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岗十景,即河南
南阳市卧龙岗历史名胜景区内的十大景观。
十景起源
康熙五十年(1711年),知府罗景与南阳镇总兵杨铸共议扩建武侯祠,原计划于楼前隙地“积土成山,叠石成峰,设曲廊,置台榭,为南阳胜景”,并派人去城西北隅唐王府旧址运来山石。但在施工时于地基中发现前人题咏石刻,内有“卧龙岗十景”,于是即按十景加以扩建。依先例首建草亭,谓之“茅庐”;外置小桥为“小虹桥”;亭之东稍北为“古柏亭”;自东而北为曲廊、山梯,可登高楼而远眺。楼之南自东而至西北,蜿蜒作土山,正面叠石成峰,为“梁父岩”;自西北而南而西,穿一穴为“老龙洞”,上建平台,为“半月台”;楼之东南复作一小山,依古柏置石磴,为“抱膝石”;楼之西北竹屏曲径,建草庐三间,为“野云庵”;楼之北置一田舍,为“躬耕田”;其南建小殿一座,为“三顾堂”,中塑昭烈遗像。另建书院于祠前。是年七月动工,次年八月告成,历时十四个月有余。此次修葺,对后世影响很大,并奠定了卧龙岗武侯祠的规模。
发展历史
唐宋时期,卧龙岗诸葛庵已闻名天下,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南都行》中云:“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赞美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元,
延祐四年(1317年)仁宗皇帝交
中书平章政事与翰林集议,
命名南阳卧龙岗古建名胜为“武侯祠”。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知府罗景主持重修武侯祠,并依前人“龙岗全图”复建了“卧龙岗十景”(草庐、
古柏亭、梁父岩、抱膝石、半月台、老龙洞、野云庵、
诸葛井、躬耕亭、
小虹桥)和卧龙书院。乾隆年间,出现了“漫道锦官祠宇好,龙岗今日更馨香”的盛况。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现存古建筑群为元、明、清时期。祠内保存着汉以来历代碑刻,匾额楹联六百多(通)幅,在全国武侯祠中数居首位。其碑刻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具,其中最为珍贵的是
岳飞曾在此手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其
字体苍劲峭拔,备受推崇。
主要景点
南阳卧龙岗初建于
魏晋,盛于唐宋。
刘禹锡有《
陋室铭》曰:“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可见唐代卧龙岗已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
元朝延祐四年(1317年),
元仁宗命名南阳卧龙岗古建筑为武侯祠。
清朝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修武侯祠,并且按照前人的“龙岗全图”重新兴建了卧龙岗十景和
卧龙书院。
卧龙岗保存着元、
明及清时代的
建筑物,以及
汉代的
碑刻、
匾额及楹联等,其数量在全国各武侯祠中是最多的,其中收录有
岳飞亲笔书写的诸葛亮前后《
出师表》石刻。
南阳卧龙岗中的武侯祠是全国诸葛亮祠庙中建立最早、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整,现存的元代、明代石碑有四十多块,有古树3株,其中大殿左侧2棵柏树,大殿前1棵楸树,树龄均300多年,卧龙岗坐西向东偏南,现存殿堂房舍267间,主要建筑由东向西排列。
卧龙岗十景
1. 诸葛草庐:位于祠院后部正中,是后人在诸葛亮故宅基址上新建的一座八角尖顶茅亭。
前额“诸葛草庐”,为1973年
郭沫若手书;内额“诸葛庐”是1940年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
于右任所书。后额“
南阳诸葛庐”为清光绪二十年(1894)南阳知府傅凤飓所书。
南阳诸葛庐在唐代已经蜚声中外,而襄阳草亭始建于明代,从体量上看,南阳诸葛庐大于襄阳草庐,文化内涵也丰富于襄阳草庐。另外从平面看,襄阳的为六角,南阳的为八角,八角与诸葛亮的八卦有一定关系。
2.
古柏亭: 位于草庐左侧东部。此处有古柏一株,传为诸葛亮所植。后人因此建亭,并以“古柏”命名。亭为青瓦挑角,石砌围墙,门窗为木棂组饰的方格。门楣横额“
古柏亭”为清咸丰四年(1854)秋月,南阳知县钮雷所书。
3. 梁父岩: 小虹桥西,宁远楼之前,叠石成峰,谓之“梁父岩”。康熙年间用前明唐王花园的太湖石建造。
4. 抱膝石: 梁父岩之西,位于宁远楼前左侧,依古柏置石凳,为“抱膝石”。
5.
伴月台: 在草庐右廊西部。为一砖砌正方形平台,上置石几石登,旁有台阶22道,四周围以砖墙。传为诸葛亮夜观星象之处。
6. 老龙洞:老龙洞和伴月台为一联体建筑。伴月台下有一砖券小门,内有一道弯曲的长洞、传说此洞常有巨龙出现而得名。
7.
野云庵: 诸葛亮会客之所,在草庐右侧东部。正面壁饰“松鹤延年”、“六合同春”图案,其树木、花卉、鸟兽皆为砖雕。门额“野云庵”及两侧楹联亦系青砖雕成。
8.
诸葛井: 入口右侧
卧龙潭旁有井一眼,名曰诸葛井。井口为青石凿成,传为诸葛亮“躬耕”时汲水之处。
9.
躬耕亭: 入口左侧,清
康熙中知府罗景重修祠宇时建于宁远楼之北。为一纪念性处所,后湮。光绪二十七年(1901),知府傅凤踊又在其前立“汉武侯躬耕处”石刻一通,作为留念。
10. 小虹桥: 草庐之前,有一青砖独券小桥,精巧玲珑,酷似彩虹,故名。传为诸葛亮来往必经之地。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