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果松(学名:Pinus oocarpa Schiede)是松科松属植物,常绿大乔木,高达30米左右,胸径1米。干形挺拔,具有少节的主干,树干生长盛期多呈锥形。树皮红棕色至灰色,长块状开裂或剩落,芽圆柱形,红棕色,顶端渐窄。雄球花多数,圆筒状,长1.3-3.2厘米,宽约5毫米,球果反曲着生,种鳞反曲或平直,盾呈红棕色或褐色,具有光泽,种子浅榇色或灰色。连结悰色膜质的翅,通常不易脱落。
形态特征
常绿
大乔木,高达30米左右,胸径1米。干形挺拔,具有少节的主干,树干生长盛期多呈锥形,枝条向上举,老龄叶平展,圆形,而枝叶较疏。树皮红棕色至灰色,长块状开裂或剩落,芽圆柱形,红棕色,顶端渐窄。针叶通常多为4-5针一束,少数3针一束,聚生于小枝先端,浅绿色或黄绿色。针叶长20-25厘米,径1.3毫米,腹背两面均有气孔线,边缘具细锯齿;针叶干后变棕色至暗檫色。
雄球花多数,圆筒状,长1.3-3.2厘米,宽约5毫米,无柄,或短而密集的花簇,雌球花位于新梢顶端,
球果反曲着生,圆锥状,种鳞反曲或平直,鳞盾呈红棕色或褐色,具有光泽,
种子浅棕色或灰色。连结棕色膜质的翅,通常不易脱落。
生长环境
卵果松为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带的树种。垂直分布范围约在海拔300-1500米,年降水量在2500毫米以下,有些则在900毫米左右,每年有4-6个月小于60毫米的季节性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腐殖质少,排水良好的缓坡、陡坡和山脊,岩石裸露的沙质土、砾石土、砖红壤或黏壤土上均能适应。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天然分布南界在尼加拉瓜的12°45′N,85°51′W,北界在墨西哥的27°N,108°08′W。
主要分布在
墨西哥、
危地马拉、
伯利兹、
洪都拉斯、
萨尔瓦多和
尼加拉瓜,大部分树都集中分布在这6个国家运行轴的西南部(太平洋的西南部)。在墨西哥,它在西部和南部山区较低的山坡上有大量分布。在危地马拉南部和洪都拉斯中部,萨尔瓦多北部和尼加拉瓜西北部的山区也很丰富。
1973年起引种到中国广东、海南等地区试种。斯里兰卡、坦桑尼亚、肯尼亚、巴西等国家也有引种栽培。
繁殖方法
采种
花期2-3月,球果成熟期9-10月。球果采收后,放置阳光下暴晒,经常翻动,经2-3天鳞片张开,种子自然脱出,出种率4-5%,千粒重约15.2克。含水率10-12%的种子置于密封容器中,在室温下保持半年,发芽力没有很大的影响。在-28至-2℃低温贮藏,可保持7年,种子含水率减低到9%,贮藏5℃以下低温,也可以保持种子发芽力数年。
播种
播种前,种子用0.5%
高锰酸钾或1.5%
福尔马林溶液浸种15分钟,捞起用清水洗净,再用40℃温水浸种催芽24小时(自然冷却),捞起稍晾后播种。
播种苗床整地要深耕细作,床面要求平整,用2%高锰酸钾或3%福尔马林溶液喷洒,然后用塑料布盖床面7天左右进行消毒,再把种子撒播在床面上,用细筛筛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搭荫棚遮荫,淋足水,苗床周围放灭蚁灵防止蚂蚁搬食种子。每天早、晚各淋水1次,约6天开始发芽出土,延续10天左右后发芽结束,发芽率60-80%。用芽苗移入容器中育苗,适当遮荫,以后加强苗圃常规管理措施,约半年苗高50厘米,即可出圃栽种。
栽培技术
种植
选择荒山地、平地、缓坡地、山腰、山谷、丘陵地均可,但要求土层深厚、中性或酸性红壤、红砂壤及砂壤,且排水良好。造林地先砍杂、炼山,若坡度超过20°时要开水平带整地,植穴规格60厘米×60厘米×50厘米,株行距一般用2.5米×2.5米或2米×3米,雨季造林,在雨前或雨后栽种为佳。
抚育
造林后,要加强抚育管理措施,栽种后1个月进行幼苗扩穴培土,在雨后施肥,每株施复合肥25克。第一年砍杂、除草、松土、施肥等抚育3次。以后每年抚育管理2-3次为佳,直至郁闭成林。
病虫防治
病害
幼苗期有猝倒病,用0.3%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每周1次。亦用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
虫害
有
松梢螟危害松梢针叶,用40%
敌杀死、灭杀丁等溶液600倍喷洒。
主要价值
材质轻软,纹理通直,易加工。在中美洲地区出口欧洲的商品材中与加勒比松齐名。广泛用于桩木、梁柱、杆材、枕木、承重地板、承重木结构、细木工等方面;含松脂多、干燥稍慢,不耐腐,宜作室外用材但需经防腐处理,用于造纸和用于混合木浆生产包装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