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群体理论是关于人的社会心理态度和行为怎样受其从属的或追求的群体参照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海曼、纽科姆、谢里夫梅顿及凯利等人。
参照群体
它是指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上和在规范与价值观形成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比如:一个学生把自己看作是自己所肯定的家庭或社团组织的一员,从而以它为标准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它的规范为准绳评定或约束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并逐渐形成与该群体一致的观点。个人有多少沟通渠道,也往往有多少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分类
(1)现实的参照群体(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隶属群体如家庭、班级。)和思想上的参照群体(不在眼前或设想的从属群体,如小说中描绘的“敢死队”、“探险小组”)。
(2)会员群体(自己作为其成员的参照群体)和外部群体(在自己所属团体之外的参照群体,如相邻的学校或先进团体)。
(3)大的参照群体(国家:宗教、党团组织等)与小的参照群体(如锻炼小组、小剧团……)。(4)肯定性参照群体(其群体规范和目标被个体所采采纳,并产生参加意向的群体)和否定性参照群体(引起个体反对参加的意向或不把自己看作是其中一员的群体)。
参照群体的作用
凯利(1952)认为它有两种主要作用:规范作用(normativeness)和比较评价作用(appraisement)。
规范作用是指群体确立某种行为标准(或称群体规范)迫使个体遵循,如果群体能奖赏对它的
顺从而惩罚不顺从,它就起规范作用。
比较评价作用是指个体借助它作为比较标准和出发点用以评价自己或他人。尽管某个群体对某人并没有提出看法或要求,但这个人要想确认自己或对他人的地位和状况进行评价,就要以某个群体的特点或水平作为基准加以比较。参照群体的这两种作用往往是统一的,有时同一群体可同时起这两种作用。
参照群体所依赖的条件
梅顿于1957 年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文中提出了某些似规范性的论点:
(1)如果群体对自己的成员没有充分的威信,那么其成员将倾向于挑选外部的、非会员的群体作为参照群体,因为在他们看来后者更有威信。
(2)个体在自己群体中越是孤立、地位越低,那么就越有可能把外部群体当作参照群体,期望在那里占有较高的地位。
(3)社会流动性越大,个体改变群体从属性的可能性越大。
(4)个体对参照群体的选择,也依赖于个性特征。
参照群体的功能
规范性的功能,即通过设立一定的行为标准迫使个体遵循。个体在
认同于参照群体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社会规范,从而社会化。
比较性的功能,即个体可以将参照群体与自己比较或者与他人比较。在这种与自我或他人的比较过程中,个体能够确定自己的价值、社会地位,获得一定的满足感,或者产生一定的“相对剥夺”的感受。例如,在一批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中,有的人工资收入较高,而有的人较少。收入较高的人,在比较中会感到一定的满足。而那些收入较低的人,尽管收入的绝对值已经不错了,但与其他同学相比要少一点,在比较中他会感到一种相对的剥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