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古寨
安徽省国家2A级景区
南溪古寨,又叫金家村,位于安徽省东至县花园乡的深山峡谷中,总面积2.15平方公里。村后有九条山脉俯冲而下,蜿蜒到村口,盘成三个圆丘,形似九龙戏三珠。此地的村民多为匈奴人的后裔,因此南溪古寨被称为“大山深处最后的匈奴部落”。
发展历史
唐朝末年,金氏祖先金侨公为避黄巢战乱,从徽州黄灯迁到此地开发定居,至今有1127年,传世六十多代。
2004年10月,南溪古寨才通乡级公路,更为重要的是受其所处的特殊地形的影响,长期保持着相对封闭的与世隔绝状态,能够在完好地保存了村落的原始状态,至2006年经专家考证后发现。
2012年12月17日,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将池州市东至县花园乡(原花园里乡)南溪古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一批)。
2013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专家前往南溪古寨对这些匈奴后裔抽取DNA进行检测,南溪古寨匈奴之谜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建筑格局
南溪古寨卧于高山脚下,三而环山,房屋是徽式建筑与北方草原地区建筑的结合,其中还有元代建筑的房屋一幢,明代建筑的一座大成祠和两座小祠堂保存完好。村内99口古井,99条街弄,均是青石铺路,还有部分元朝和明朝的民居保存完好。祠堂门楣较高,山墙耸立,天井庭院较宽,两旁有花鸟麒麟浮图座厢,后厅是祖宗牌位,内悬“南溪鲲化”等匾额。
主要景点
金氏宗祠,位于南溪古寨的核心区域,门楣高大,山墙耸立,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共前后三进。明清时期,金氏是该地的名门望族,有不少人在朝廷为官。祠堂内有99根柱子落地,柱子上的雕刻隐隐有龙的形状。
碉屋,位于南溪古寨的东南部,始建于元末时期,基本特征是石墙,后来改成砖木结构,墙壁上有洞孔,主要为望和射箭之用。此外,该地的房屋墙壁所成夹角成锐角突出。
景区文化
南溪古寨村民是匈奴后裔,最重要的佐证便是族谱,随着岁月的迁徙,人口变化,族谱数量也在增加。族谱最早修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第一篇“金氏源流”明确标注南溪古寨匈奴后裔的祖先是匈奴休屠王之子——金日磾。
历史中的休屠王是匈奴中掌管祭天金人的一个部落首领。始皇二十六年(前121年)河西之战中,汉武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沉重打击了匈奴众部落,休屠王的祭天金人也被缴获。因畏惧大单于责罪,在另一匈奴部落首领浑邪王的劝说下,休屠王和浑邪王共同降汉。降汉途中,休屠王突然反悔,又被浑邪王所杀,其部下4万余人都归降西汉。归汉后,汉武帝封浑邪王为列侯,金日磾因父亲被杀,无所依归,便和母亲、弟弟一起,随浑邪王降汉,被封马监侍郎。
按照南溪古寨族谱记载,金日磾的后代一直归属于汉。到了唐代,金氏族人来安徽为官,不断繁衍,后来发生著名的黄巢起义,族人为避祸乱来到池州南溪深山中筑寨定居,并便修建了祠堂,祭祀祖先。
特色活动
金氏宗祠是南溪古寨村民祭祀天神的地方,每年农历八月十三,该地保留着全寨祭祀天神的习俗。无论是祭祀还是招待贵宾,主位都是坐南朝北,北面为大,表示朝向他们的家乡。
南溪古寨的祖先们传下一个规定: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在南溪村南的情人谷,发现了一块刻有“金美娟”的碑文,印证了匈奴同姓不通婚的习俗。因村里流传一个爱情悲剧,一对同姓男女有了感情,迫于族人的压力,在桃花坞自杀,故事里的女人就叫金美娟。
保护措施
2007年,东至县参照《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规定,拟将该县匈奴后裔聚居的南溪千年古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4年,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公布2014年第一批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南溪古寨入选。
2017年,安徽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下达东至县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专项资金90万元,占全市60%,分别用于东流古街历史文化街区和南溪古寨历史文化名村保护。
旅游信息
票价
南溪古寨景区成人票价45元。
交通
游客可在东至县城乘坐至花园方向的公交车,在花园站下车,然后转旅游大巴直达南溪古寨景区。
优惠信息
2020年2月,景区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实施景区门票免费政策,具体内容如下:
一、免费时间:自景区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二、免费对象:全国医务工作者(含港澳台地区)
三、免票景区:全市35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名单附后)
四、免费方式:凭有效证件(医师证、护士证、其他与医务有关证件)
五、参与方式:景区开放时间景区将通过公众号第一时间发布。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7 18:00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