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观众
博物馆环境直接体验行为人的集合体
博物馆观众是博物馆环境直接体验行为人的集合体。
简介
博物馆萌芽时期,宫廷皇室、教会或宗庙以及私人收藏,
仅限于少数人观赏。近代以来的博物馆已成为面向全社会
开放的文化教育机构,不分年龄、文化、信仰、种族和阶层,
只要有人身自由,并购买参观券,均可成为博物馆观众。
分类
从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来分,有 3种类型的观众:专业性研究者或咨询者、学习者、游览观赏者。
到博物馆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有文物工作者、考古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以及在职业上与博物馆藏品资料有较多联系的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博物馆藏品资料或研究设备。他们是博物馆的特殊服务对象,博物馆一级利用者。
到博物馆来学习的主要是中小学生、社会青年,还有成人和学龄前儿童。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科学地编排着各门学科的实物资料,是一部立体教科书,是在校学生丰富知识、开拓眼界,及从事某些科学实验的课堂。他们是博物馆二级利用者。
带着娱乐性的游览观赏目的的观众,主要有城市居民、农民、外地或外籍游客。许多博物馆是历史艺术性的,古代历史文物和工艺美术品的展览都经过了艺术处理,加上优美的环境 (许多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艺术品或历史遗址) ,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成为广大群众娱乐、消遣、陶冶性情、观光休憩的公共场所。他们是博物馆三级利用者。
以上几类观众可以统计出人数,称为显在观众,也称直接观众。有些观众本人并未来馆,而通过信函、出版物、广播或影视渠道,获得来自博物馆的知识与信息,这部分人无法统计,称为潜在观众,也称间接观众。随着信息传递工具的不断发展,潜在观众的数量将逐渐增多。
应用
衡量一个博物馆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主要视其通过陈列、展览对社会
产生的教育作用和影响,具体体现是博物馆对观众的满足程度。观众是博
物馆的服务对象。博物馆要更好地为观众服务,必须通过调查了解观众,
研究观众的需要。
研究观众,首先要通过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然后运用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有关理论加以分析综合。博物馆调查观众的方法,主要有实地观察、馆内调查和社会调查。实地观察是通过观众行为和表情的观察来判别观众心理活动,从中发现教育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馆内调查是使观众自己把参观感受揭示出来的方法,分3种形式:①与观众交谈,请观众谈参观体会;②请观众填写意见征询单;③在展厅内设观众留言簿。社会调查是馆外活动,一般采用民意测验的形式,或有目的地选择各类职业观众作个别采访。研究观众是博物馆的一项日常工作。在调查观众后,博物馆要建立、健全观众档案,进行研究,改进工作。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7 20:42
目录
概述
简介
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