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建筑
建筑领域术语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建筑非常简单。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原始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大致相同,建筑多有相似之处。原始社会末期,建筑艺术开始萌芽。 对建筑物环境规划布置也开始注意。
引用示例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建筑非常简单。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原始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大致相同,建筑多有相似之处。
原始人工住所  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起先住天然山洞或巢居树上,后来出现人工修筑的竖穴和地面住所,如蜂巢屋(石块砌成,密集似蜂巢),树枝棚(用树枝搭成穹窿形,有的在外面再抹粘土,见图),帐篷(用树枝和兽皮搭成)等。大抵渔猎者多住洞穴,畜牧者多宿帐篷,农耕者多居草屋。中国的吉林、山东、江苏、浙江、台湾、河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附近均有旧石器时代人群居住洞穴遗址;古籍中也有巢居传说的记载。
农业村落  新石器时代出现农业,人类开始定居,很多地区出现雏形村落。苏联基辅附近发现的特里波利耶文化的氏族村落居民点科洛米西纳I,住宅围成两个同心圆,外圆直径约170米,每所住宅各长约30米,面积约150平方米,可住20~30个氏族成员;内圆直径小得多,每所住宅只有12~30平方米,可能是供刚成婚的配偶家庭用的。
中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超过7000处,遍布全国。其中最早的是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的两处,距今已有7000~8000年。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村落,大的面积达数万至数十万平方米。村落分区明显,一般包括住地、墓葬地、窑址、窑穴,并已有防御性堑壕。一般建筑环列四周,面向公共中心,体现了氏族社会的特点。
黄河流域典型的村落遗址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郑州大河村遗址,住房多为浅穴或地面建筑,以木骨架抹草泥成为墙壁和屋顶。住房中央有火塘,地面经压平火烤,坚硬光滑。氏族社会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出现套间房址、井址;普遍有石灰质的地面表层,光洁耐用。结构上已有承重柱列,柱脚和墙身之下有的垫烧土块,有的经夯筑加工。
长江以南,发现多处住房的桩基,可能是早期干阑式建筑(见毛家嘴干阑遗址)。其中最早的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下层,约为公元前3500~前2800年遗存。木桩上有最早的榫卯遗迹(见彩图)。杭州湾一带的原始社会村落已会开渠引水。  东北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有供热的暖道火墙。西藏昌都卡若有约公元前3300~前2100年的房屋遗址,用卵石垒墙。
纪念性巨石建筑  原始社会晚期,有些地区已使用青铜器和铁器,加工木、石的能力提高了,出现了纪念性的巨石建筑,如祭奉太阳的石柱、环状列石和埋葬死者的石室;某些地区已有椭圆形平面的神庙。早期石室较小,长不过2米,高不足1.5米;后期石室形如甬道,大的长达20米。石柱是直立的圆柱形石块,大的高达20多米,重300余吨。法国布列塔尼的卡纳克有3000多根石柱,排成两行,长达3公里。环状列石是由不大的石柱排成的圆圈或几个同心圆,柱顶用条石连接。保存最完整的环状列石在英国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见彩图)。
中国台湾、山东和辽东半岛有石棚等巨石建筑遗存。  建筑艺术的萌芽  原始社会末期,建筑艺术开始萌芽。有些部落在建筑物上涂抹鲜艳的颜色,如中国宁夏固原遗址建筑的墙面涂红灰色条纹。有的部落建筑还有相当复杂的装饰性雕刻,如中国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的建筑住房入口泥壁上有刻纹图案。对建筑物环境规划布置也开始注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1 08:3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