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县,河北省
沧州市辖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沧州市南部,南运河畔,东接
盐山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西交
泊头市,南连
东光县,北邻
沧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总面积79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南皮县辖7个镇、2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南皮镇光明西路85号。截至2022年末,南皮县常住人口为344871人。
历史沿革
南皮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了人类活动。
唐虞夏商时期,天下分为十二州,南皮属兖州地。商朝时,姜太公曾隐居此地垂钓。西周时属齐国麦丘邑,“文以附众,武以威敌”的内史大臣尹吉甫就是南皮人,且死后葬于南皮。可见当时南皮与商、周王朝的关系。东周初,南皮境属于齐国。周惠王十三年(前664年),齐侯割地给燕国,南皮为燕齐交界之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南皮县,属巨鹿郡,为全国首批设县之一。
西汉高帝五年(前202年),设勃海郡,辖南皮。东汉建武六年(30年),勃海郡府迁到南皮。三国时,南皮属魏国。
晋代南皮先属冀州勃海国治辖,西晋咸宁三年(277年),改勃海国为郡。太康十年(289年),勃海郡并入清河国。太安元年(302年),又设勃海郡,郡府在南皮。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改勃海郡为渤海郡。东魏,郡址由南皮迁到东光。
隋唐时约三百多年内,南皮曾几次反复归冀州、景州管辖。
五代时期,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南皮县隶属沧州。
北宋时期,南皮县属河北东路沧州。熙宁六年(1073年),临津(今山东宁津)县并入,县域扩大。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临津镇由南皮县划出。
元朝时,南皮县归属中书省河间府沧州管辖。
明朝时,南皮属京师河间府沧州,下设九里。每髓辖十甲。
清初,南皮设四路,二十个地方。管辖面积有所扩大。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府制,南皮县隶属直隶省
渤海道,次年改称
津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府制,南皮县隶属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划归河北省第七督察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南皮,建立伪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深入敌后,收复失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建立南皮县抗日民主政府,仍沿旧制,辖6个区。县政府初建时,受中共冀鲁边区党组织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行营领导。同年7月,改属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领导。同年9月,改属冀南区第六督察专员公署领导。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6月,建立鬲津县,原南皮县二、三、四区划归鬲津县。同年7月,南皮县北半部一、五、六区与沧县捷地碱河以南,于桥至狼口公路以西区域合并,另建南皮县,属冀南第六专署,民国三十年(1941年)3月,改为冀鲁边区一专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撤销鬲津县,扩建南皮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4月,南皮县与东光(含吴桥)县合并,建立东南县。同年9月,东光南部与吴桥地区划出,南皮与东光北部地区重新组建东南县,属山东省渤海一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东南县撤销恢复南皮县,属山东省渤海一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山东省渤海一专署改称沧南专区。
1950年5月,撤销沧南专区,南皮县划归德州专区。
1952年10月,划归河北省沧县专区。
1958年6月,撤销沧县专区,改属天津专区,同年12月,撤销天津专区,改归天津市辖,南皮县域分别划归交河县和宁津县(宣惠河以南地区划归宁津县)。
1961年6月,设沧州专区,同时恢复南皮县建制,县人民政府驻泊镇。
1962年5月,泊镇划归交河县,再次调整南皮县区划,县政府迁回南皮城。
1970年,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继辖南皮县。
1993年,地市合并,南皮县属沧州市直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4年2月,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全县改建为5镇13乡,即南皮镇、王寺镇、鲍官屯镇、寨子镇、店子镇、双庙乡、刘八里乡、汤庄乡、莲花池乡、段六拨乡、小集乡、刘夫青乡、常庄乡、叶三拨乡、乌马营乡、风翔乡、董村乡、潞灌乡,辖312个行政村。
1995年,南皮县在原辖5镇13乡的基础上,并乡扩镇,全县改建为6镇3乡,即南皮镇、王寺镇、鲍官屯镇、寨子镇、冯家口镇、刘八里乡、潞灌乡、乌马营镇、大浪淀乡。
2020年5月,潞灌乡改设潞灌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南皮县辖7个镇、2个乡:
南皮镇、
冯家口镇、
寨子镇、
鲍官屯镇、
王寺镇、
乌马营镇、
潞灌镇、
大浪淀乡、
刘八里镇,共312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南皮镇光明西路85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皮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沧州市南部,南运河畔,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7°49′23″~38°10′36″、东经116°32′19″~117°01′33″之间,东接
盐山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西交
泊头市,南连
东光县,北邻
沧县,总面积796平方千米。
地质
南皮县属古生代形成的华北地台,处于黄骅拗陷区。
地形地貌
南皮县地表形态平缓,西南高,东北低,坡降为1/800~1/2000。海拔最高12米,最低7米。
气候
南皮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受季风环流控制,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以晴为主。极端低温-27.6℃(1979年1月30日),极端高温41.4℃(1968年7月30日),年平均气温12.3℃。年日照总时数2938.6小时,年总辐射量133.6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180天左右,最早霜期10月9日(1969年)。最低年降水量264.9毫米(1965年),最高年降水量1199.1毫米(1964年),年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均风速3.6米/秒,最大风速21.3米/秒。
水文
南皮县境内有行洪河道2条(漳卫新河、南运河),排沥河道2条(大浪淀排水渠、宣惠河),县级干沟19条。
土壤
南皮县土壤属潮土、盐土两类,分褐化潮土、普通潮土、盐化潮土、草甸盐土4个亚类。普通潮土占总面积的近90%。
自然灾害
南皮县旱灾、水灾(主要指涝灾)和雹灾频率高,是南皮县主要灾害。旱灾在春旱、初夏旱、伏旱和秋旱四种类型中以春旱出现次数最多。1957~1981年共发生旱灾10次,受灾频率为40%。受灾面积1万亩以上的早灾7次,受灾频率为28%。水灾以夏涝和秋涝为主,而秋涝造成的损失最大。1949~1981年的33年间,共发生大、小涝灾18次,频率为54.5%。雹灾在南皮境内为害亦较严重,1965~1981年共发生霍尖17次。1965~1974年10年中降5次,1975~1981年7年中降12次,后7年为前10年平均数的3.4倍,呈渐升趋势。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南皮县水资源年平均可利用总量8628.5万立方米,年需水量12912.8万立方米,供需比例67%。拥有大型水库1座(大浪淀水库),水库库容1.003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南皮县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海河平原早田作物-草本植被州,县境自然植被少。野生植物有37科,90余种,主要是浮萍科,菊科,旋花科等,具体有野菊花、大蓟、苍耳等。
南皮县森林类型动物贫乏,啮齿类动物占优势。按动物区划分,南皮县属于平原草甸州。野生动物有昆虫纲,甲壳纲,鱼纲,两栖纲,鸟纲,哺乳纲等13纲,具体有狐狸、仓鼠、黄鼠、野兔、麻雀等动物。
矿产资源
南皮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和地热。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皮县常住人口为347473人。
截至2022年末,南皮县常住人口为344871人,其中男性174525人,女性170346人,男女性别比为102.5:100。2022年全县出生人口2107人,人口出生率6.11‰;死亡人口2386人,死亡率6.91‰;人口自然增长率负0.8‰。
民族构成
南皮县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1年,南皮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1.08亿元,同比增加7.5%。其中第一产业21.12亿元,第二产业43.43亿元,第三产业56.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增长6.1%和增长6.8%。
2022年,南皮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7.5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3.68亿元,第二产业46.11亿元,第三产业57.7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031元。
2022年,南皮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77亿元,同比增长8.2%。
2022年,南皮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49元,同比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6元,同比增长7%。
第一产业
2022年,南皮县小麦种植面积54万亩,总产23.5万吨;玉米种植面积57.8万亩,总产29.4万吨,其他粮食作物1.2万亩,产量1.1万吨。高粱、油葵、彩麦共计2.1万亩;产量4.9万吨、蛋类产量9038吨、水产品产量1280吨。
第二产业
2021年,南皮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43.43亿元。
2022年,南皮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南皮县产业布局模式是“一区三园加重点”(南皮经济开发区、乌马营工业园、城东工业园、付庄工业园及数个重点亿元村)。三大园区总面积已达300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全部实现了“九通一平”,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固定资产投入80亿元,可集中入驻企业800多家,容纳就业人员5万人,集聚率达到85%以上,年产值可达到100亿元以上。
第三产业
2022年,南皮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8亿元,同比增长8%;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7亿元,同比增长19%。
2022年,南皮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65亿元。
截至2022年末,南皮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8亿元,同比增长14.1%;贷款余额136亿元,同比增长12%。
交通运输
南皮县交通四通八达,县内国道、省道密集,纵横交错,104国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京台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邯黄铁路穿境而过,省级公路武(武强)千(千童镇)路、正(正定)港(黄骅港)路横贯东西,形成了出入便捷的交通路网。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2年,南皮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一件;1家荣获“国家企业技术认定中心”认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南皮县共有公办学校111所,其中:小学96所(完全小学82所、教学点14个),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普通高中、职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特教学校各1所。另有民办学校5所(张之洞中学、博文学校、洪升武校、振华中学、衡博中学)。全县共有专任教师3816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903人,初中专任教师1026人,高中专任教师343人,职教中心专任教师157人,特教专任教师11人,幼儿专任教师376人。在校生总数72436人,其中幼儿在园12123人,小学在校生33154人,初中在校生16406人,高中段在校生10720人,三类残疾儿童特教在校生33人。
文化事业
2022年,南皮县打造张之洞文旅小镇,双庙村被授予“河北省百强旅游村”;电影《张之洞》南皮首映礼圆满完成,《中国影像方志·南皮卷》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完成旅游厕所建设任务;在全省率先成立中国盲文图书馆县级支馆;成功举办王蒙文学作品插图展、“七进”演出等群众文化系列活动。
体育事业
2022年,南皮县建成滑冰馆,成功举办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建成318个农村健身广场,实现全县农村体育健身器材全覆盖。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南皮县共有医疗卫生单位27家:其中南皮县人民医院、南皮县中医医院、妇幼保健站、育康医院各1所,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卫生中心共计17所,民营医院6所,覆盖312个行政村。全县现有床位1426张,卫生技术人员2105人。
社会保障
2022年,南皮县城镇新增就业3743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9.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32.5万人,累计为4100名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金2524万元。实施了鲍官屯和王寺老年养护院建设工程,改建新兴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家养老机构全部达到星级标准。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春秋时期齐桓公救燕北伐山戎至此,筑城制皮革,称为皮城,由于在它北面的章武有一座“北皮亭”,所以称此城为“南皮”。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南皮县。
方言
南皮方言属汉语北方话沧(州)惠(民)片的黄(骅)乐(陵)小片。南皮方言内部亦有差异,可分为三个小区,即:南皮话(南皮镇周围的方言,为南皮方言的代表)、鲍小话(鲍官屯、小集一带的方言,与盐山、孟村方言接近)、寨凤话(寨子、凤翔一带的方言,受山东宁津方言影响较多)。
非遗
沧州落子
沧州落子是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南皮县及周边县市,南皮为“沧州落子”的发源地,“南皮落子”是“沧州落子”的代表,所以“沧州落子”又名“南皮落子”。它起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清末民初曾一度活跃,而以南皮县和沧县最为盛行。沧州落子演出时,一对对青年男女手执“彩扇”“竹板”“霸王鞭”等载歌载舞。发展初期,沧州落子只有4人执鞭表演,至清末民初出现了半农半艺的落子艺人,逐渐形成10人执鞭、6人执板、4人执扇的表演形式。落子有文武之分,以唱为主的称“文落子”,以武术和戏曲筋斗穿插其中的称“武落子”。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文物
尹吉甫墓位于县城西5千米黄家洼村西南处。与牛骨堂古墓东西相望。现封土高1.9米,东西长5米,南北宽2.5米,呈矩形。尹吉甫为西周名臣,佐宣王中兴有功。宋代曾有西周晚期青铜器“兮伯吉父”盘出土,有铭文133字,记录尹吉甫征北方孤皿狁和征收南淮夷贡赋情况。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曾立碑。1982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饮食
南皮县人的饮食习惯,历来是一日三餐,冬季亦有两餐者。主食是玉米面窝头、饼子、玉米面粥、小米稀饭。平时不吃或很少吃白面。副食主要是豆酱、咸菜、园蔬野菜之类,非节日喜庆、待客时不动酒肉。其他食品种类还有很多,但不经常食用。
风景名胜
南皮石金刚位于沧州南47千米的南皮县城东北。景点特色:两尊唐代雕刻的石金刚,东西相向而立,身披铠甲,形如武将,怒目而视。东像双手合十胸前,两臂托锏,西像两手扶锏杵地。
陵园大门和烈士纪念堂为仿古建筑,雍容典雅,庄严肃穆;园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亭、纪念碑以及“一大”时期北方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张隐韬烈士石像和烈士墓。纪念堂分为中、东、西三个展室,中厅在大理石碑上镌刻着1304名烈士英名,北墙上的浮雕展示了张隐韬组建农民自卫军的情景,东西两侧为有代表性的42名烈士遗像和生平及事迹介绍,南侧展示了烈士遗物;东厅为张隐韬烈士展览室,展示了张隐韬烈士日记部分内容,西厅为革命烈士展览室,以画展的形式展示了八位烈士的英雄模范事迹。纪念堂北侧为烈士墓区,共有烈士墓183座。
五垒城距南皮县城东南22千米处,位于芦庄子村西北角,城址呈东西向长方形台地,高出四周地面2—3米。地势南低北高,中部北边有高台一处,高出城北地面8米。可见文化层4米,地面有绳纹砖瓦残片、泥质灰陶壶口沿等。《舆地志》载:“汉宣帝封河间献王子雍为景城侯,五子分居城内,俗呼五垒城。今尚有梳妆楼、穿衣岭等遗址。
南皮县文化展览中心位于县城安顺大街与南环路口交叉口东南角。建筑群占地55亩,建筑面积8099平方米,其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展馆,分别是南皮县民俗博物馆、南皮县历史博物馆、王蒙馆、张之洞纪念馆和书画展厅。南北两排展馆有连廊相连,室外配套工程有文化广场、绿化景观等。
南皮县文化展览中心为仿古建筑,采用合院形式布置。其设计理念是古代、现代建筑元素相结合,整座建筑造型不仅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且兼顾了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和地方性,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品位,总投资1.2亿元,是南皮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南皮县文化展览中心从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生动展示南皮县地域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真正成为服务经济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浓缩地域精神的一张地域名片、一个文化品牌。
张之洞故里双庙文旅小镇位于县城南2千米,该村建于明朝初期(1400年左右),因村东有两座庙,故取名为“双庙”。清末军机大臣张之洞的祖籍就在双庙村。文旅小镇以张之洞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实现了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2020年,被河北省评为全省旅游重点村。
香涛公园是南皮县面积最大、文化气息最浓的综合性公园,以清末重臣、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的别号“香涛”命名。公园规划总面积60公顷,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占地22公顷,由清华大学设计、河北大元集团组织施工,2011年10月建成开放。
凤凰公园位于南皮县城北部,占地5.37公顷(12.19公顷),2010年建成。公园西部为休闲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的红色雕塑是一只振翅欲飞的火凤凰。东部是绿色长廊,种有银杏、云杉、樱花、高杆女贞等乔灌木20多个品种400余株,金边黄杨、红叶石楠等绿篱苗木4.2万株,草皮3000多平米。2016年,向南进行了扩建,以慢行系统为主线,大规模乔木种植为框架,共栽植各类乔灌木12900株,并建有海棠园、月季园、芍药园等几个专类园。
迎宾公园位于南皮县将军路与迎宾中大街西南角,该公园是一处园林式街头游园,公园面积1.7公顷(1.5公顷),2009年建成。园内种植雪松、白皮松、国槐、白蜡、高杆女贞、紫薇、樱花、海棠、月季、冬青、紫叶小檗、小龙柏等20余个品种,乔灌草合理搭配,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主要景观有景石、古亭、木质长廊等,并配有十余组健身器材。
姜太公钓鱼台公园位于南皮县城西部,占地面积7.96公顷。于2014年建成开放,在设计上努力营造功能合理同时兼具生态和现代之美的滨水景观。方案构思为“流动的城市”,提取“流动”“曲线”两大元素,以自由灵动的曲线构图,打破湖岸的束缚,形成婉转流畅的岸线和开合有致的水面。园内设有休闲广场、漂浮式喷泉、木栈桥、亲水平台、湖心岛等景观设施以及景石、姜太公钓鱼雕塑、木质亭廊等园林小品。
正大公园位于南皮县城中心位置,总占地5.5公顷,因其南侧的正大路而得名,于2009年10月建成开放。园内共有花坛、雕塑、观景凉亭、假山水系、休闲广场等十四个设计单元,种有各类观赏植物20多种9万余株。园内的休闲广场是周边居民早晚休闲健身的主要场所。
金刚公园位于南皮县东环大街与金刚路交叉口东南角,该公园是一处园林式街头游园,2011年正式开放。园内种植白蜡、法桐、国槐、紫荆等乔灌木10多个品种,种植小叶黄杨、红叶小檗等绿篱1.5万余株组成多个花池墙。主要景观有仿古式木亭,仿古式长廊一座,“龙”型主题雕塑一座,突出体现了“一个景观,一个场地,一个乐趣”的设计目标。
地方特产
南皮有苜蓿面积5万亩,主要苜蓿品种为正道440、中牧三号等,苜蓿产品(包括裹包青贮苜蓿、苜蓿粉、捆)9万吨。产品因营养丰富、蛋白质高、适口性好。
南皮玻璃器皿主要为手工制作,产品有冰花、座点、汽泡、蒙砂、酸洗等系列上千品种。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2017年10月,南皮县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
2021年9月8日,南皮县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2月2日,南皮县入选拟命名的第13届河北省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2年5月,南皮县入选2022年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