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美美事件真相》是2012年2月1日
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钱卫清。
内容简介
中国慈善界纷纷扰扰,你方唱罢我登场。“
中非希望工程”的执行主席兼秘书长竟然是个24岁的女孩!前有郭美美,后有“卢美美”,两个“美美”暗藏何种玄机?此“美美”与彼“ 美美”有何种关联?《卢美美事件真相》让你回归真相,为你揭秘真相背后的故事……
图书目录
序
第一章 大火卷过“卢美美”
第一节 不得不说的郭美美
第二节 “卢美美”事件:祸从天降
第三节 后“卢美美”事件奇怪转向
第二章 谁是“史上第三冤”
第一节 广场式审判——“中非希望工程”遭批判
第二节 “中非希望工程”的真相: “负腐败”
第三节 卢星宇的感慨: “我成了泄愤的目标”
第四节 无序舆论,推波助澜
第五节 后“卢美美”事件的推手
第三章 直面舆论:卢俊卿为什么这么“牛”
第一节 沟通才是硬道理
第二节 火线组建特别律师团
第三节 请公众辨是非
第四节 清者自清: “中非希望工程”终雪沉冤
第四章 卢俊卿是怎么赚钱的
第一节 “平台经济”:卢俊卿赚钱的秘密
第二节 廓清双重主体背后的迷雾
第三节 长袖善舞社会活动家,给质疑还是给掌声
第四节 “千万悬赏”求清白
第五章 卢俊卿:洗却质疑,继续前行
第一节 慈善“不倒翁”
第二节 “黄河善谷”行:将捐款进行到底
第三节 新年赠诗: “中非希望工程”事件画上休止符
第六章 反思:求“眼球”还是求真相
第一节 媒体:你追求的是什么
第二节 如何读懂社会新闻
第三节 公共舆论的法律底线
第七章 探求:中国慈善何处去
第一节 “富二代”与“仁二代”
第二节 如何看待企业家做慈善
第三节 中国慈善何处去:公信力不足的根源
尾记:慈善,你该由谁来拯救
附录一:卢俊卿父女的十大冤
附录二:卢俊卿:向女儿致敬
附录三:卢星宇:我的“名爹”卢俊卿
附录四:卢俊卿:我的慈善充满阳光
附录五:《世界杰出华商协会2011大事记》目录
附录六: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现场实录
作者简介
钱卫清,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历经四级法院从事法官工作20余年,律师执业13年。中国人民大学跨国商事法律研究所所长;担任十多家国际国内商会、协会副会长、会长,首席律师;法律养生学创始人。出版著作20余部,著有《
生死之战——达能娃哈哈国际商战内幕》、《富危机》等畅销书。先后获得最具影响力品牌律师、最具社会责任感律师、中国百强大律师和法治领军人物奖。
编辑推荐
“卢美美”事件触发、发酵、转向的过程,折射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种种“正常”与“不正常”。这,值得每一个当代国人深深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激浊扬清,没有发展进步。社会发展是持续的,当代人必须尽力留一个“正确”与“正常”的社会环境给下一代。
序言
2011年,“郭美美”炫富事件引发了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中国官方慈善机构的公信力遭遇到了空前的质疑,甚至可以用“一夜间土崩瓦解”来形容。新任红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这样感慨:“‘郭美美事件’三天毁掉红会一百年。”
“郭美美”余波未平,又一条“中非希望工程”15亿元善款被一位24岁的小姑娘“掌管”的新闻噱头不胫而走,“卢美美”事件随即爆发。中国慈善已经脆弱得禁不起任何质疑,公众的愤怒似乎已经无法遏制。我也感到十分震惊。然而几天之后,事件水落石出,“24岁‘卢美美’掌管巨额善款”完全是空穴来风。
但是,可媲美“郭美美”事件高度戏剧性的是,“富二代”“卢美美”引来的媒体关注,直接导致了“富一代”卢俊卿及其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以一种妖魔化的形象进入了公众视野。
媒体炒作“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与中国高宫、多国政要有“各种密切关系”,描述得耸人听闻。由于我从事的社会活动较多,对高端会议、会展非常熟悉,各种协会的运作流程、经营模式,在我看来也是司空见惯。因此,对于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的所谓合法性与来路的质疑,我对舆论的哗然不以为然。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是NGO非营利组织,为企业经营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NGO的市场化服务部分则由其战略合作伙伴——天九儒商投资集团或国内外政府、企业、NGO负责运作,这在法律上是常见的结构设计。虽然业内能够做到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如此高端的机构屈指可数,但大大小小具有相似经营模式的协会则如恒河沙数。
泛滥于网络间的批判,颠倒是非,混淆概念,其逻辑不值一驳。“中非希望工程”是定向募捐,未动用一分钱公众善款;卢星宇24岁“掌管”巨额善款,更是荒唐的造谣,却因此被冠以隐含“坏孩子”意义的“卢美美”称号,举国周知,无从洗刷。
相对自由的网络舆论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信息透明,另一方面使公民私权利暴露于随时可能爆发的舆论暴力环境下。“卢美美”事件在侵犯公民私权利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
由于事件炒得正热,一些熟悉我的媒体也询问我对相关问题的意见。于是,我撰文就“中非希望工程”定向捐赠与公众善款的本质不同、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的法律性质作了说明,这是专业人士向社会、向法的精神负责任的做法。
但是公众舆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先入为主、先声夺人”,理性的、专业的声音很容易被湮没。2008年,“达娃之争”点燃战火,达能斥资500万美金聘请奥美公关与宗庆后打舆论战时,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公众听到“宗庆后没有契约精神”的判断之后,其他就什么也听不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