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育部启动
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博士研究生导师的相关职责。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导师道德要求,构建良好
师生关系,把“立德树人”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二是强化导师学术指导,建立师生定期沟通制度,及时关注研究生学业进展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帮助研究生克服困难,坚定学术志趣,培养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和勇于探索的品质;三是加强教学
质量反馈,面向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关系动向,加大对导师行为失范的监督和惩戒力度。
2015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要求:结合教师培训开展
师德教育。精心组织新进教师
入职培训、新上岗博士研究生导师和
硕士研究生导师培训、骨干教师
高级研修、处级
干部培训、青年骨干
理论培训等各类教职工培训。
2018年,教育部深入推动实施“高校
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人文学院、社会科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遴选高水平专家,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博士研究生导师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动员全体博士研究生导师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人才培养工作。
2019年9月,根据教育部、
国务院扶贫办相关文件部署和安排,
西南大学开始实施“
乡村振兴助推工程”定点扶贫
云南省昌宁县,以博士研究生导师领衔的五个
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昌宁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生态环保、畜牧养殖、果蔬营养等调研,并对相关生产企业和种植养殖等技术人员等开展专业指导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