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系数
影像的反差与景物反差的比值
反差系数,用符号γ表示,表示胶片等反差尺度,是指影像的反差与景物反差的比值,数字大,说明反差大,属于硬调,小则说明反差小,属于软调。
定义
反差系数为感光特性曲线直线部分任意两点所对应的密度差和曝光量对数差之比,反差系数还可以定义为感光特性曲线直线部分的斜率,这一定义对于负片和正片都是适用的。反差系数既和胶片的特性有关,又和显影程度有关,任何一方面发生变化,反差系数值都会改变。当显影条件固定时,反差系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胶片的反差特性。如果曝光过程中镜头的眩光等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影像各部分亮度处于感光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底片的反差系数可理解为底片影像反差与景物亮度反差之比:反差系数=影像反差/景物反差。
反差与反差系数
反差是指原稿或照出的底片中明亮部分与阴暗部分亮度对比的差数。如果原稿或照出的底片明暗相差很大,即是调子硬或反差太大;反之明暗相差不大,调子比较柔和、平淡,则称为反差小或调子软。
为了从数量上表示底片反差与原稿反差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反差系数γ表示:反差系数=影像反差/景物反差。
反差系数作用
反差系数是表示影像反差和景物反差之间的关系,保持了原景物的反差,或是和原景物相比反差有所压缩或扩大。如果反差系数值大于1,说明影像反差比原景物反差大,扩大了反差;反差系数值等于1,影像反差与原景物反差相等;反差系数值小于1,影像反差小于景物反差,反差有所压缩。
反差系数的大小
反差系数过大或过小都不理想,黑白负片的反差系数一般都小于1,负片的反差系数一般在0.65-0.7左右,和原景物的反差相比大约压缩为56%-70%。因为反差系数值较小时,胶片的宽容度较大,可记录更多的景物层次,而且影像的颗粒性也较好。由于负片的反差系数值小于1,影像反差有所压缩,在制作正像时,正片或照相纸的反差系数值较大,才能得以弥补,使正像获得正常的反差。一般黑白正片的反差系数值约为2.8-3.2,照相纸因有不同的纸号,反差特性有很大的差别,其反差系数值大约为1.8-4.0之间。
平均反差系数
γ值的计算在实际生产中很少用到,原因在于特性曲线上没有真正的直线部分,而带有轻微的曲度,平均反差系数 更能反映感光材料的特性。为求得精确的平均反差系数,必须计算特性曲线上无穷多个点的斜率,但实际只选取曲线上方和下方的两个点P1和P2,平均反差系数就是这两点间的密度差与曝光量对数差之比,如图1所示。计算如下。
反差系数不一致
彩色反转片的三条特性曲线(主要是直线部)重合时,三层乳剂的感光度和反差系数都相等,摄影影像可具有良好的色平衡。如果彩色反转片三条特性曲线的反差系数不一致(即使最大密度、最小密度、感光度都相同),曲线的直线部实际上是相互交叉的,影像将导致双重偏色,即影像亮部和暗部偏两种互补的颜色,如图2所示。
彩色反转片因反差系数不等所造成的影像颜色偏差,在拍摄或照片制作配光过程中是无法校正的。因为通过滤光片校正颜色,只能使整个画面均匀地增加或减少某种颜色,而无法改变反转片特性曲线的反差系数,即无法使画面的亮部增加某种颜色,而暗部又减少这种颜色。这类彩色反转片用于摄影,不可能获得具有可接受的彩色质量的影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5:57
目录
概述
定义
反差与反差系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