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铁柱,古称崖川铁柱,或建宁铁柱,俗谓天尊柱,也即今弥渡铁柱,位于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弥渡县城西北5公里铁柱庙正殿佛台正中,于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建极为
南诏年号,建极十三年即唐
咸通十三年(872年)。
南诏铁柱于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建极为
南诏年号,建极十三年即
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
南诏铁柱,古称崖川铁柱,或建宁铁柱,俗谓天尊柱,也即今弥渡铁柱,今存弥城西北
铁柱庙大殿内,立于佛台正中。铁柱为直圆柱体,通高3.3米,胸围1.025米,重约2069公斤,柱身铁黑色,铸面稍粗糙;柱顶呈漏斗状凹坑,坑中凸起一包,高15厘米,径16厘米;坑边正东、西北、西南方向各开一“V”型丫口,丫口高20厘米,使柱头呈三瓣花瓣相联状。在铁柱西面正中有一长方形的凸线框,框长91厘米,宽8厘米,框内铸有直列阳文楷书“维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二十二字,笔画挺拔、流畅。
今铁柱庙坐东朝西,背靠团山,前面是村庄和田野。庙门檐上高悬一块木匾,上镌“威震昆弥”四个大字。庙门左右两侧直悬木刻对联一副,上书:“芦笙赛祖,毡帽踏歌,当年柱号天尊,金缕翔环遗旧垒;盟石淹埋,诏碑苔蚀,几字文留唐物,彩云深处有荒祠。”系清代道光年间邑人李菊村题。庙内佛台正中立铁柱一根——南诏铁柱。庙宇建成后,庙内既有祖先的标功之物铁柱,又有祖先神像世隆与世隆妃。当地彝族视为祖庙,定时进庙祭祀,认为这样祖先神就会给予庇佑。郭松年《大理行记》载:“岁必贴金其....四时享祀,有祷必应。
南诏铁柱为何人所建,一千多年来,文献记载众说不一:或认为铁柱为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建,如明李元阳《云南通志》载:“诸葛亮既擒孟获,于白崖立铁柱纪功”。或认为铁柱为诸葛亮所建,到唐初张乐进求重铸,如《赵州志》载:“武侯之南征也,斩雍闾于白崖,封张仁果,使建国于弥渡,收兵器,铸铁柱。后年久柱坏,其后裔张乐进求重铸。”或认为铁柱为诸葛亮所建,蒙世隆重铸,如胡蔚本《南诏野史》载:“诸葛亮征云南,立铁柱。今弥渡有铁柱宫,铁柱尚存。先为建宁国张乐进求重铸后,南诏蒙世隆复重铸,名日天尊柱。”或曰铁柱为南诏蒙世隆所建,如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载:“甸西南有古庙,中有铁柱。高七尺五寸,径二尺八寸,乃昔时蒙氏第十一主景庄王所...或以为武侯立,非是也。”以上四种说法,比较可信的是铁柱为蒙世隆所建。当时铁柱顶上还镶嵌有三条木质雕龙,雕龙上覆一铁笠,现雕龙和铁签已不复存在。考蒙世隆建此铁柱之因,既有宗教信奉的原因,又有标功记德、永镇山川之意。唐中,佛教在南诏逐渐兴起,至世隆之父劝丰祐执政时极盛。
世隆建铁柱,乃是以铁柱为佛教法物,能安禅制龙之故。再,世隆时,战争频繁,世隆于唐
咸通十年(869年)后连续发兵攻掠唐剑南西川节度地区。唐咸通十年(869年),南诏军攻黎州(今四川汉源北)时,掠夺的金银财物都无法搬运。世隆继位第十三年,当时的南诏已从兴盛走向衰败,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世隆建造铁柱既为标攻伐之功劳,也为镇住南诏之山川。
南诏铁柱位于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城西北5公里铁柱庙正殿佛台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