厮养
汉语词语
厮养,汉语词语,读音:sī yǎng,意思是犹厮役,出自《战国策·齐策五》。
释义
犹厮役。
出处
西汉 · 刘向 《战国策·齐策五》:“士大夫之所匿,廝养士之所窃,十年之田而不偿也。鲍彪 注:“廝,析薪养马者。
例句
西汉 ·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有廝养卒谢其舍中曰:‘吾为公说 燕,与 赵王 载归。’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析薪为廝,炊烹为养。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唐玄宗舞马》:忽一日,军中享士,乐作,马舞不能已。厮养皆谓其为妖,拥篲以击之。马谓其舞不中节,抑扬顿挫,犹存故态
北宋 · 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张巡传》:“待人无所疑,赏罚信,与众甘苦寒暑,虽廝养,必整衣见之,下争致死力,故能以少击众,未尝败。
清 · 钮琇 《觚剩·舒氏义烈》:王国栋与吾辈同起厮养,沐恩日久,瀳加拔擢,位至固山。
参考资料
厮养.百度教育汉语.
抑扬顿挫.百度教育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22 08:11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