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奇里恩之战
1796年发生的战役
卡斯奇里恩之战是整个战役中最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战斗。这次战斗彻底改变了法军在整个战场上的不利局面;在这次战斗中,拿破仑不是凭借兵力上的优势,而是依靠一系列巧妙的机动,从而又一次显示了高超拿破仑的统帅艺术和指挥才干。
事件背景
一七九六年夏切,正当莫罗将军指挥的莱茵军团和茹尔当将军指挥的松布尔—马斯军团在德国战场上无所作为的时候,由拿破仑率领的意大利军团在北意大利战场上却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波河防线的瓦解,洛迪之战的奇迹,米兰公国的陷落,博略元帅的败北,这一连串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接连传到法国,使巴黎那些平庸无能的政客们显得黯然失色。他们开始把这位蜚声意大利战场的年轻统帅视为一种潜在的威胁。
督政府的分权
巴黎督政府的担心和猜忌不是毫无道理的。早在洛迪战役开始之前,拿破仑在写给督政府的报告中,已经流露了近乎傲慢的语气。他甚至不加掩饰地向督政府众明:在军事问题上决不容许来自巴黎的任何干预。为了避免一七九三年迪穆里埃叛逆案在北意大利重演,防止大将专权反戈的情况出现,洛迪战役结束以后,督政府决定将意大利军团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约二万人)由拿破仑指挥,其任务主要是控制波河右岸,攻占罗马和那不勒斯,掩护法军的右翼,从南面封锁曼图亚;另一部分(约二万人)出克勒曼将军指挥,其任务主要是在波河左岸活动,阻止奥地利重新占领伦巴第,包围并攻占曼图亚要塞。
在拿破仑看来,这种企图肢解意大利军团和分散指挥权的做法是无法接受的。这完全是一种蓄意修剪鹰翅的政治伎俩。不仅如此,“这样做将使深入半岛的部队全军覆灭,而克勒曼所带领的主力要紧守波河左岸人数又太少,结果只要几个星期,法军就会被赶到阿尔卑斯山后面。”为此拿破仑给督政府打了一个措辞强硬的报告。他在报告中申明:一切想使他本人和克勒曼在意大利合作的安排,必然招致失败。他绝不可能同一个以欧洲第一将才自居的人合作。同时,针对当时意大利军团面临的形势,他强调“一个蹩足的将军强过两个优秀的将军。”因此,他表示自己不愿意参予把意大利军团引向灭亡的计划,要求辞去军团司令的职务。
督政府的这种做法显然是十分愚蠢的。如果说,分散指挥权对于防范个人野心多少有一些好处的话,那么,在军事上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当时,“奥军增援部队已经到达,法军如果分散指挥权,那是十分失策的。”为了平息拿破仑的愤怒,同时也出于军事上的考虑,督政府不得不向拿破仑做出让步。五月二十八门,执政官卡尔诺在写给拿破仑的信中,改用缓和的口吻,安抚他说:“将军阁下:对意大利的战役你似乎仍愿进行整个的作战行动,督政府在充分讨论这一建议以后,对之作了肯定的决定,且对你的才能及你对共和国的忠诚,都深为信任。”从这以后,督政府除了批准拿破仑已经执行的或新提议的计划以外,一般不过问意大利军团的事情。至于那个肢解意大利军团的计划,从此再也没有提起过。
过程
拿破仑挥师东进
一七九六年五月下旬,在意大利战场上的法军主力,经过短时间的休整之后,在拿破仑的率领下,开始向东挺进,向奥里奥河方向追击奥军残部。几天以后,法军渡过了奥里奥河,占领了威尼斯共和国领地上的最大城市——布里西亚。紧接着,法军又继续向加尔达湖至曼图亚一线挺进。五月底,法军终于抵达了奥地利人在北意大利赖以抵抗的最后一道天然障碍——明乔河,逼近了欧洲最著名的军事要塞——曼图亚。
明乔河是加尔达湖流入波河下游的一条支流,全长大约五十公里。沿河两岸地区,北以加尔达湖和蒂罗尔阿尔卑斯山为屏障,南以狡河为掩护,非常“适于作为防御阵地”, 是历史上意大利人阻止外来入侵者的一道天然障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从古罗马开始,直到拿破仑时代为止,明乔河两岸曾经发生过决定意大利命运的许多次战斗。这些战斗使得明乔河享有盛名。不仅在战史上,而且在诗歌中,它部成了一条具有伟大意义的河流。
曼图亚要塞是中世纪著名的要塞四边形中最重要的一个要塞。位于明乔河下游的东岸,“它距亚德里亚海和地中海同样远,约为七十英里因此,这个阵地如果由野战军来防守,便可以确实封锁半岛的一切入口。”据说,在古罗马时代,意大利北部最古老的三个民族曾经激烈地争夺过这个著名要塞。
后来,曾经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勇猛强悍的匈奴酋长提拉,侵入到明乔河畔,并在这里安营扎寨。由此可见,曼图亚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欧洲人一直把它看作是世界第一流的军事要塞。因此多年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曼图亚在谁手,意大利归谁有。”这是毫不夸张的。
奥军设置明乔河防线
在奥地利人眼里,曼图亚的价值不仅如比,更重要的是它的得失直接关系到奥地利西部的安全。为此,奥地利人决心集中兵力,死守明乔河这一天然障碍,阻止拿破仑强渡明乔河,并确保曼图亚要塞。五月下旬,由于援兵陆续到达,奥军在北意大利的总兵力迅速增加到四十二个营和四十一个骑兵连,人数约三万一千人,于是,开始在加尔达湖至曼图亚这一狭长地带建立新的防线。
奥军对明乔河一线的防御是非常重视的。为了守住明乔河,奥军在这道不足五十公里宽的防线上,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奥军的部署是:将利普塔伊师配置在佩斯基耶拉地区,兵力约四千五百人,主要用于掩护整个防线的右翼,扼守佩斯基耶拉要塞,阻止法军从该地段强渡明乔河;将科利将军指挥的五千人配置在戈伊托地区,构成奥军的左翼,主要负责掩护曼图亚要塞,阻止法军在戈伊托附近地段强渡明乔河;将谢博田多夫师配置在博尔杰托至波佐罗地段,兵力约六千人,主要负责掩护整个防线的中央,以阻止法军从正面突破明乔河防线;另外,由梅拉期将军率领四千五百人配置在维拉弗兰卡地区,充当预备队准备随时向受威胁的方向实施增援。除此之外,奥军在曼图亚要塞及其附近还驻有一万余人,其中五千人配置在基耶泽河下游及波河附近用于从南面掩护曼图亚要塞。
如果从表面上看,奥军在明乔河一线的防御似乎是十分严密的。但是仔细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奥军在部署上犯了平分兵力的错误。由于在整个防线中部这个最危险的地段上,奥军只配置了数量有限的兵力,这样,该方向一旦遭到进攻,奥军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必要的优势,因而所必将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后来,拿破仑在选择渡河地点时,正是利用丁奥军在兵力部署上的这一弱点。
拿破仑的计划
明乔河防线虽然宽达五十公里,但其两翼有佩斯基耶拉要塞和曼图亚要塞作掩护,真正便于强渡的地段只有七公里左右。鉴于这一特点,并考虑到奥军在这个地段上的防御比较薄弱,加上预备队不过万人左右,拿破仑决定,避开敌人的两翼,集中优势兵力,在明乔河中部突破敌人的防线。拿破仑的计划是:首先由奥热罗师在明乔河上游的佩斯基耶拉方向实施佯动,欺骗和蒙蔽敌人,使敌人误认为法军要在佩斯基耶拉附近强渡明乔河,从而将其注意力和配置在维拉弗兰卡的预备队牵制在这个方向上;尔后,趁敌人在明乔河中部防御空虚之际,集中马塞纳、塞律里埃和基尔曼三个师,在博尔杰托和瓦莱焦附近强渡明乔河,渡河成功后,迅速从北面包图并封锁曼图亚要塞,彻底切断该要塞与奥本主力之间的联系。拿破仑的这个计划,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只不过是一个月前强渡波河的故伎重演。然而可悲的是,奥地列人并没有从上次作战中吸取应有的教训,这就使得奥军不能不重蹈洛迪战役的覆辙。
五月下旬,法军奥热罗师按照预先的计划,开始向加尔达沏西岸的代森察诺和明乔河上游的佩斯基耶拉挺进。为了加强这一行动的效果,法军在那里一面搜集船只,制造渡河的假象;一面虚张声势,装扮成法军的主力,摆出一付企图在代森察诺和佩斯基耶拉附近强渡加尔达湖和明乔河的进攻架式。与此同时,马塞纳师、塞律里埃师和基尔曼师分别出蒙太基亚罗、蒙查和卡斯奇里恩地域向明乔河一线秘密推进,准备在敌人疏于戒备和兵力薄弱的博尔杰托附近突然发起攻击,一举突破奥军的明乔河防线。
大概是由于明乔河上游靠近奥军后方交通线的缘故,奥军对拿破仑在加尔达湖附近的行动非常敏感。五月下旬,当法军开始向代森察诺和佩斯基耶拉要塞挺进时,奥军便有些惶惶不安。他们很害怕自己的后路被法国人切断,于是匆忙调集兵力增援北线,企图用削弱其它方向的办法来增强明乔河上游渡口沿线的防御力量。然而,奥军忽视了这样做的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防线的中部变得更加薄弱,而这一点恰恰是拿破仑求之不得的。
争夺明乔河之战
由于奥地利人不大相信拿破仑会从明乔河中部发起进攻,因而对那里的防御始终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战斗开始前,奥军在这个方向只有十三个营和十七个骑兵连。达支兵力成一线式分散配置在从萨利翁佐至波佐罗的狭长地段上。很难想象,这里一旦遭到进攻,奥军能够实施有效的抵抗。
五月三十日上午,缪拉将军指挥的法国骑兵,首先向驻扎在博尔杰托的奥地利骑兵和那不勒斯骑兵发起猛攻。在很短的时间里,法军便迅速攻入了博尔杰托,并且缴获了九门火炮和两面军放,捉了两千名俘虏,其中包括那不勒斯骑兵指挥官库托公爵。在此之前,法国骑兵同奥军骑兵相比,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这是法国人在骑兵交战中第一次击败骑术高明的奥地利人。
法军攻占博尔杰托之后,明乔河西岸的奥军被迫退往河的东岸。为了迟滞法军前进,奥军不待自己的后卫全部渡河,便匆匆烧毁了博尔杰托附近唯一的一座桥梁。鉴于这种情况,法军加尔丹上校不顾奥军猛烈的炮火,亲自率领一支掷弹兵队伍,跳入齐胸深的水里,举着武器泅水前进。对岸守军一见此状,纷纷向后撤退,很快放弃了明乔河东岸的比阳卡山,退到瓦列德约附近。紧接着,法军先头部队与退却到这里的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肉搏战。上午十时,法军终于粉碎了奥军的顽强抵抗,夺下了瓦列德约高地。这时,法军后续部队在东岸法军的掩护下,开始修复被敌人破坏了的桥梁。几个小时以后,法军除了马塞纳师还留在西岸以外,全部渡过了明乔河。
当天中午,法军大本营里发生了一件几乎令人难以相信的意外事件。原来,奥军驻在波佐罗的谢博田夫将军,整个上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近正午时,他发现了博尔杰托方向炮声沉寂,为了弄清情况,亲自带领一连骑兵,沿东岸向北搜索前进,因而在瓦列德约意外地遇到了拿破仑。他们走进村子,潜近拿破仑住的那幢房子时,卫兵慌忙关闭大门,大声报警。拿破仑顾不得穿上靴子,在混乱中急忙从后门溜出,侥幸得以逃脱。这件事情以后拿破仑决定建立一支专门用于保卫大本营的专职卫队。由一些经过精心挑选和专门训练的士兵组成。这支名为“向导者”的卫队,后来成为拿破仑身边的一支精锐部队。它不仅担任警卫,而且常常使用在具有决定意义的方向和时机。负责指挥这支部队的贝西埃上尉,后来成了法国第一流的骑兵指挥官,并被封为伊斯的利亚公爵和帝国元帅。
奥军退守阿迪杰河
鉴于明乔河中部已经被法国人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奥军统帅部决定放弃明乔河防线,退守卡斯泰尔努瓦及其以北地区。五月三十日,即法军渡过明乔河的当天,部署在明乔河一线的奥军奉命向卡斯泰尔努瓦方向退却。当天晚上,伊普塔伊、梅拉斯、谢博田多夫和科利的部队,分别从明乔河一线撤到了卡斯泰尔努瓦。紧接着,奥军在法军的压力下又继续向北撤退,当天夜里,奥军在布索伦戈附近渡过了阿迪杰河,退到了阿迪杰河上游的多尔切。
在奥军撤退的同时,法军基尔曼师和奥热罗师沿明乔河东岸溯流而上,乘胜向佩期基耶拉方向前进。一路上,法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象样的抵抗,便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卡斯泰尔努瓦。六月初,为了控制阿迪杰河中段,建立一条掩护意大利北部和围攻曼团亚要塞的前哨线,拿破仑又命令马塞纳师向威尼斯的著名要塞维罗纳挺进。六月三日,马塞纳师粉碎了维罗纳总督弗斯卡列利的顽强抵抗,攻占了维罗纳。
维罗纳位于阿迪杰河中段,是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要塞城市。这个城市约有六万人口,市区面积很大,有着十分宜人的气候。如果从军事的角度来说,维罗纳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这座城市工事坚固、地处要冲,对于控制阿迪杰河一线具有重要的屏障和掩护作用。另外,维罗纳城内还有三座横跨阿迪杰河的石桥。其中庞特——维基奥桥长六十法尺。
包围曼图亚要塞
法军占领维罗纳以后,又继续将自己的两翼向阿迪杰河上游的里沃利方向和下游的洛尼亚戈方向延伸。六月上旬,法军终于将奥地利人赶到了罗韦雷托与特兰托之间的加利安诺,并建立了一条左起巴尔多山,右至洛尼亚戈的前哨线。与此同时,塞律里埃师和奥热罗师迅速向曼图亚要塞推进,在北线马塞纳师攻占维罗纳的当天,由拿破仑率领的法军主力包围了曼图亚。
曼图亚要塞位于三个湖泊之间,借五道纵向湖堤与陆地相接。第一道堤位于要塞北面,长约一百法尺,堤端构筑一座五角形城塞。从湖堤向北有一条通往罗韦贝拉的公路,从那里向北,可直达维罗纳和佩斯基耶拉。第二道堤位于要塞东面,长约一百八十法尺,堤上有石门可以关闭,湖中间建有吊桥,堤上公路通向曼图亚城郊,向东可以直接通向洛尼亚戈要塞。第三道堤位于要塞东南面,皮耶托列公路从上面通过;这里的湖面仅宽八十法尺,湖与要塞之间的地面上建有一应坚固的兵营,兵营四周环有灌满水的壕沟,整个兵营都处于要塞火力的控制之下。第四道堤位于要塞西南面,堤上有石门可以关锁;这里的湖面比较宽阔,堤上打一条可以通向莫德纳的公路。第五道堤位于要塞西面,长约二百法尺;这道湖堤可以得到构筑在湖中央的尖角堡的掩护,堤上的普垃代拉公路可以通往西面的克雷莫纳。
无沦从哪个意义来说,曼图亚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然要地。一方面,它地处战略要冲,在战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有“意大利钥匙”之称;另一方面,由于有着特定的地形条他,具行天然的险要形势,因而在战术上占有巨大优势。因此,在欧洲人看来,“纵然奥军仅仅据有曼图亚一地,想把他们赶出意大利,也不是很容易的。”
从一七九六年的情况来说,奥军不仅占有地形之利,而且在其它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六月上旬,曼图亚要塞的奥军部队总共有一万三千余人,火炮三百多门。在此之前,还为要塞补充了大量的粮良和弹药,储备的粮食可以驻军四个月之用。当然,曼图亚要寒也不是没有缺陷和弱点。环绕要塞的湖泊和沼泽固然对进攻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要塞守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奥军虽然拥有足够的兵力和良好的地形,而法国人要想封锁它,也并不困难。
六月四日,在拿破仑的指挥下,法军开始向曼图亚东面的圣若尔日郊区发起进攻,没用多长时间,法军便占领了那个地方,将敌人赶进了曼图亚要塞。同一天,奥热罗师也分别向曼图亚东南和南面的皮耶托利和切雷萨发起强攻,经过激烈的战斗,将敌人从那里逐出去了。紧接着法军又攻占了曼图亚面面的普拉代拉。至此,曼图亚要塞除了北面的法沃里塔堤以外,其它四道湖堤的出入口全被法军控制。
封锁曼图亚要塞,对于法国人来说,仅仅是围攻曼图亚的第一步,距离最后攻占这个要塞还十分遥远。不过,这样做的结果却使围城部队的负担大大减轻了。它可以使拿破仑腾出手来,将注意力转向波河右岸,并着手巩固他的后方。
法军巩固后方
法军进入意大利以来,一直向前挺进,忙于前方作战,无暇顾及后方,结果,后方的局势变得愈来愈严重了。五月下旬,奥地利驻热那亚公使热罗拉,秘密地组织了一支以逃回的奥军俘虏和皮埃蒙特逃兵为骨干的反革命武装,在法军的后方不断创造反对法国人的叛乱。这些叛乱扰乱了法军的后方,对法军与热那亚、萨沃纳和尼斯之间的交通线造成了巨大威胁。一营法国土兵要从后方开到前线去同法军主力会合,一路上要打好几仗。
与此同时,罗马宫廷也在加紧扩充武装,并设法取得英国军队的支援,以便在奥军重新进攻时,能够从南面牵制法国人并将他们逐出波河河谷。鉴于这样一种危险情况,拿破仑决定派塞律里埃率领一个师继续留在维罗纳和里沃利方向,封锁阿迫杰河河谷,监视奥军动向;他自己率领一支部队迅速南下,向波河右岸挺进,力争在奥军重新发动进攻之前,彻底消除来自波河右岸的威胁,以确保后方和交通线的安全。
六月十三日,根据拿破仑的命令,拉纳上校率领一支一千二百人的纵队向后方挺进,几天之后便攻下了阿尔克瓦特,枪毙了一批曾经杀死过法国人的叛匪。在达同时,缪拉将军率领一支骑兵纵队,开进了热那亚共和园,胁迫热那亚当局将奥地利公使驱逐出境,并答应尽一切力量保证法军交通线的安全。
六月十四日,奥热罗师开始在曼图亚南面的博尔戈福泰附近南渡波河。渡河以后,分四路抵达并占领了波伦亚和斐拉拉,这是两个用于教皇的教使区。接着,拿破仑又相继占领了莫德纳和里窝那。至此,波河右岸的所有国家几乎全部被法国人所控制。控制波河右岸,对于法国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此后,拿破仑完全解除了后顾之忧,既有了稳定的后方,又减少了一个潜在的对手。法军占领波河右岸以后,教皇庇护六世为形势所迫,不得不派出代表向拿破仑求和,并签订了一项停战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庇护六世将波伦亚、斐拉拉和安科纳三个城市割让给了法国,并同意向拿破仑缴纳一笔数额巨大的罚金。
维尔姆泽的计划
然而,正当拿破仑在波河右岸炫耀武力的时候,波河北面的局势又紧张起来了。七月上旬,奥军统帅部从莱茵河地区抽出三万余人,从其他地区抽出近两万人,组成一个军团,由维尔姆泽元帅率领着向意大利方向移动了。可以预计,奥军将要在七月下旬对意大利北部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如果法军在此以前不能迅速攻下曼图亚要塞,那么,奥军一旦发动进攻,法军将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拿破仑决定:在波河右岸只留少数兵力进行监视,而将主力迅速调回波河左岸,赶在奥军发动新的进攻之前攻克曼图亚要塞。可是,拿破仑很快就发现攻占曼图亚要塞,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七月中旬和下旬,法军对曼图亚要塞多次发起进攻,但都没有取得重大战果。当时,拿破仑并没有意识到曼图亚要塞在奥地利人眼里的重要地位,更没有想到,后来法军“为了征服这一障碍,竟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后来的历史表明:“第一次意大利战争的整个后半期都是为了攻占曼图亚。”
法军统帅部认为,一七九六年的主要战场无疑是在德国,而在奥地利人眼中,意大利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方向。因此,在一七九六年的夏天,奥军统帅部不顾欧洲的施瓦本地区面临着法军莱茵军团的巨大威胁,仍然抽走了三万余人的兵力,把它调到了北意大利。这一措施表明,为了收复北意大利的全部属地,他们将不惜一切代价。
奥军进攻北怠大利的计划,是由维尔姆绎元帅的参谋长魏罗特尔上校制定的。根据这个计划奥军分为三个集团,成三路纵队向意大利北部发动进攻。左翼集团由达维多维奇、美萨罗什和米特罗夫斯基三位将军指挥,兵力为五千人,沿阿迪杰河前进。其中:美萨罗什率领步兵,沿阿迪杰河左岸的公路和高地深入维罗纳;达维多维奇率领骑兵,米特罗夫斯基将军率领炮兵,都从多尔切附近的桥上渡过阿迪杰河,尔后朝科萨里亚前进。该集团的任务是牵制法军主力,保证奥军主力向曼图亚方向推进。中路集团有四个师,师长为梅拉斯、谢博田多尔夫、利普塔伊和巴亚利奇,由维尔姆泽亲自指挥兵力约两万四千人,其任务主要是将法军逐出里沃利高地,进而向曼图亚方向挺进。右翼集团由克瓦日达诺维奇、奥奇卡伊、奥特和列伊斯公爵指战兵力为一万八千人,经基耶泽河向布里西亚前进,主要用于夺占法军在布里西亚的军火库,切断法军与米兰和法国之间的交通线,从而断绝法国人的退路。
奥军统帅部认为,魏罗特尔上校的计划拟定得非常出色,“法军完全失败应当是这个细心构思出来的巧妙计划的必然结果。”他们预计,这一计划将使拿破仑不得不分散兵力,顾此失彼,而奥军则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兵力,横扫法军,协同曼图亚守军,形成南北夹攻之势。不过,奥军的这一估计未免过于乐观了。他们忽视了计划中的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该计划错误地将兵力分散在三个彼此隔绝的方向上。按照这个计划,奥军不仅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形成必要的优势,给法军以歼灭性的打击,而且很容易被法军各个击破,重蹈皮埃蒙特战役的覆辙。奥军的计划就是建立在这种不顾安全只求快速的基础之上,这就使得奥军很难实现其预定的战役企图。
拿破仑的准备
对于奥军的进攻,拿破仑是有准备的。七月上旬,法军主力返回波河左岸以后,拿破仑便着手加强维罗纳至布里西亚一线的防御。法军的具体部署是:索雷将军率领四千人,充当法军的左翼,配置在萨洛和基耶泽河谷,主要任务是掩护加尔达湖以西地区,截断由特兰托通往布里西亚的大道;马塞纳将军率领一万五千人,配置在布索伦戈及其以北地区,主要任务是防守阿迪杰河河谷与加尔达湖之间的地区,掩护整个防线的中央,其中茄贝尔旅负责防守科朗纳和巴尔多山,另有一支部队负责防守里沃利高地;铁斯皮努将军和奥热罗将军分别率领五千人,配置在维罗纳、洛尼亚戈一线,主要任务是掩护阿迪杰河中游和下游地区,保证法军右翼的安全。其中铁斯皮努将军负责防守维罗纳至洛尼亚戈一线;典热罗将军负责防守洛尼亚戈至波河一线。除此之外,法军在曼图亚周围还有一万人左右,由塞律里埃将军指挥继续围攻这个要塞。另外,法军在佩斯基耶拉要塞及其附近地区,还驻有少量的兵力。法军的大本营设在曼图亚西面的卡斯太尔内基奥。
七月二十九日,一场大规模的进攻终于开始了。凌晨三时,奥军中路集团在维尔姆泽的指挥下,首先向驻在科朗纳的茹贝尔旅发起进攻,并在很短的时间盟攻占了科朗纳,将茹贝尔将军的部队逐出了巴尔多山低坡。接着,奥军继续向里沃利方向发展进攻,迫使法军于当天夜里撤退,退到了里沃利高地及其以南地区。与此同时,奥军左翼集团也分别向科萨里亚和维罗纳方向发动进攻,美萨罗什师于晚上推进到阿迪杰河左岸的维罗纳高地。这天夜里,在加尔达湖与阿迪杰河之间的整个地区,到处是奥军燃起的篝火,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战争画面。在中路和左翼发动进攻的同一天,奥军右翼集团,也分成三路纵队,分别沿三条道路向加尔达湖以西地区的法军发起了进攻。当天下午,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奥军右翼集团的左路纵队攻占了位于加尔达湖西岸的萨洛,包围了格尤奥将军的一个营。同一天,该集团的中路和右路纵队,还分别占领了加尔瓦多和布里西亚,从而切断了法军与米兰之间的交通线。
七月三十日,奥军在上述几个方向继续向法军发动进攻,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压力下,位于加尔达湖与阿迪杰河之间的马塞纳师伤亡严重,不得不放弃里沃利高地退守卡斯泰尔努瓦。位于加尔达湖西岸的法军,也被迫撤到了加尔达湖南面的代森察诺。奥军的右翼集团占领了圣马可桥和蒙太基亚罗。这一天,由布里西亚通往米兰、克雷莫纳和曼图亚的所有道路上,都出现了奥军的侦察部队。对于法军来说,整个形势变得相当严重了。
法军改变战法
维尔姆泽元帅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他想利用曼图亚要塞吸引和牵制法军,采取分进合击的手段,造成南北夹击之势,将法军主力歼灭在曼图亚附近。为了粉碎奥军这一企图,改变法军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同时将法军主力从阵地战中解脱出来,拿破仑决危暂时放弃对曼图亚要塞的围攻,集中全部兵力,首先对付来自北面的威胁。
根据当时的形势,法军进攻敌人的右翼显然最为有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迅速解除敌人对法军后方的威胁,确保自己的退路;另一方队可以避开放人的主力,将矛头指向敌人部署中最孤立的部位。基于这一分析,拿破仑决定:趁奥军尚未会合之前,集中兵力,首先攻击它的右翼集团;尔后,回过头来,各个击破敌人的另外两个集团。
七月三十日晚,根据拿破仑的命令,法军主动放弃了阿迪杰河一线的防御阵地,一面佯装撤退,一面秘密地向明乔河左岸移动。这天夜里,法军马塞纳师、铁斯皮努师和奥热罗师利用夜色的掩护,分别在佩斯基耶拉和博尔杰托附近渡过了明乔河,隐蔽地插到了奥军中路集团与右翼集团中间。同一天夜里,拿破仑还果断地解除了对曼图亚要塞的包围,将塞律里埃师撤到了曼图亚西面的马尔卡里亚。撤退之前,法军毁坏了所有的攻城炮架和炮床,并将一切可能落人奥军手里的武器和弹药统统扔进了河里。奥军认为,法军的上述行动完全是出于无奈,这一举动“与其说法军有预定计谋,不如说证明法军惊慌失措。”当时,维尔姆泽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拿破仑有意设下的一个圈套,更没有察觉到,法军主力不仅已经成功地切断了奥军主力与右翼集团之间的联系,而且正在向克瓦日达诺维奇率领的奥军右翼集团迅速逼进。
奥军前进受挫
七月三十一日,拿破仑命令位于代森察诺的索雷将军,首先向萨洛方向发起反攻。经过激烈的争夺,法军击溃了克瓦日达诺维奇将军的左翼,解除了奥军对格尤奥将军的包围。格尤奥的部队是两天以前被奥军包围在萨洛的。他在那里已经苦战了四十八个小时、打退了敌人五次进攻。不过,真正激烈的战斗还是在洛纳托附近发生的。同一天,法军铁斯皮努师在洛纳托附近与奥军奥奇卡依师突然相遇,触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道遇中,铁期皮努师由于兵力不足,被迫放弃了洛纳托高地,向东撤退。正在达时,拿破仓亲自率领达列曼旅鼓到了前线,并迅速向奥军奥奇卡伊师发起反击。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法军重新夺回了洛纳托,歼灭了敌人六百余人,彻底粉碎了敌人向中路奥军靠近的企图。
同一天,法军奥热罗师占领了位于基耶泽河东岸的重要交通枢纽蒙太基亚罗。日落前,在法军的强大压力下,克瓦日达诺维奇被迫将他的左路纵队和中路纵队全部撤到了加瓦尔多。当天夜里,法军奥热罗师和马塞纳师在拿破仑的亲自率领下,继续向布里西亚前进,第二天上午,法军在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击馈了克瓦尔达诺维奇的右翼纵队,收复了布里西亚。这样,法军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接连击败了克瓦日达诺维奇的三路纵队,并且成功地将奥军的右翼集团与它的主力割裂开。至此,拿破仑基本上达到了第一阶段作战的目的。
对于法军的行动,维尔姆泽的反应是十分迟钝的。由于轻信了不确切的情报。他始终认为,法军主力仍然停留在曼图亚附近。七月三十一日,奥军渡过阿迪杰河之后,维尔姆泽亲自率领主力向曼图亚方向前进,企图迅速解除法军对曼图亚要塞的包围,并在曼图亚附近一举击败法军主力。不过,维尔姆绎元帅的这一计划并没能如愿实现。八月一日,奥军到达曼图亚时,法军已经在二十四小时以前全部撤离。当时,维尔姆泽并不认为法军这一行动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特殊的动机,因此,他不但没有产生任何怀疑,而且自以为取得了巨大胜利。然而,正当维尔姆泽沉迷于法军从北意大利全面撤退的幻想中的时候,从基耶泽河方向传来了一连串令人吃惊的消息。原来,拿破仑趁奥军主力南下曼图亚之际,猛攻奥军的右翼集团,接连击败了克瓦日达诺维奇的主力。直到这时,维尔姆择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发现自己中了拿破仑的围套。但这时,奥军不仅丧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而且整个右翼集团的进攻已经基本上被法军所粉碎。
争夺卡斯奇里恩与洛纳托
对于奥军右翼集团的失利,维尔姆泽是不甘心的。八月二日,当他得悉克瓦日达诺维奇在萨洛、格纳托和布里西亚接连被法军击败的消息以后,立即命令他的先头部队迅速向卡斯奇里恩前进。在开往卡斯奇里恩的这个,奥军先头部队与法军奥热罗师的后卫发生了一场规模不大的战斗。战斗中,法军瓦列特将军惊慌失措,消极避战,被奥军赶出了卡斯奇里恩。丢失卡斯奇里恩,对于法军来说显然十分不利,其结果不仅是丢掉一个重要阵地。而且直接影响到法军的士气。对此,拿破仑怒不可遏,当众将瓦列特从将军降为土兵,并且立即决定,要在奥军尚未站稳脚根之前,重新夺回卡斯奇里恩。
八月三日,法军对卡斯奇里恩进行了反击。在这次战斗中,奥热罗将军表现得异常出色。他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身先士卒,亲自带领士兵发起猛攻。经过一场殊死的混战,法军攻下了该镇位于悬崖之上的一座坚固堡垒,夺回了卡斯奇里恩。这一天,双方为了争夺卡斯奇里恩,都付出了重大的代价,法军别依兰将军和普腊伊上校在战斗中先后阵亡。
同一天,为了争夺洛纳托,双方也展开了一场激战。拂晓时,奥军奥奇卡伊师突然向格纳托发起攻击,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攻占了洛纳托。并且俘虏了法军的皮让将军。紧接着,奥军又乘势向马塞纳师的两翼实施迂回,企图趁法军侧翼暴露之际,围歼马塞纳的主力。正在这时,拿破仑从圣马可桥及时赶到,立即亲自指挥战斗。在拿破仑的指挥下。马塞纳师对奥奇卡伊将军的中部发动了一次出色的进攻,终于将奥军逐出洛纳托。法军攻占洛纳托以后,奥军即被割裂成两个部分,分别向明乔河方向和加瓦尔多方向退却。退却中,逃向加瓦尔多力向的奥军再次遭法军围击、最后缴械投降。
洛纳托之战对于奥军右翼集团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这一仗使克瓦日达诺维奇将军放弃了与奥军主力会合的最后一点希望。洛纳托之战结束以后,由于伤亡惨重,克瓦日达诺维奇从此一蹶不振,直到战役结束,再比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行动。在这次战斗中,拿破仑的老友朱诺被认为是最出色的。他那惊人的勇敢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向加瓦尔多方向的追击中,朱诺身先土卒,奋勇当先,接连杀死六名骑兵,打伤一名上校,最后自己也周身负伤,被敌人打翻在沟里。
洛纳托之战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它在整个战役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洛纳托之战的胜利,不仅使法军在明乔河西岸的形势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而且彻底结束了既要对付奥军的右翼集团,又要抵抗奥军的中路集团的被动局面。这一切对于法军来说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战争结果
对于奥军的失败,奥军统帅部是非常恼火的。为了扭转奥军在明乔河西岸地区的不利态势,维也纳当局多次召开军事会议,催促维尔姆泽迅速北上,与克瓦日达诺维奇率领的右翼集团取得联系,为此,维尔姆泽决心集中明乔河西岸的全部奥军,孤注一掷,对集结在卡斯奇里恩地区的法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力求趁法军立足末稳之前,一举打通与克瓦日达诺维奇将军之间的联系。不过,从明乔河西岸的兵力对比来看,维尔姆泽的计划是很难行得通的。这一决定,与其说是维尔姆泽的本意,倒不如说是奉行维也纳当局的命令。这个计划既没有考虑奥军在明乔河西岸的兵力有限,无法形成必要的优势,又没有估计到克瓦日达诺维奇由于连遭败北,已经丧失了进攻的能力。因此奥军的失败从一开始便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后来的结果表明,奥军在卡斯奇里恩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一错误的决定所导致的。
由于年迈而又自信,维尔奶泽对自己的弱点始终不甚了解。进攻开始前,奥军不仅兵力上处于劣势,仅以二万四千人去攻击法军的三万人,而且在部署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为对法军的力量估计不足,维尔姆泽将自己数量有限的兵力分散配置在从梅多莱至索尔菲里诺之间的漫长战线上,以致于法军一旦发起进攻,奥军很难在任何一处形成强有力的拳头。另外,从部署来看,奥军对来自左翼的威胁显然是重视不够的。为了迅速打通与克瓦日达诺维奇的联系,维尔姆泽把自己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整个战线的右翼。这样做虽然使右翼大大加强了,而左翼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
尽管如此,法军要想彻底击败奥军主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八月三日,奥军在卡斯奇里恩和洛纳托接连遭到失败以后,维尔姆泽便开始向明乔河西岸迅速调集兵力。为了粉碎奥军的进攻,拿破仑决定集中全部兵力,抢先对奥军发起进攻,力争在敌人后续部队到达之前,迅速击败维尔姆泽的主力。法军的部署是:由马塞纳率领一个师,首先向奥军的右翼实施佯攻,其任务主要是迷惑敌人,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向整个战线的右翼;由奥热罗率领一个师,继马塞纳师行动之后,向奥军战线的中部实施进攻,其任务上要是从中路强行突破,从正面击败敌人;由拿破仑的助手韦尔德耶将军率领一支部队,趁敌人疏于戒备和兵力空虚之际,攻击敌人最薄弱的左翼;此外,命令塞律里埃师从马尔卡里亚出发,从西南面向奥军左翼的后方实施夹击。拿破仑的这一计划是非常出色的,这个计划无论就兵力部署来说,还是就战术手段来说,都使他的对手相形见绌。这个计划既可以声东击西,巧妙地调动敌人就范,又可以形成前后夹击,充分地利用敌人部署上的弱点,并且还能够在精神上给敌人以极大的震撼。后来,著名的军事理论家约米尼在谈到这次战斗时,曾称赞这个计划使拿破仑“享有不朽的荣誉”。
八月五日,卡斯奇里恩之战开始了。马塞纳师根据预定的计划,首先向奥军的右翼发起进攻,刚刚交手,法军便故意示弱,佯装向西北方向败退。法军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转移奥军对自己左翼的注意力,同时将奥军的主力吸引到整个战线的右翼。对于法军这一企图,维尔姆泽完全蒙在鼓里。在他看来,法军这一举动与其说是佯装撤退,倒不如说是不战自溃。为比,他当即命令奥军对马塞纳师发起追击,决心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一鼓作气,迅速打通与克瓦日达诺维奇的联系。
然而,正当维尔姆泽将自己的预备队投入到右翼的时候,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却在奥军的左翼开始了。清晨,韦尔德耶将军率领部队突然向奥军左翼发起了攻击。由于使用十二门重炮一齐发射,法军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击毁了奥军的许多门火炮,攻下了位于美多耳高地上的一个重要据点。与此同时,因为塞律里埃生病而暂时代替师长职务的费奥烈拉将军,率领大约五千人的兵力,从南面及时赶到,并迅速向奥军左后方的加夫里亚纳发起猛攻。在正面韦尔德耶部队的协同下,法军一气攻占了加夫里亚纳,并且险些活捉了维尔姆泽本人。法军向奥军左翼进攻得手后,马寒纳师和奥热罗师也分别向奥军的右翼和中部转入进攻。在法军的强大攻势下,奥军终于支持不住,被迫向明乔河一线撤退。
卡斯奇里恩之战结束以后,法军不顾疲劳,随即向明乔河方向展开追击。当天下午,法军攻占了位于卡斯奇里恩与明乔河之间的波佐伦戈和卡斯太拉罗。八月六日,法军左翼的马塞纳师开始向佩斯基耶拉方向发起猛攻,经过一天激烈的战斗,不仅攻占了佩斯基耶拉要塞,而且控制了佩斯基耶拉下游的一些重要地段。同一天,作为右翼的奥热罗师还攻占了明乔河西岸的重要村镇博尔杰托。这样,法军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便使自己的主力顺利地前出到明乔河一线。八月七日,法军为了不使奥军获得喘息之机,一面渡河,一面继续向东北方向追击奥军主力。当天晚上,塞律里埃师在拿破仑的亲自指挥下,收复了阿迪杰河中游的重要城市维罗纳。与此同队马塞纳和奥热罗率领的部队也乘胜往东北方向退击奥军残部。八月十一日,马塞纳师和奥热罗师分别推进到科朗纳和阿拉高地。八月十二日,法军圣伊烈尔将军率领的部队也相继占领了加尔达湖西岸的浴德朗涅和里瓦。这样,法军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终于将奥军赶到了罗韦雷托及其以北地区。
战役简评
卡斯奇里恩之战的失败,对于奥军来说不能不是一场灾难。这场灾难意味着维尔姆泽元帅收复北意大利的计划完全破产。这次战斗不仅使奥军损失了三千名土兵和二十门火炮,而且再一次证明了象维尔姆泽这样战术陈腐、指挥笨拙的元帅根本不配与拿破仑作战。正象一位英国人后来在评论这次会战时所指出的:“维尔姆泽元帅软弱无能,没有一位有能力的副指挥予以襄助,对法军的人数和各处阵地情况,竟一无所知,……几乎是盲目地在卡斯奇里恩、梅多莱一线构筑阵地,完全没有觉察法军费奥烈拉部队的逼近,由于这一系列的缺陷和错误,奥军即使同第三流的敌军作战,也是会被打败的”。
卡斯奇里恩战役是法军与奥军为了争夺曼图亚要塞而展开的第一次角逐。这次角逐以法军的胜利和奥军的失败宣告结束。在这次战役中,拿破仑为了集中兵力,在野战中歼灭敌人,主动放弃了对曼图亚要塞的围攻,从而使法军不仅得以广泛地实施机动,而且迅速由被动转为主动。
卡斯奇里恩战役虽然未能将曼图亚守敌赶出意大利北部,但它在整个曼图亚争夺战中仍不失为最精彩的一幕。在这次战役中,拿破仑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把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作为第一位的任务,从而使法军在很短的时间里便迅速改变了整个战场上的态势,并且将他的对手置于被动挨打的地步。正象约米尼在《战争艺术》一书中所指出的:“拿破仑对于这一点,似乎是具有独到的天才。他推翻了古人的旧理论,从来不以攻城略地为满足,而集中他的全力来寻找一个机会,以达到歼灭敌人兵力的最大目标——因为敌人的兵力既已被集歼,所以他的土地也就垂手可得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9 21:37
目录
概述
事件背景
督政府的分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