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帕·温伯格(1917年8月18日—2006年3月28日),男,曾任美国国防部长(1981-1987),人称冷战武士。
简介
卡斯珀·威拉德·温伯格Caspar Willard Weinberger(1917-2006),美国国防部长(1981-1987)他的一生贯越了整个美国世纪。出生于美国加入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童年后期的记忆伴随着
赫伯特·胡佛在竞选总统与经济大萧条,温伯格无疑属于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代人。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温伯格效命于
麦克阿瑟将军参加了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他进入加利福尼亚,最终成为
罗纳德·里根州长的高级幕僚,他曾因早年出任管理与预算署署长之时大幅削减政府预算而获有“剃刀”之称,亦因主持美国和平时期最大的军费扩张而被称为“长杓”——意指不分青红皂白四处散财?他主张美国军队应当不断扩充军力,却同样坚决地反对滥用武力。他反对向伊朗出售武器,却终因里根政府“伊朗门”丑闻而蒙羞。在退出政坛之后,温伯格加入《福布斯》杂志,历任发行人、主席。
2006年3月28日因肺炎去世,葬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国家公墓。
人物生平
士兵律师
温伯格1917年8月18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其父是一名律师。受家庭影响,温伯格从小就对从政感兴趣,而且酷爱文学。
1938年,温伯格以优等生资格毕业于哈佛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3年后,温伯格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并且是“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会员。
哈佛法学院毕业后,温伯格投身军旅,成为步兵团二等兵。1942年他在一艘横渡太平洋的军舰上认识了后来的妻子。“我爱下象棋,而简是当时惟一会下象棋的护士”。后来他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及菲律宾的太平洋战区服役,先在第41步兵师,而后成为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情报部的成员。1945年8月,随着二战结束,温伯格回到美国,退役时军衔是上尉。
回国后的两年间,温伯格担任了上诉法院威廉·奥尔法官的法庭书记员。1947年,他加盟旧金山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并在1959年至1969年间成为该事务所的合伙人。1952年11月,温伯格被选入加州立法委员会。1956年,在加州报业通讯记者的一项民意调查中,温伯格被评为最具成效的立法委员。同时,温伯格于1959年至1968年间还为一些加州报纸的专栏撰稿,主持公共事务电视节目,同时还是旧金山某杂志社的正式书评人。
预算局长
在加州期间,温伯格开始结识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并逐渐成为其主要智囊之一。1967年,温伯格被任命为加州政府组织与经济委员会(即“小胡佛委员会”)主席,开始了仕途生涯。
1968年3月,温伯格被时任加州州长的里根任命为加州财政部长。1970年7月,
理查德·尼克松总统任命他为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副局长,并于1972年6月升任该局局长。预算局工作期间,温伯格大刀阔斧地削减政府财政预算,赢得了“大刀卡普”的绰号。
1973年2月,尼克松总统任命温伯格担任卫生、教育与福利部部长。福特总统任内,温伯格继续执掌该部,直至1975年辞职进入企业工作。出任里根时代国防部长前,温伯格先后担任纽约百事可乐公司董事、芝加哥桂格麦片公司董事等职。此外,他还担任贝克特尔集团公司副总裁、董事兼总法律顾问。
冷战武士
1980年11月,在温伯格等幕僚的帮助下,里根竞选总统获胜,这为温伯格走到政坛前台提供了机遇。一个月后,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提名温伯格出任国防部长。表面上看,温伯格明显缺乏国防和军事战略事务的经验,因此,这一任命引来不少怀疑目光。
虽然只在军队呆过4年,但这丝毫不影响温伯格成为一名立场强硬的国防部长。他骨子里仇视苏联,主张以强硬姿态对抗苏联,反对美苏缓和。温伯格是里根“星球大战”计划的坚定支持者。在任期内,温伯格推行了大规模军事扩张计划,大规模发展包括隐形轰炸机和导弹在内的战略武装力量以对抗苏联,使美国军费在和平时期实现了最大幅度增长。他在任期间,美国军事预算增长到每年3000亿美元之巨。这一时期的军费开支超过
越南战争阶段。以和平时期从事如此大规模的军备扩张在美国历史上前所未见。一直到2001年“911事件”之后,这一纪录才被打破。
在温伯格任上,里根政府启动了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这一计划的正式名称为太空反弹道导弹系统——小布什政府本世纪重启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算得上“星球大战”计划的一个具体而微的新版本。 20世纪90年代被民主党克林顿政府放弃之时“星球大战”计划耗费了数以百亿美元计的军费开支。却没有创造出任何具可用性的武器系统。但以“星球大战”为代表的军备竞赛策略,却成功地拖垮了冷战大敌苏联。一般认为资源无法支持巨额的军事开支是苏联不得不改弦更张、但经济仍不免于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始至终,温伯格是美方军备扩张政策的象征。他对苏联威胁的警惕,使他成为1987年里根与戈尔巴乔夫达成的美苏裁军协议的最大反对派。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他抱怨道?“戈尔巴乔夫是不像赫鲁晓夫那样脱鞋敲桌子,可他也有爪子。” 因此,温伯格获得了“冷战武士”的称号。
温伯格是意志坚强、争论中决不后退的人;他崇尚武力,认为武力的作用远比外交重要。因此,这种性格和立场,也导致国防部与国务院长期失和。 里根时代先后担任国务卿的
亚历山大·黑格、
乔治·普拉特·舒尔茨主张对苏缓和,实施温和主义的外交,但这遭到温伯格的反对。在温伯格的极力唆使下,1983年10月25日,美军入侵格林纳达。这是自从越南战争以来美国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成为超级大国美国恃强凌弱的典型事件之一。此外,在温伯格入主五角大楼期间,美国国防部定期进行战争模拟演习,以便更好地判断美国面临的威胁和美军存在的缺陷。
1987年11月,温伯格宣布辞去国防部长职务,在职7年之久。在美国历史上,其在位时间仅次于越战时期的国防部长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直到在任的最后一刻,温伯格还不失时机地敦促里根加强美军军备,并指责以往多届美国政府使美军军力废弛。温伯格声称:“军备强则美国强”。
老鹰失宠
在里根举行的辞职仪式上,里根赞许温伯格是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国防部长。温伯格辞职背后,与他的失势以及卷入
伊朗门事件有关。美国媒体称,卷入“伊朗门”事件是温伯格的重大污点。 温伯格最初反对向伊朗出售武器,但对于里根政府的忠诚使他默认了这套秘密安排。
“伊朗门”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里根政府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的政治丑闻。里根政府希望以出售武器,达到“一石三鸟”:一换回美方人质,二将军售之款资助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三为提升伊朗对抗伊拉克的军力,好让
两伊战争继续打下去。丑闻被揭露后,身为国防部长的温伯格难逃其咎。这在两个意义上是非法之举——第一,不得与恐怖分子谈判。第二,不得绕过国会资助中美洲反政府武装。温伯格最初反对向伊朗出售武器,但对于里根政府的忠诚使他默认了这套秘密安排。
由于“伊朗门”遭受挫折,里根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鸽派”开始占据上风。里根本人开始听从舒尔茨的建议,推行美苏缓和。在这种形势下,温伯格1987年萌生退意。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国会没有弹劾里根。但温伯格因涉嫌向国会撒谎、隐瞒数千页手写文件的罪名,而接受过审讯。1992年,
老布什卸任前,宣布给予温伯格赦免。据称,温伯格是和老布什走得最近的几个智囊之一。
深远影响
提到温伯格,不能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黑人国务卿
科林·卢瑟·鲍威尔。温伯格的提携,在鲍威尔的仕途中起过重要作用。上世纪70年代,由于对管理有特殊兴趣,鲍威尔报考了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当时任局长的正是温伯格,他很欣赏鲍威尔的才能。
温伯格担任国防部长后,鲍威尔成为他的高级军事助理。温伯格在其回忆录《在五角大楼关键的7年》中,对鲍威尔的评价很高。他说:“鲍威尔是我工作多年来所遇到的最优秀军官之一。” 国防部长的信任和扶持,使鲍威尔的仕途一片平坦。他曾是“伊朗门”中的主要人物,早期给伊朗运送的导弹都是他经手操办的。但事件败露后,温伯格将鲍威尔调往驻德国的第5军任军长,并晋升为中将,使他远离风暴的中心,得以在军界继续平步青云。
虽然温伯格离开了国防部,但他的军事战略思想在很长时间内主宰了五角大楼,直到“9·11”事件发生之前。扩军备战的初期,温伯格希望确定部署军队的原则,以避免重蹈越南战争的覆辙。不久后,做过律师的温伯格,用他严谨的头脑制定了适用于美军任何军事行动的六个原则。
这六个原则是:军事行动必须关系美国或美国的盟友至关重要的利益;一旦动用军队,就使用所有必要的资源保证取胜;军事行动必须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一旦政治目标不再存在,就应调整军事计划;动用武力必须获得美国公众和国会的支持;武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由于后来鲍威尔对其进行了修正,美军的这套作战思想被称为“温伯格-鲍威尔原则”,也称“压倒优势原则”。
自1993年5月以来,温伯格一直担任福布斯公司董事会主席。此前,他还担任该杂志发行人。虽然从国防部卸任,但温伯格没有停止对国际事务的关注。1996年,温伯格与人联手推出了《下一场战争》,全面模拟未来二十年内全球最有可能爆发的五场战争。在温伯格模拟的第二次太平洋战争中,读者可以看到2007年日本是如何发动下一场战争,如何袭击中国,如何攻打东南亚和美国,又是如何被中、美等国联军打败的。
成就
《福布斯》杂志出版商(1989-93)
外国情报咨询委员会(1988-90)
美国国防部长(1981-87)
柏克德副总统和总法律顾问(1975-80)
美国健康教育福利部(US Secretary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部长(1973-75)
美国董事、管理和预算办公室(1972-73)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1970-72)
《旧金山纪事报》智囊团评论家
柏克德董事会成员
百事可乐董事会成员
伊朗军售门
妨碍国会
作出虚假陈述
被总统乔治·布什赦免(1992.12.24)
青铜星章
“总统自由奖”奖章(1987)
国际安全领袖奖(1982)
大英帝国的骑士(1988.2)
波西米亚的种植园
福布斯总统竞选委员会(Forbes 2000)①
乔治·艾伦的朋友
当代研究学会(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Studies)理事会成员
国家公共利益法律中心董事会
美国新世纪工程
三边委员会(Trilateral Commission)
美国年轻一代基金受托人委员会(Young America's Foundation Board of Trustees)
φβΚ社会(Phi Beta Kappa Society)
哈佛大学(The Harvard Crimson)
通过测谎仪测试(1992.5)
葬礼:罗纳德·里根(2004)
犹太血统
①这里是指Steve Forbes' Presidential campaign committee,不要与福布斯富豪榜混淆。
著作
《In the Arena: A Memoir of the 20th Century》(2001, memoir, with Gretchen Roberts)
《Home of the Brave》
《在五角大楼的关键七年》(军事科学出版社)
《第二次太平洋战争》
《温伯格回忆录——为和平而战》(世界知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