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氏大宗祠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卫氏大宗祠[Lìjiàocūn Wèishì Dàzōngcí]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街道辖内。1615 年建成,因位于沥滘村内,为卫氏后人纪念先祖、进行祭祀与祈福的场所,故名。占地面积约2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1911 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头门、牌楼、拜亭、中堂和后堂组成,规模较大,保存完好。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相传系春秋战国卫国后裔,南宋时族人南迁到今海珠区沥蛲,因为祖上有明嘉靖皇帝的外孙婿,才准许建造这气派不凡的大宗祠。仪门上的“燕子斗拱”是皇亲国戚才有资格建造的,现祠内明代红砂岩石柱、柱础、栏杆、瓦脊及石碑、长案等保存完好;清乾隆皇帝赐给当时卫氏103名寿星,高3.7米共12块的巨型屏风也在展出。这是岭南发现最大的屏风。大宗祠占地近2000平方米,但据宗祠管理委员会称,原宗祠占地上万平方米,现四周仍被工厂包围,打开右侧门,就是一家电渡厂的车间。
设计
头门面宽五间,进深两间用三柱,前廊施三步梁。中柱明间设板门;后廊施三步梁,整个梁架遍施月梁,用驼峰、斗拱承檩;硬山顶,碌灰筒瓦,陶瓦当、滴水剪边。正脊塑灰塑龙船脊。牌楼为四柱三门三楼,正楼为庑殿顶,次楼为歇山顶,檐下均施有五跳交手斗拱,做工精细。右次楼的部分斗拱已毁坏,屋顶碌灰筒瓦,砌灰塑龙船脊。正门施四扇门,已毁,尚存门栓斗;次门用红色砂岩砌筑。次楼两侧砌有水磨青砖墙,各开一券形门洞,檐下端砌叠涩牙砖,上碌筒瓦塑灰塑脊。拜亭为卷棚顶,与中堂连建一起,两侧有门,通向外间,中堂面宽五间为十三架梁前后四柱,梁架结构简洁,硬山顶,碌灰筒瓦,正脊塑灰塑龙船脊。后堂面宽五间进深三间,硬山顶,碌灰筒瓦,陶瓦当、滴水剪边,正脊塑灰塑龙船脊。
该建筑于199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卫氏大宗祠中堂,安放着12块大型屏风。这组屏风是由乾隆皇帝御赐,用来表彰当时卫氏60岁以上老寿星的。屏风上下部的浮雕图案十分精美,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卫氏大宗祠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去 年,各级政府、各界人士再投入190万元资金,按照修旧如旧的办法,对宗祠进行大规模修葺。历时6个月,修葺工作正式完工。
参考资料
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民政局.
结果公开.广州市民政局关于公布《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的公告.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7 13:4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设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