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龙琴是维吾尔乐器里弦最多的古老
弹弦乐器,清代史籍中称七十二弦琵琶、“喀尔奈”。
发展历史
据史籍记载以及一些学者的推测,现在在新疆流行的卡龙琴可能艾布·纳斯尔·
法拉比(约公元870—950年)创制的,(据迈尔乎里《乐师史》)中记载,相传法拉比将一段粗大的杨木掏空,用兽骨做琴轴,用羊肠做琴弦,创造了第一个卡龙。后来用共鸣箱代替胡杨木壳,钢弦代替羊肠,铁轴代替兽骨,经过改进的卡龙琴,声音更加优美悦耳,深得人们喜爱。他用卡龙琴演奏过《十二木卡姆》中最古老的《拉克》、《乌夏克》等古典音乐大曲和间奏曲。大约在20世纪初,民间的卡龙才使用一些金属弦。演奏时使用的揉弦器,传说是麦盖提毛拉曼的侄子乌拉依木·泼万受到鸟鸣的启发后,创造发明了揉弦器“阔西塔甫”(为“鸟儿鸣叫”之意),最初是用一段羊的腿骨,后来才改用金属制作。
自公元九世纪起,维吾尔人就广泛 运用卡龙琴,据《拜凯史》、《乐师史》等史籍记载,卡龙琴是伟大的回鹘学者和音乐家艾 甫纳斯尔·法拉比发明的,他用这种乐器演奏过《十二木卡姆》中最古老的《拉克》、《乌 夏克》等大曲和间奏曲。他晚年游历巴格达、叙利亚,首次将卡龙琴传到了阿拉伯。由于他 通晓阿拉伯、波斯和希腊语言,在发明这种乐器时,冠以希腊语言名称。
卡龙琴最早普及于新疆地区。清代,卡龙琴在新疆流行更加广泛,并且作为珍贵乐器向全国介绍。但全国解放前夕,卡龙琴这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几乎频临绝迹,仅在和田、麦盖提 和阿瓦提等地偶尔可见。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卡龙琴才得到挽救。
结构特点
现在,刀郎人将枯死的胡杨从中间掏空,加工成槽状、旋成弧、箍成桶,做成琴箱。
琴长85公分,宽55公分,高15公分,琴弦固定为19对,弦轴和面板取材于桑木、核桃木。
卡龙琴是刀郎人最古老的乐器,对于刀郎人自己来说也是有些难学,对外人来说那更是晦涩了。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近似古筝,但比古筝的音色更明亮,是演奏古典音乐《
十二木卡姆》中不可缺少的乐器。它盛行于新疆的麦盖提、喀什、和田、莎车一带和哈密等地。卡龙琴音色轻细悠扬,委婉动听,令人心旷神怡。
现代维吾尔族民间流行的卡龙琴,琴身用桑木制成,共鸣箱呈中空的扁梯形,左曲右直,状似左半张扬琴。它由琴框、面板、底板、山口、琴马、拴弦钉、弦钮和琴弦等部分组成。琴框是共鸣箱的四周边框,用长短、厚度不同,宽度一致的四块桑木板制作,其中左侧框板应先行浸入水中,再烘烤出所需弯度。琴框上、下两面分别粘以用桑木薄板制成的面板和底板。面板上开有若干个圆形小音孔并组成各种图案,面板左侧边缘粘有曲形山口。琴马有活动马和条马两种,它们的位置不固定,都可以移动。面板左侧置若干活动马,马峰稍尖,排列呈曲线;面板右侧置一个长形条马,马峰较尖,其上多置一段粗钢丝。右框板上置有拴弦钉,左框板上设有弦钮,数量与琴弦相同,均为木制,旋转弦钮可调节音高。在琴箱的前框板上,多雕刻有维吾尔族风格的图案花纹。卡龙张有16组或18组琴弦,每组为两条同音弦。琴弦使用金属弦,以前多为铜丝弦,如今常用钢丝弦。铜弦发音柔美,钢弦音色清脆。较常见的卡龙,前15组用钢丝弦,最后一组低音弦用一条铜丝弦。琴弦均用裸弦,因缠弦、直径、长度不同,发出的乐声也是高低有别的。低音弦(近演奏者)粗而长,高音弦细且短。过去民间流行的卡龙,多为民间艺人自制自用。
演奏方法
演奏时,将卡龙置于木架或桌上,前边略高,近奏者的后边略低,琴面微向演奏者倾斜。右手拇指和食指执木制或竹制拨片或食指戴指套拨弹琴弦发音、演奏旋律,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握铁制揉弦器(又称“推抹”)上下按抑或左右移动,产生各种装饰音。右手技巧有弹、拨、扫、划、双弹、多弹和快弹等,左手技巧有实音、
滑音、
颤音和压弦颤音等。
音色音域
卡龙的最低音定弦为G或c,按七声音阶排列,音域G—a2。改革的22组弦卡龙的音域为c—e3, 达三个多八度。卡龙还常以所奏乐曲的调式音阶定弦,如一个降号的乐曲,就把b定为bb ,一个升号的乐曲,则把f定为#f。卡龙的音色清脆明亮、铮铮悦耳,尤其是左手演奏的吟音和滑音装饰旋律,具有独特的风格,适宜演奏速度较慢的乐曲。改革卡龙的演奏技法有所创新,已发展为双手各执一拨,均可演奏旋律,左手中指、无名指兼执揉弦器配合奏出吟音、滑音,它既能演奏速度较快的乐曲,又能自如地奏出各种音程的双音。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具有较为丰富的表现力。
民间传说
关于卡龙琴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大约500年前,有一位叫毛拉的刀郎人,酷爱音乐,用一块三角形箱式木料,把野兽的肠子晒干,拧成细弦钉上,便可以弹奏出音响。后来,毛拉几经改制,将三角形改成四边形,弹奏出的声音更加美妙了,这“有声的音箱”就是卡龙琴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