全部归己。坚持生产与节约并重,例如规定2年发3套单衣,3年发2套棉衣,被服领新交旧,不交不发。
结果
第359旅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创造了大量财富。不仅完成了生产自给任务,而且在农业、工业、运输业和商业等方面取得很大成绩,打下了能够达到完全自给的经济基础。在农业方面,1941~1944年累计生产粮食3.6万余石,除自食外还上交边区政府1万石。到1944年,每人每月可自给肉食3~4斤,蔬菜45斤左右。在工业方面,建起了年产土布9000多匹、毛毡近千床、毛巾2000余打的纺织厂,年产单衣、棉衣3.7万套的服装厂,年产单鞋、棉鞋3.7万双的制鞋厂。还建成了肥皂厂、榨油厂、木工厂、铁工厂、皮革厂、造纸厂等。1943年,全旅指战员都穿上了自制的粗呢衣服。综合计算,经费自给率达到:1941年78.5%,1942年90.3%,1943年93.3%。通过生产劳动,逐步实现了丰衣足食,减轻了人民负担,培养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支援了边区建设,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为全军和各抗日根据地树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榜样。八路军第359旅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被誉为“南泥湾精神”,成为教育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光荣传统的宝贵精神财富。
发布者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8 13:19
目录
概述
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