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良兆
长春科技大学,教授
长春科技大学,教授,李四光地质教师奖获得者。卢良兆教授1930年生于浙江省黄岩县,1950~1952年就读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在长春地质学院(合校后为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任教,1985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评聘为岩石学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长春科技大学,教授,李四光地质教师奖获得者。
卢良兆曾任长春地质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地质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地矿部“变质动力学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还曾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原地质矿产部学位和职称评定学科组成员和岩石学课程指导委员会成员、副主任。
卢良兆教授长期致力于变质岩和变质作用的成因及其与大地构造和地壳演化关系的研究。上世纪50年代主要从事辽东和吉南等变质岩区的1:20万区调和变质地质研究,首次进行了全区太古界(鞍山群)和元古界(辽河群)的划分和对比,系统总结了它们的变质岩石组合和原岩建造特征,探讨了该区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特征。
上世纪60~70年代,卢良兆教授广泛研究了胶、辽、冀东和密云等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变质相和相系特征。率先引入并发展了多组分系统的矿物共生分析原理和方法。进一步总结和补充修正了不同变质相的矿物共生规律和转化关系,对等化学系列概念有较重要补充。他首先在冀东和密云太古宙变质杂岩中发现麻粒岩,应用热力学多相平衡原理对它们的矿物共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北京附近太古宙麻粒岩地区的矿物共生和变质作用PT条件》等一系列论文,对不同压力条件下矿物共生关系的演化规律及其临界反应等方面均有较重要的新认识。
上世纪80年代前期,卢良兆教授主要从事国家重点项目《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和研究》。在董申保院士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他作为主编之一和编图业务组长具体主持和完成了图件的编制和有关专著的编写。首次对全国各时代变质岩系进行详细的变质相和相系划分,对各变质地区的变质作用样式和成因特征及其大地构造背景进行了系统总结。他还参与或首先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新认识,如将区域变质作用划分为四大类型、确定蓝片岩相变质作用成因类型的多样性等。《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和专著《中国的变质作用及其与地壳演化的关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国家自然科学(1989)二等奖和地矿部科技成果(1987)一等奖,卢良兆教授为四名获奖主编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长期深入进行华北陆台北缘太古宙高级区的变质作用类型和模式研究,确定内蒙古东南部集宁群为全球较典型的孔兹岩系,对它们的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变质、变形作用演化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首次提出孔兹岩系成因模式。专著《内蒙古东南部早前寒武纪孔兹岩系成因及其含矿性》获国家教委(1994)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后来又进一步总结了华北、华中一系列古元古代孔兹岩系的特征,成果反映在专著《中国北方早前寒武纪孔兹岩系》中。 与此同时卢良兆教授近年还致力于变质作用PTt-D轨迹及其地质动力学的研究,建立起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三种动力学模型。通过华北陆台各主要地区变质作用PTt-D样式的系统研究,对全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框架提出了诸多新认识。通过长期研究工作的积累,变质地质(动力)学现已成为具有一套较完整理论基础和研究原则及方法的新边缘学科,它代表变质作用成因研究的前沿,在此过程中卢良兆教授做出了重要贡献。
卢良兆教授富有科学热情和献身精神,他学风严谨,崇尚实干,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他长期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科研成果丰硕,在中外地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4部。在培养人才方面成绩卓著,除培养大量本科生外,还培养了9名博士生和20余名硕士生,他们都已成为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骨干力量。 由于长期在地质教育和科研工作中的突出贡献,他先后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长春市知名教授”等多种奖励和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名列吉林省英才馆。
参考资料
第六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2017-12-19
祝贺卢良兆教授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年 —— 教育和科研简历.岩石学报,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09-05-01
最新修订时间:2021-10-05 23:5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