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
琵琶,汉语词语,拼音是fǎn tán pí pá,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
1 敦煌壁画
《反弹琵琶》是敦煌壁画《无量寿经变》的局部,系中唐作品。
《反弹琵琶》是敦煌绘画中艺术表现手法最具特点的画面。代表了敦煌艺术的最高绘画水准。其绘画色彩和
舞蹈动作明显带有西域少数民族的特点。是盛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友好见证。
在敦煌壁画中,作为乐器的琵琶出现了600多次,而手持琵琶、边弹边舞的绘画也有数十幅。舞姿有:怀抱竖弹、挥臂横弹、昂首斜弹、倾身倒弹、背后反弹,特别是背后反弹琵琶,难度非常高。敦煌第112窟中就绘有一个反弹琵琶的天国舞伎。
她头束高髻,上身赤裸身披璎珞,颈挂佩饰,下穿长裤。琵琶置于脑后,丰腴的双臂在斜上方反握而弹,左跨重心向后提起,右脚翘起,踏足而舞,舞带展卷,节拍鲜明,神情沉着自然,充满无限活力。双脚拇指翘起似在晃动,以应节拍,这种特殊的舞技,可以看出印度舞蹈留下的影响。天女两眼微微下垂,神态自若,美若天仙。颇具唐代仕女画的特点。反弹琵琶飞天是敦煌壁画中艺术表现手法最具特点的画面,也代表了敦煌壁画较高的艺术水准。
在敦煌第400窟中,绘有一对童子在莲花上舞蹈,他们穿着小皮靴,一人手抱小琵琶,边奏边舞。腾空的右腿和飞舞的绸子带给人的是欢娱和喜乐。
琵琶自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后,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乐器,隋唐更是风靡一时。后来,又逐渐成为舞蹈的工具。不过,在唐朝文献中并未发现边弹琵琶边跳舞的文字资料。
画面中反弹琵琶的伎乐天是佛及菩萨的侍从,其主要职能是“娱佛”。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大量的伎乐天形象,多为半裸束裙,披巾戴冠,色彩明丽,形如菩萨,其神态悠然,体形丰满,具有唐代仕女画的特点,人物造型优美,是一幅精美的佛教艺术品。
反弹琵琶是
敦煌艺术中最优美的舞姿。它劲健而舒展,迅疾而和谐,反弹琵琶实际上是又奏乐又跳舞,把高超的弹奏技艺绝妙的舞蹈本领优雅迷人地集中在这个舞位的肩上。我们很难知道,当初是否真的有个善歌善舞且才华非凡的朗姬作为模特,还是画工们离奇的想象和杰出的创造。不管怎样,反弹琵琶都是大唐文化一个永恒的符号。
此图见于莫高窟112窟的《
伎乐图》,为该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写伎乐天伴随着仙乐翩翩起舞,举足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绝技时的霎那间动势。表现伎乐天神态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半裸着上身翩翩翻飞,天衣裙裾如游龙惊凤,摇曳生姿,项饰臂钏则在飞动中叮当作响,别饶清韵。突然,她一举足一顿地,一个出胯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的绝技--于是,整个天国为之惊羡不已,时间也不再流逝。人物造型丰腴饱满,线描写实明快、流畅飞动,一气呵成,天衣飘飓,有“吴带当风”的韵致,体现了
唐代佛教绘画民族化的特色。敷彩以石绿、赭黄、铅白为主,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典雅、妩媚,令人赏心悦目。这幅“反弹琵琶”无论是从反映生活的角度,还是从绘画技法的角度,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引人注目的,是
敦煌壁画中的代表杰作。
2 历史起源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
曲项琵琶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尔
巴特琴(Barbat)。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 琵琶经过历代的流传,在外形式样、规格和演奏姿势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改变。琵琶自唐代发展为竖抱,但福建南音一直保持古老的横抱姿势,因而又有“横抱琵琶”之称。
敦煌市城标
坐落于敦煌市市中心,阳关中路与沙洲路,是敦煌的标志性建筑物。
其他典故
陶瓷
把敦煌艺术中最优美的舞姿融入到陶瓷中,让人欣赏到另一样的美。产品以其站在莲花上,反弹琵琶的动态,线描写实明快、流畅飞动,凭借飘曳的舞带而凌空翱翔,展现出飞天女的纤纤神韵。她是敦煌艺术中最优美的舞姿。它劲健而舒展,迅疾而和谐,反弹琵琶实际上是又奏乐又跳舞,把高超的弹奏技艺绝妙的舞蹈本领优雅迷人地集中在这个舞位的肩上,是大唐文化在历史上永恒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