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穗盐场
温州市瑞安市场桥双穗盐场
双穗盐场为宋代朝廷在温州沿海设置的四大盐场之一。双穗盐场的辖境为瑞安县沿海,场署在旧崇泰乡场桥(现场桥一带),迄元、明、清、民国,场址未变,而且是浙江省主要的食盐产区之一。
命名由来
因当地有一株稻长出双穗而得名。《宋史》卷一八二称,熙宁五年(1072),两浙提点刑狱公事卢秉权测量各盐场海水含盐量时,“温州双穗、南天富、北天富为十分”。这是古籍中有关双穗盐场的最早记载,说明双穗盐场距今至少已有近千年历史。
历史沿革
明朝弘治年间,双穗场办盐额在温属盐场中已升至次位。到了万历年间,双穗场则跃居第一。这时,双穗场有坦地7667弓,“上自官塘,下至海水,分给灶丁,丁无定数,但尽坦均分铲煎配引。时通场灶丁众多,每丁给坦二尺九寸”。一弓为5尺,一说为6尺。如按前者计,可得其时该场有13219丁;如按后者算,可知其时该场有灶丁15863人。
清末,双穗盐场开始改煎(煮)为晒。民国《瑞安县志稿》记道:“清光绪季年,海安地民以筑坦制盐,其利甚溥。辄于场桥浦下倒仰汇报筑盐坦九个,并于海安所北门设盐灶一座,开海城坦业之先。”
民国五年(1916)夏,双穗场在上望分设盐场,场署驻上望。管辖东临大海,南至平阳永丰湫,西古塘,北至鲍田,东西相距十里,管理范围南北相距六十里。
上望场以产海盐为著,始于北宋。上望为滨海水乡,平畴沃野,贯通河道,有渔盐之利。北宋仁宗庆历间,上望林宅村林氏祖嶽公在林宅东南角,从晒盐到首建煎灶,采用火煎盐,不受天气影响且产量高,使盐业得以迅猛发展。煎盐灶的地方,古称“林宅灶后”,又称“灶后路”。后改“灶”突出“盐”字,沿用至今,称之“盐坦路”,现分“西、中、东盐坦路”向东延伸至八十亩。
民国初年上望场产地分为六处,共有制盐坦地641坦、坎641只、煎灶126座、锅583口,年产盐2350吨。民国二十年再次并入双穗场管辖。
新中国成立以来,制盐技术有了新进步。1958年8月,“流、枝、滩”制卤法在场桥试晒成功,这是流动、立体、平面三结合的海水直接制卤法,有出卤快、单产高的优点。1970年,全面推广“滩晒法”,生产工艺分为纳潮、排淡、结晶、整滩等。滩晒法成本低、操作便、抗灾强、修理简便。从1970年至1979年,双穗盐场的盐产量由2755吨提高到8785吨。 
消失原因
入清以来,飞云江北岸平原的成陆速度大大加快,入海口东推,大批海域成陆并获开发。从《浙江温州地区近岸浅海全新世地层与古地理》中可知,清光绪之后,平原仍以较快的速度淤涨,1978年时的海塘已在清光绪海塘以外近1公里(古代瑞安双穗盐场)处,而后,在此海塘以外又堆积了宽达五六公里的滩涂。
在飞云江南岸平原,清光绪年间沙塘陡门“外涂十余里”,全靠不断排淤才能确保河流排水通畅。据清光绪《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平阳县图”,光绪年间的海岸线已在阁巷至沙塘陡门以东1.5公里处。
1922年,在沙塘陡门以东修建海塘,1978年修的现代海塘又在此海塘以外1.2公里外,并在塘外堆积起了新的滩涂。
也就是说,由于飞云江口两侧岸滩日益淤涨,海水含盐量减少等原因,盐田面积逐年减少,20世纪90年代后,双穗盐场基本停产。如今,有着千年历史的双穗盐场已不复存在。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25 20:49
目录
概述
命名由来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