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疫病
植物病害
南瓜疫病是由辣椒疫霉引起的、发生在南瓜的病害,主要危害南瓜的茎、叶和果实,以蔓茎基部及嫩茎节部发病较多,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
病原特征
南瓜疫病病原菌为辣椒疫霉(学名: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在CA培养基上菌落呈放射状或均匀絮状,气生菌丝中等或繁茂,菌丝宽3-10微米;孢囊梗呈不规则或伞状分枝,细长,粗1.5-3.5微米;孢子囊卵形至肾脏形或梨形至近球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形态变异大,大小(40-81)微米×(29-52)微米,长宽比值1.4-2.7,乳突1个明显,个别3个,高2.7-5.4微米,孢子囊基部钝圆形或渐尖,脱落后具长柄,柄长17-61微米,萌发成菌丝或间接萌发释放游动孢子,每个含14-36个孢子;游动孢子肾脏形,大小(10-15)微米×(8-10)微米,鞭毛长;休止孢子球形,8-10微米,间接萌发能形成卵形小孢子囊,大小(8-13)微米×(6-8)微米,有的形成厚垣孢子,球形至不规则形,顶生或间生,18-28微米;藏卵器球形,大小22-32微米,平滑,柄棍棒状,偶圆锥形;雄器球形至圆筒形,无色,围生,大小(10-20)微米×(9-14)微米;卵孢子无色,球形,平滑,直径21-30微米。病菌对淀粉利用能力极强。生长最适温度24-28℃,最高36.5℃,最低7℃。
为害症状
南瓜疫病主要危害茎、叶和果实,以蔓茎基部及嫩茎节部发病较多,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
侵染循环
南瓜疫病是土传性的病害,病原菌的卵孢子可存活3年以上。在中国北方地区,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在土壤中或病组织中越冬,卵孢子借助灌溉水、雨水溅射而传播,作为初侵染接种体,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卵孢子开始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从孔口或直接侵入辣椒根部、茎部、叶部致病。发病后病部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无性态孢子)作为再次侵染接种体,同样借助灌水和雨水溅射侵染致病。在中国南方菜区,尤其是在广东,病菌越冬期不明显,主要以无性态孢子囊及其产生的游动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依靠风雨传播侵染致病,完成其病害周年侵染循环。卵孢子即使存在,所起的作用似乎并不重要。
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持续4-6小时,病菌即完成侵染,2-3天就可完成1代。
流行规律
温度25-30℃、相对湿度高于85%时,发病重。一般雨季或大雨后天气突然转晴,气温急剧上升,病害易流行。有人研究表明,露地南瓜发病初见期,与5-6月份连续降雨天数、最高雨量、降雨期间平均温度、最高温度等四项气象要素密切相关。即连续降雨5天以上,最高雨量30毫米以上,降雨期间平均温度22℃以上,最高温度25℃以上,在此降雨过程后的10-15天,田间可见南瓜疫病发生。连作地、排水不良、定植过密、通风差、施用未腐熟有机肥的田块,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早熟抗逆性强的品种。选择高岗地、坡地种植,防止雨季田间积水。与禾本科等非寄主作物进行4-5年轮作。防止过密,以利于通风透光,降低土壤湿度,减少发病机会。及时铲耥、除草、追肥、整枝压蔓,促进早熟。在多雨季节里,把垄沟里瓜拿到垄台上,大雨过后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温度。增高地温,促进瓜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性。病残体要及时清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
药剂防治
南瓜进入生长中后期以田间喷雾为主,防止再侵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须抓准时机,喷洒与浇灌并举。及时喷洒和浇灌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粉、60%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600-800倍液、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此外,于夏季高温雨季浇水前每667平米撤96%以上的硫酸铜3kg,后浇水,防效明显。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2 10:29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