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推敲(拼音:fǎn fù tuī qiāo)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宋·阮阅《诗画总龟》。
成语出处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回,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诗画总龟》宋·阮阅)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反复推敲”。
成语故事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他曾赴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贾岛骑着驴子,在大街上慢悠悠地走着,边酝酿着诗句。
突然,贾岛想到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通俗易懂的十个字,描绘了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如水的月光洒在山前山后。这时,有个和尚深夜回寺,绕过河塘,穿过垂柳,踏上寺阶,对着寺门“笃笃笃”地连敲几下。清脆的声音,打破了静谧的夜空,鸟儿吃惊地睁开眼睛。”贾岛觉得某些字还可修改,想把“敲”改成“推”。于是便在驴上边吟哦,边伸出手作推门和敲门的姿势。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看了贾岛那副自言自语、手舞足蹈的样子,都感到惊讶。
正在这时,代理京兆尹(京城长官)、大文学家韩愈,在浩浩荡荡的仪仗队簇拥下,路过大街。贾岛在驴上,思考入神,一个劲儿不停地作推推敲敲的动作,竟然撞到韩愈的仪仗队上去了。
“干什么?混蛋!”贾岛只听得对面有人猛喝一声,刚抬头,还没弄清事由,就被人一把拉下驴子,推推搡搡带到韩愈马前。贾岛定神一看,知道闯了大祸,心头顿时扑通扑通直跳。没其他办法,他只得把事情经过直说,最后请求京兆尹开恩恕罪。
然而事情大大出乎贾岛意料之外。韩愈不仅没有处罚他,反而对他的诗句和修改很感兴趣。他当即跟贾岛研究起诗句的修改来了。韩愈思索片刻,说:“用‘敲’字好。”随后,他们并马而行,一同议论写诗的事。
从此,贾岛和韩愈成了文学上的至友,“推敲”两字,也成了文学史上反复修改、字斟句酌的一则佳话。
成语寓意
鲁迅曾说过:“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这是鲁迅的经验之谈,文章的得与失、好与坏、优与劣不是由上天决定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修改是文章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玉不琢,不成器,再好的材料,再好的构思,写成文章以后总会瑕瑜兼有,修改,润色,就能成为佳作。事物曲折复杂,文章要准确无误地反映,很有难度。所以,人们要反复认识,反复思考,不断深化正确的看法,修正不妥的乃至错误的认识。修改文章也就是修改认识、完善认识,使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明皇甫汸《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也说:“语欲妥贴,故字必推敲。盖一字之瑕,足以为玷;片语之类,并弃其余。”文章之中,往往由于一字之差,就可造成整篇之病;一语之偏,累及全文。因此,文章写好后,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方能去掉可有可无的字句,使作品臻于精纯。
成语运用
“反复推敲”指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偏正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清·佚名《
施公案》第三百七十回:“话说施公将阜宁县申详的那件公文,据详推究。又将颜县令梦中所看的诗句反复推敲,终不能解。正在寻思之际,忽见施安来请吃饭。”
贺青《挑灯集》:“这些杂文的很大部分,都是在报刊编辑同志催促之下,赶任务赶出来的,匆匆写完,又匆匆送走,来不及仔细揣摩,反复推敲,自然难免流于肤浅和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