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佩章(1925年10月7日-2017年8月23日),男,出生于浙江杭州,籍贯福建永定,分析化学与色谱学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九三学社社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生平
1938年,杭州沦陷,13岁的卢佩章随家人到四川重庆,从此开始了在中国西南求学的生涯。
1942年,卢佩章在重庆清华中学读书,由于接受进步思想而被学校开除。为了生活,卢佩章找到一个小学教师的临时工作,一边教书一边自学,终于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化学系。
1948年,卢佩章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卢佩章怀着发展祖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勃勃雄心,奔赴百废待兴的东北,走进了当时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前身——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
1959-1986年,卢佩章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析研究室主任。
1963年,卢佩章受
二机部委托,先后领导组织了40多名研究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调查和实验,克服重重困难,与科学院化学所、原子能所、814厂、504厂、光华仪表厂等部门合作,完成“六氟化铀生产中UF6、F2、HF、N2组分”项目。
1973年,卢佩章受国防部门委托,完成了两种不同要求的密闭舱内大气成分自动分析色谱仪,供飞船及核潜艇使用。
1980年,卢佩章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4年,卢佩章创办《色谱》杂志。
1992年,卢佩章在美国匹兹堡会上作了特邀报告,这是第一次有中国人在该会议上作报告。
1999年,卢佩章参加党中央召开的为研制“
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代表会议。
2005年,卢佩章与浙江大学大学生展开座谈。
2017年8月23日13时25分,卢佩章在辽宁大连逝世,享年92岁。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卢佩章原想搞催化,但国家任务使他改变了专业兴趣,并与色谱结下了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参与了国家从煤里制取石油这一国民经济急需的科研任务,承担了其中水煤气合成产品的分析任务,完成了“熔铁催化剂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及化工产品”项目。
1954年,卢佩章把气—固色谱法的体积色谱成功用于水煤气合成产品的气体组分分析。
1956年,卢佩章领导李浩春教授开展气液色谱法取得成功,并用于石油产品分析。
1957年,卢佩章研制成功“5701”型色谱担体,后又改进为“6201”型硅藻土担体。
20世纪60年代,卢佩章的研究方向转向国防工业。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和沈阳金属所合作发展出建立真空熔融气相色谱法,测定金属铀中痕量氩的含量。
1960年,由于国家对液氢生产及稀有气体的迫切需要,卢佩章组建了超纯气体分析组,研制开发了国际上只有个别发达国家才有的新型分子筛催化剂,利用吸附浓缩净化的方法制备了6个“9”以上的超纯氢、氦、氩等气体,并建立相应的测试方法,满足了核工业、航天工业和电子工业对超纯气体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卢佩章领导开展了有国际水平的色谱专家系统理论、技术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在研究色谱峰型等规律基础上提出了选择色谱最佳操作条件的方法,成功应用于发展细管径高效液相色谱;在深入系统进行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气相和液相色谱定性、拟合定量和智能优化等专家系统及软件。这其间,卢佩章组织各种技术力量,先后研制成功“1000系列气相智能色谱仪”和“2000系列液相智能色谱仪”。这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经过三代人的长期努力,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撰写出两本系统的著作,课题才初步完成。同时,他提出发展环境污染、中药复方、疾病诊断用体液等复杂混合物的智能分析方向。
卢佩章建立了多元混合物分离的理论基础,为超纯气体制备提供了纯化和检测方法,发展了腐蚀性气体色谱分析仪、金属中气体分析仪和大气中毒物分析仪等。在研究色谱峰型等规律基础上提出了选择色谱最佳操作条件的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发展细管径高效液相色谱。在深入和系统地进行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出气相和液相色谱定性、拟合定量和智能优化等专家系统及其软件,并在环境毒物分析及中药智能分析中获得初步成效。
截至2018年8月,卢佩章在中国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编写专著近十部。
卢佩章, 许国旺. 气相色谱专家系统[C]//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 2015.
大连化物所色谱组. 氟等气体的气相色谱定量分析[J]. 分析化学, 1973, 19(4):66-77.
卢佩章,张玉奎.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专家系统[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肖红斌, 梁鑫淼, 卢佩章, et al. 中药复方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J]. 科学通报, 1999, 44(6):588-596.
张祥民, 卢佩章. 色谱双柱系统智能定性方法[J]. Acta Chim. Sinica, 1996, 54(9):906-911.
卢佩章, 杨维琛, 戴橦模. 真空熔融气相色谱法用于测定固体中微量气[J]. 科学技术研究报告编号0438, 1965.
卢佩章, 康 坦. 用色层法分析气体混合物Ⅰ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的体积色层法分析饱和烃气体的混合物[J]. 燃料化学学报, 1956(1):48-54.
1956年,卢佩章获第一届中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世纪70年代,卢佩章开展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研究成功K-1型细内径高效液相色谱柱,获辽宁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1978年,卢佩章发展了“柱色谱多元组分分离理论”,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人才培养
卢佩章在从事科研任务的开始就同时为新中国培养色谱科研人员。改革开放后,卢佩章先生重点转向研究生的培养。作为中国第一批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导师,自1978年至2018年,卢院士先后培养了博士生12名、硕士生16名,其中7名已是博士生导师,1名为研究室主任,1名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部副部长,1名曾担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副所长。22岁到所与卢佩章共同工作,后又协助其带研究生的
张玉奎在200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荣誉表彰
1980年,卢佩章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7年6月,在大连举办的第30届国际毛细管色谱会议上,卢佩章获国际毛细管学会Golay奖。
社会任职
卢佩章曾任中国色谱学会理事长,担任第五届北京国际分析测试报告会及展览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1984年,卢佩章任《色谱》杂志主编。
人物评价
卢佩章将一生的心血全部倾注于中国的科学研究事业,为“科教兴国”作出了杰出贡献。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中华网评)
卢佩章执着于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这位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色谱之父”。(每日商报评)
卢佩章一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严谨求实、无私敬业,将全部心血奉献给了中国分析化学事业,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科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