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浚
明代官宦
卢浚(1464-1569),字希哲,号别溪子,晚年号归溪。明浙江天台人,明代进士,授刑部主事,明弘治年间任黄州郡守,官至刑部侍郎。
官场经历
卢浚为官勤政廉直,学识渊博,重视乡间教育。在黄州为官期间,率先捐体置办问津书院房产,购邑李集鄢家山等处学田,以资助问津书院贫寒之士读书生活费用。
弘治十年(1497)卢浚在黄州知府任上,还极力倡导恢复东坡遗迹,建设赤壁等名胜古迹。使东坡遗迹形成了规模性的建筑群。
卢在任期间每逢问津书院春秋祭祀之期,则亲临书院主鬯,为官民士子敬重。
父亲卢世显任沛县教谕。家学熏陶,加上资质聪慧,使他鹤立于同辈之中,七岁即善诗对。一次,来到宅旁学馆,馆师王崇重出对:“九霄鹏翮岂同沙渚小鸥飞”,卢浚随口对以“三尺龙身不如池塘群鲤跃。”馆师惊讶地说:“你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士出身,你一定能够超过他们。”果然,卢浚十七岁就中了举人,廿二岁成进士,与馆师同榜。朝廷分发卢浚到大理寺任职。从政之初,在审讯中,他对罪犯用刑过分,造成伤残,退堂之后反省,深自责备,就悄悄地把刑具焚毁,决心做一个公正廉明的官吏。弘治五年(1493)十二月,任工部营膳清吏司主事,差督临清砖厂三年,除弊兴利,省下十万两银子。改授刑部广东司主事。弘治九年(1496)升任刑部员外郎,奉明孝宗之旨赴南直隶(今江苏、安徽一带)会同有关官员,将在押罪犯,逐一秉公审理。他重证据,不偏于原告,务得实情,剖决冤狱,保全了百余人的生命。他还敢于杖皇亲,抑权奸,声振朝市,被擢任郎中。宁嘉之际,由于忌妒者的中伤,出知黄州。吏部尚书屠滽深以为憾,经常对人叹惜说:“像卢浚这样有才学的人,朝廷应该大用才是,为什么只让他沾惠一方?”卢没下车伊始,雷厉风行,杜绝奔竞说情,实行扫除积弊的六条措施:修学宫,毁淫祠,破邪说,除水患,严国法,劝农固本,人民各安其业,获得“一方几臻至治”的声誉。黄民呼为邵文、杜田,卸任时士民为他立遗爱碑。继任者曹濂贪墨成性,暴敛横征,刮地三寸。人民盼望卢浚再任,唱出了“卢某再来天有眼,曹濂不去地无皮”的歌谣,将他崇祀在乡贤祠中。这次卢浚调任江西南安知府,出于言官诬陷,后又改任福建邵武。但他依然故我,清廉公正一如黄州时。
人物故事
卢浚在黄州的官做得不长,但是流传下来的故事不少,显然,老百姓敬他爱他,经常说他的事,并且被一些书籍记载以至传颂至今。据旧志载:“卢浚一日泛舟江上,风起舟子频呼楠木大王,问何故,答曰是妖。卢浚回府后,撰写文牒至水府,限三日以木至,三日后前往视之,见一木自樊口至,卢即命人缚之登岸,用作修建书院大殿殿柱,妖遂灭。”今问津书院讲堂长十几米的大杉木料即为长江木排所至。
明朝旧街王氏王同轨写了本《耳谭》的书,其中讲述了卢浚在黄州的一个故事。故事说:卢浚有一天坐在府衙的大堂上,打起了瞌睡,还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走出老城的一字门,到了一个叫织染桥的地方。在桥东,有一个老妇人,请他吃糍粑。老妇人做得极好,卢浚饱餐一顿。直到醒了,还觉得自己口齿之间残留香腻。卢浚觉得梦很怪,让下属到织染桥去看一看。下属到了知府梦见的现场,发现有个老妇人正在祭奠自己早已死去的丈夫。在供品中就有糍粑。这个下属打听到,老妇人丈夫死了32年,而当时卢浚恰好32岁,更巧的是,这个祭日恰好正是卢知府的生日。下属回来报告,卢知府觉得很奇怪,让人把老妇人请到衙门。一看,正是自己所梦到的人。卢浚为此送给老妇人“金一斤”,让她养老。
主要成就
卢浚将“所见山水崖谷之奇,园林图画之胜,高明僚友之唱和,与夫身世间可喜可愕可歌可泣之情况,一切寓之于诗”。无论古风近体,雄浑雅健,时露忧国爱民之情,有杜工部遗风,编为《渺粟稿》。嘉靖四十一年(1562)付梓。又于政务之余搜集当地古迹题咏,编成《古黄遗迹集》一卷,以诗赋为主,杂以祭文、碑记。其为《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存目。
卢浚有《归溪年谱》一卷、《渺粟集》和天台《游石桥诸山记》《历寒明诸寺记》等行世,其主持编纂《弘治黄州府志》10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7 12:29
目录
概述
官场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