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不断·叹寒儒
元代马致远散曲作品
《拨不断·叹寒儒》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创作的散曲。此曲慨叹读书无用,抒发怀才不遇的幽怨,感叹仕途受阻的不幸命运。全曲运用“顶针续麻”的手法,也就是将前句的结尾,用作后句的开头,层层推进,回环往复,从而将婉转轻快与沉郁顿挫两种风格融为一体。
作品原文
【双调】拨不断⑴
叹寒儒⑵,谩读书⑶,读书须索题桥柱⑷。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⑸?且看了长安回去!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拨不断:曲牌名,属双调。全曲六句,押三平韵三仄韵。
⑵寒儒:贫穷的读书人。
⑶谩:徒然,枉自。
⑷须索:应该,必须。题桥柱:司马相如未发迹时,从成都云长安,出城北十里,在升仙桥桥柱上题云:“不乘驷马高车,不过此桥。”
⑸长门赋: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退居长门宫,听说司马相如善作赋,以黄金百斤请其作《长门赋》献给汉武帝。
白话译文
那些贫穷的书生,他们枉自读了许多书。读书就应该像司马相如那样,在桥柱上题字发誓要功成名就。可现在的读书人即使有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华,可又有谁来买你的《长门赋》?姑且逛逛长安,然后回乡去。
创作背景
此曲载于《阳春白雪》前集卷三。作者生活的时代缺乏赏识人才的君王,而作者的追求和理想主要地于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而这个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作者作此曲以慨叹读书无用、求取功名的艰难。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叹寒儒,谩读书”,感叹贫寒的儒生枉自读书。古人为了劝学,称“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作者感慨读书无用,是因为元代社会实行民族等级政策,科举废行近一百年,致使文人无仕宦之望。即使后来重开科举,一部分文人步入仕途,但民族歧视仍使他们怀才不遇,沉抑下僚。正因为这样残酷的社会现实,才让作者发出如此愤激之语。“读书须索题桥柱”化用了司马相如的典故。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其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后来司马相如果然获得成功,以“钦差大臣”的身份乘赤车驷马返蜀,一时太守以下到郊外迎接,程县令背负弓箭为之开道。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梦想追求的荣耀。
“乘车谁买《长门赋》”亦是化用了与司马相如有关的典故。《文选·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君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金,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这里反用典故。自己尽管像司马相如那样饱读诗书,满腹才华,但乘着驷马高车的达官贵人有谁能赏识重用像我这样的寒士呢?作者早年有志于功名,奔走于京华,但始终未求得一官。究极而论,正是元代社会贤愚颠倒、是非不分的黑暗政治导致了作者的悲剧。正因如此,作者不禁感叹“且看了长安回去”,元代的都城在大都,因长安是古时的都城,后代文人仍常用长安来代指帝都。作者奉劝那些到京城求取功名的士子们,不要再停留了,因为这里不是建功立业的场所,不如早早归去。
这支曲子吐露出作者长期郁积下来的对元代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悲愤不平,也唱出了广大下层文人的共同心声。此曲在艺术表现上也是十分成功的,下句开头的字往往承接上句末尾的字,形成“顶真”的格式,层层推进,回环往复,从而将婉转轻快与沉郁顿挫两种风格融为一体。
名家点评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赵义山:此曲感叹仕途受阻的不幸命运,在科举考试被废止的元代前期,是有其普遍性的。三、,四、五句,用司马相如的典故。相如由成都去长安,经城北升仙桥时,题云:“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后果然得官;汉武帝陈皇后失宠,曾奉黄金百斤请相如作《长门赋》,后复得亲幸(分别见《成都记》及司马相如《长门赋序》)。这里用古代土子的飞黄腾达、受人赏识,与今之士子空读诗书而无人理会的不幸命运构成鲜明对比,愤激感伤之情,溢于言表。最后一句对知识分子仕途断绝之后的人生态度作了形象描写:“且看了长安回去。”此处借汉、唐都城长安代指元代大都,并进一步代指其统治状况。曲中用顶真手法,全曲钩连而下,如一气呵成,悲愤之情遂被表现得痛快淋漓。全曲由此而形成的一种豪放的风格特点也极为明显。(《元曲大辞典》)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邓元煊:此曲慨叹读书无用,抒发怀才不遇的幽怨。今昔对照,感慨系之。用联珠体(即顶真格)蝉联而下,紧凑流畅。(《元曲:彩图版》)
作者简介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青衫泪》以及同别人合写的《黄粱梦》七种,另《误入桃源》仅存一曲。一说南戏《牧羊记》也是他所作。剧作文词豪放有力,内容显示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但也带有逃避现实、向往仙道的思想倾向。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有辑本《东篱乐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数二十三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3:28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