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贞(778—848),唐代诗人。字贞白,号真南郭子,祖籍河北范阳,安史之乱后移居汝州。从汝州考中进士,晚年又回乡做了汝州刺史兼汝州防御使,升至河南府尹、太子宾客。
开成中,为大理卿,终福建观察使。诗二首。所录二首诗为:《和白尚书赋永丰柳》、《和刘梦得岁夜怀友》。《全唐诗》所收二诗及卢贞事迹见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卷四九。
人物生平
卢贞,字贞白,号真南郭子。祖籍河北范阳,安史之乱后移居汝州,约唐代宗大历三年(778年)出生于汝州梁县(792年改属汝州临汝县)李城驿(今汝州临汝镇)一带,因家居崆峒山北不远,从小就喜爱广成养生和治国之道,明事后求师苦读,30岁考中进士,先在地方多地任职。唐穆宗李恒长庆元年(821年)任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之仪式,次年诏为宣抚使赴浙东浙西道巡视灾情。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825年)升为度支员外郎,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曾奉旨检查东都洛阳官员支出账目。唐文宗李昂太和年间(827年-835年),任户部郎中,太常少卿,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等。开成元年(836年)任诸道黜陟使,代表皇帝巡查全国各道官员。开成二年任汝州刺史兼汝州防御使。开成三年,调任大理卿,掌管刑狱案件审理。开成四年,任福建观察使(福建道军政首长)。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任河南府尹,其间参加
白居易在洛阳香山的
七老会,同年出为岭南节度使。宣宗李忱大中元年(847年),赠尚书衔升为太子宾客,正三品,掌侍从规谏等事。848年在太子宾客任上去世,享年71岁。
个人作品
卢贞诗文俱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曹雪芹的祖父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共900卷。其中卷463存卢贞诗两首。
一为《和白尚书赋永丰柳》,大约作于任太常少卿期间。其序:永丰坊西南角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遍流京都。近有诏旨,取两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言也。因此偶成绝句,非敢继和前篇。其诗:一树依依在永丰,两枝飞去杳无踪。玉皇曾采人间曲,应逐歌声入九重。
二为《和刘梦得岁夜怀友》,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迁太子宾客,与刘梦得席宴相和:
文翰走天下,琴尊卧洛阳。贞元朝士尽,新岁一悲凉。名早缘才大,官迟为寿长。时来知病已,莫叹步趋妨。
轶事典故
重修道教圣殿广成宫。
开成二年,卢贞任汝州刺史兼汝州防御使。此时全国佛教盛行,已影响到百姓的生活。而源于本土的道教却异常败落,影响到吏民的习俗和教化。
汝州先贤广成子是人文始祖黄帝的老师,以修身之道授黄帝而天下治。汝州崆峒山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广成宫是广成子传授黄帝以德治国的教堂。卢贞认为广成子的道教思想与孔宣父的儒教思想一脉相承,广成庙和孔庙均是教化人的重要场所。但许多人不知道其中的典故和源由。于是筹资对崆峒山广成宫进行了大修,并增广了旧址。
广成宫修缮完工后,又亲撰碑文,宣传广成子的功德和重修广成宫的过程,刻立在广成宫山门前。其撰写的《广成宫碑记》收入《全唐文》中。
接见9岁学童。
福建神童
林杰自幼聪慧过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全唐诗》存其诗两首,其一《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其二:《王仙坛》
羽客已登仙路去,丹炉草木尽凋残。
不知千载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
开成四年(839年)卢贞任福建观察使,在官府接见了9岁的林杰,对其进行鼓励,成为一段佳话。《唐诗纪事》《太平广记》均有记。
打捞安葬弱水母子。
会昌年间,卢贞任岭南节度使。逢河南许州人王博武侍奉母亲前往广州,走到沙涌口时,遇到暴风,母亲被淹死。王博武看求助无望,也投入水中自尽以陪伴母亲。卢贞闻讯后派官吏下网捕捞,得到母子二人的尸体,并出资把他们厚葬,亲书“孝子墓”刻碑立于坟前。并把王博武的事迹上报朝廷,希望得到朝廷的褒奖。朝廷下诏为王博武刻石记录孝行。
《新唐书·王博武传》虽然是表彰王博武的孝行,让人读后更感动的是节度使爱民亲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