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曲牌、演唱、演奏形式等方面,和唐宋大曲、
法曲、
宋词、
元散曲有密切关系。
明末清初,晋江一带已广泛流传。据林霁秋《
泉南指谱重编》记载:“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六旬万寿祝典,普天同庆,四方赓歌毕集。”大学士安溪李光地因南音“沉静幽雅”。便“驰书征求故里知音妙手,得晋江吴志、陈宁,南安傅廷,惠安洪松,安溪李仪5人进京,合奏于御苑。”皇帝听了,认为这乐种“管弦条鬯,声调和谐”,赐其雅号为“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并赏给宫灯、彩伞,荣归故里。
成立于明代崇祯三年(1630)。后因“五少芳贤”中吴志出于深沪,遂取名深沪御宾南音社。南音界尊五代后蜀主孟昶为祖师,号称“孟府郎君”。每逢孟昶诞辰和逝世纪念日,该社一年两度均高挂他的画像肃穆祭奠,一直延续至清末。该社历届主持人和著名艺人,都被收入他们自己编修的《先贤录》。
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取名雅颂轩。社址设在广全巷,弦友20余人,蔡焕东为首任教师。至民国10年(1921),社员增至近30人,涌现出一批著名的艺人。高铭网等3人相继受聘南渡菲律宾、印尼南音社团任教。抗战胜利后,社员增至40多人。1949年后,改名安海南音社,扩充设备,举办青少年培训班。1966年初,新建馆舍1座。“
文化大革命”期间活动中断。至1977年12月恢复,有社员近60名,复名安海雅颂南音社。
新中国成立后,南音活动遍及各个乡村。据1956年统计,全县有南音小组120多个。1983年,县成立南音研究会,至1988年,全县有安海、东石、陈埭、蚶江、青阳、石狮(南音、南乐、益友)、钞坑、金井、深沪、祥芝东埔、龙湖、衙口、西滨、梅港、科任、英林东埔、磁灶、莲屿、福全、溜江、石圳、英林、杏田、山雅等26个南音社,社员1000余人。这些南音社都成立社委会,有活动场所,有规章制度,大都能经常开展活动。许多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受聘为南音社名誉社长、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