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彩绘凤鸟双连杯是战国时期漆木器,1987年出土于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文物特征
战国彩绘凤鸟双连杯通高 9.2 厘米,长17.6厘米,宽14厘米,由竹、木结合制成。其造型为一只凤鸟背负双杯,前端为风的头和颈,后端为尾巴,尾巴微微上翘。在凤鸟的腹部左右并列两个竹质的筒形杯,两杯在靠近底部的地方有一段竹管连通。凤的双翼雕刻在两杯的前部成展开状,似在振翅欲飞。风鸟昂首,目视前方,嘴里衔着一颗珠子。凤的头、颈、身、尾部遍刻象征羽毛的鳞状纹。乌头和身部镶嵌有八颗银色的宝石,头顶一颗,颈部两侧各一颗,两翼各两颗,下胸部一颗。杯子里面髹红漆,杯口绘有黄色卷云纹。杯外面以黑漆为底,上用红、黄、金三种颜色彩绘。杯身中部绘有相互盘绕的双龙,龙头伸向两杯相连处。龙的上下绘有红黄相间的垂直波浪纹。杯底绘有两条红色的龙。
流传历史
1986年11月,荆(门)-沙(市)铁路建设开工在即,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为配合施工,先行勘测。考古工作人员在南距纪南城约16千米的一座名叫包山大冢的土岗上,共发掘墓葬9座,除3号和7、8号为西汉外均为战国楚墓,战国彩绘凤鸟双连杯即出土于包山2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出土环境
战国彩绘凤鸟双连杯出土于包山2号,墓包山2号墓封土保存较好,规模较大,其封土底径54米、高5.8米;墓口长34.4米、宽31.9米;坑有14级台阶,东边有长斜坡墓道;墓底长7.8米、宽6.85米,坑深12.5米。
墓内椁长6.32米、宽6.24米、高3.1米,分东、南、西、北、中5室,中室置4层套棺。在东室、南室和北室中,共出土竹简448枚,其中有文字的计178枚,总字数12472字。从简文可知,此基下葬于公元前316年,墓主为左尹邵。
制作技术
胎体工艺是漆器制作的首要环节,也最能代表漆艺的发展阶段。从出土实物来看,春秋时期的楚国漆器胎骨只见木胎;战国时期漆器胎骨尽管仍以木胎多见,但是出现了竹胎、革胎、夹纻胎、积竹胎、陶胎、金属胎以及木片卷粘胎等丰富的类型。战国彩绘凤鸟双连杯的胎体属于木、竹复合胎体,匠心独运的工匠充分认识了不同材料的特性,然后将它们因材就势、塑造成型,再用生漆粘结为一体。双联杯中的凤鸟与雏凤为木胎,木胎最能发挥工匠超凡的创造力,易于创作,通过圆雕、浮雕和透雕等不同手法,将一只伫立、张开双翅、仪态万千的凤鸟以及跟随其后的两只雏凤雕刻得栩栩如生,跃然杯上。双杯则是采用两只自然生成的竹筒制作而成。双联杯的木、竹复合胎体见证了楚国漆器从初级阶段向高阶阶段的发展。
文物鉴赏
战国彩绘凤鸟双连杯凤鸟昂首伫立,目视前方,神采奕奕,口中衔着一颗惊彩绝艳的漆珠,显得雍容华贵;凤腹便便,在它展开的双翼与微微翘起的扁长尾之间,安然摆放着两只杯子;凤鸟身后左右两侧还跟随着两只雏凤,从形态上看,它们尽管身体幼小,但是毫不懈怠,配合着凤鸟努力完成着托举之职,正好用作顶立双杯的另两只足。值得一提的是,接近两只杯底处,用一根细竹管将二者连通,使得这件漆杯类似当今的连通器,可以供两人同时饮酒,双方只需各执一根管子放入杯中,形似各自饮酒,却是在饮用同一杯酒,故而称作“双联杯”。整个凤鸟双连杯造型别致,制作精巧,装饰华丽,凤与龙动静相宜,栩栩如生。
文化寓意
战国彩绘凤鸟双连杯接近两只杯底处,用一根细竹管将二者连通,使得这件漆杯类似当今的连通器,可以供两人同时饮酒,双方只需各执一根管子放入杯中,形似各自饮酒,却是在饮用同一杯酒,故而称作“双联杯”。
古人在婚礼仪式上需行“合卺”之礼,即让新郎、新娘共饮同一杯酒,恰如现代婚礼上一对新人喝交杯酒的环节,用以提醒双方从此开始了共同的生活,祝福新婚夫妇婚后永结同心,相亲相爱,不离不弃。凤鸟双联杯即是古代婚礼仪式上新婚夫妇行“合卺”之礼的饮酒器皿,中国自古至今十分重视婚姻,因为它不仅仅预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家族的繁盛,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双联杯巧妙构思成凤鸟携带两只幼小的雏凤共同托举双杯的造型,形象地表达了先民祈求子嗣兴旺的吉祥愿景。
文物价值
战国彩绘凤鸟双连杯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上讫新石器时代,下至秦汉通行合卺礼仪的中间缺环,而且还扩大了中国古代合卺礼仪的流行区域,对探讨楚国的婚姻礼仪及家庭构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是国家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