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本,印刷的书本。对写本而言; 或专指出版物及文稿初步的编订文稿,对定稿而言。宋
王溥 《五代会要·经籍》:“见在雕印板《九经》,内有《周礼》、《仪礼》、《公羊》、《谷梁》四经未有印本。”
鲁迅《书信集·致吕蓬尊》:“《十月》我没有加以删节,印本的缺少,是我漏译呢,还是漏排,却很难说了。”
《红楼梦》传世最早的抄本“甲戌本”,题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题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冬月定本》;“庚辰本”,题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最早的印刷本就是1791年的程甲本和1792年的
程乙本了,都是程伟元印的,书名是《绣像红楼梦》,萃文书屋活木字本。有程伟元序,
高鹗跋,扉页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萃文书屋”,全书最后页上又有“萃文书屋藏版”字样。保存至今的“程甲本”,有青石山庄影印本流传。印本是经高鹗整理了前八十回,又补写了后四十回的完备本子,故又称为一百二十回本。
钤印即盖印。现存最早的钤印本印谱当推明隆庆年间顾从德所辑《集古印谱》六卷,它为后来印谱的编制体例、用笺规格、释文考证诸方面奠定了基础。钤印本印谱不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为历史地理、职官制度、古文字及艺术史研究提供了宝贵信息。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篆书书法艺术和众多的名人边款题跋,而且还能领略到巧夺天功的镌刻技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