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是
北京城南十公里的一个
地名,原是元、明、清三代皇帝出游狩猎的地方,也称南海子。随着
乾隆后期,西苑(包括三山五苑)兴建后,逐渐废用。南苑曾养着麋鹿,后来从国外回来的麋鹿就在南苑的麋鹿苑中。
南苑主要是四座行宫,分别为旧衙门行宫(又称德寿寺,现地名旧宫)、南红门行宫(现地名南宫)、新衙门行宫(现地名新宫)、团河行宫。现仅存团河行宫。南苑为禁苑,苑内几乎不住人,不耕种,只有一些维护的人称为海户。现还有称为海户屯的地名,应是当时海户居住的地方。明代时,南苑开四个苑门,北为大红门,南为南大红门,东为东红门,西为西红门。后增设为九个,包括小红门等。后来又增设了角门。
南苑作为皇家的猎苑开始于辽代,后金、元、明、清都把这块水草丰美的地方作为狩猎的地方。元代称为“飞放泊”。 明代称南海子,清代称南苑。明代的燕京十景中的“南囿秋风”,就是指南海子一带。 1900年秋,八国联军进北京后曾在这里烧杀抢掠。《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为偿还赔款,清朝在南海子设官产局分割出卖土地,南苑作为皇家猎苑的历史从此终结。此后,南苑荒废,居民逐渐增多,形成集镇,名南苑镇。
1937年
七七事变发生时,驻守北平的29军军部就设在南苑兵营。1937年7月28日晨6时,日寇出动第20师团计2万多人进攻南苑兵营。南苑守军佟麟阁、赵登禹在突围过程中分别在南苑大红门以东和大红门西南的黄亭子附近牺牲。
《
宋书·明帝纪》:“以 南苑 借
张永 ,云‘且给三百年,期讫更启’。” 唐
杜甫 《哀江头》诗:“忆昔霓旌下 南苑 ,苑中万物生颜色。” 唐
温庭筠 《河传》词:“天际云鸟引晴远,春已晚,烟霭渡 南苑 。”
南海子。在北京
永定门外,明永历中始建为园囿。清置总尉防御等官把守,其中养殖禽兽,专供皇帝游猎享乐。
《
清一统志》:“南苑在京城
永定门外二十里,方圆一百六十里。 原为下马飞放泊,明永乐中增广,亦名南海子 。周围绕以短垣,麋鹿雉兔,蕃息其中,时命禁旅行围,以肄武事。” 清
赵翼《南苑大阅恭纪》诗:“雪晴南苑曙光皑, 翠辇亲临阅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