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彦芝
京剧琴师、教育家、艺术家
厉彦芝(1896—1972),出生于北京,满族旗人,京剧琴师、教育家、艺术家。1957年当选为重庆市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72年8月12日,突发心肌梗塞而卒,终年76岁。
人物生平
厉彦芝(1896—1972),满族。京剧教师,琴师,北京市人。幼年因家庭没落,十三岁向票友罗福山学戏,工老旦。十四岁登台,曾在天津通乐园与老生演员汪笑侬等同台演出《药茶计》《行路哭灵》《钓金龟》等戏,并和李桂春合演过《回荆州》等戏。十八岁时倒仓,拜董凤年为师改习京胡。民国四年(1915)离北平南下,先在上海为李万春(时年六岁)吊噪,给金少山拉琴,后搭韩玉山班,演出于杭、嘉、湖一带。此间他与京剧演员李洪春,杜文林、林树森、白家麒、刘天红、金少山、陈嘉祥、高桂荣和京剧乐师白登云、赵喇嘛等交往甚密,人称“小老叔”。
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更新舞台任琴师兼后台总管,并开始教其子女学戏。后该舞台的其他艺人子弟亦拜他为师,艺徒渐多。厉彦芝采用边练边学边参加演出的方法,先让艺徒扮演小猴、云童、仙女、娃娃生等角色,至民国二十四年,艺徒们已能单独演出《黄鹤楼》《蜡庙》《斩黄袍》《雁翅关》《岳母刺字》等剧目,受到观众喜爱。上海《艺术生活》画报,曾以“童伶厉家班”之名予以介绍,他遂以班主身份延请教师,陆续招收“慧”字科学员,至1936年底已达四十余人,便脱离更新舞台,赴宁波、南京、杭州、镇江、芜湖、南昌、长沙等地巡回演出。1938年该班师生已有百余人,经汉口入川,演出于重庆章华大戏院。1939年夏,日机轰炸重庆,即率班去贵阳、昆明等地巡回演出,同时开始招收“福”字科学员。民国三十三年返渝,在一川大戏院上演,直至重庆解放。
厉彦芝于1938年在汉口率班参加为宣传抗日举行的各剧种联合公演。当年十月起,又在重庆积极参加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举办的戏剧节活动。所率厉家班,于抗战八年中排演了不少富于积极意义的剧目,如《明末遗恨》《岳飞》《抗金兵》《班超》《生死恨》《戚继光歼倭记》《吴越春秋》《花木兰》等。在《明末遗恨》于重庆章华大戏院演出时,他令其子女带妆下台,为前方抗敌将士向观众募捐寒衣;对京剧界穷困的同行们,亦常解囊相助。
厉彦芝善于团结教师,长于管教艺徒,治班严格、教艺有方,在随团学艺的科班教学上,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从1935年至1956年的二十年中,厉家班培养出“慧”字、“福”字两科学员一百七十余人,名角选出,如:厉慧斌、厉慧良、厉慧敏、厉慧兰、厉慧森、陈慧君、陈慧林、邢慧山、杨慧龙、刘慧峰、乔慧杰(志良)、厉慧福、沈福存、韩福香,以及现台湾省“四大名旦”之一的秦慧芬等。
1958年,剧团成立学生训练班后,厉彦芝又任教该班,担任老旦组教师和京胡教学,教授了《岳母刺字》《断太后》《打龙袍》《罢宴》《徐母骂曹》《甘露寺》《审椅子》《太君索聘》《杨门女将》等戏。他于1957年当选为重庆市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72年8月12日,突发心肌梗塞而卒,终年76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9 19:02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