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空袭战役,对空袭之敌实施的防反一体的
防御战役。通常是联合战役的组成部分,也可独立实施。分为要地反空袭战役和战区反空袭战役。包括抗击作战、反击作战和对空防护等战役行动。
对空袭之敌进行的防御战役。防御战役的样式之一。又称防空战役。反空袭战役通常是联合防御战役的组成部分,也可独立实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影响极大。按基本样式,分为以保卫要地为目的的要地反空袭战役和以掩护战区内各种重要目标为目的的战区反空袭战役。包括抗击作战、反击作战和对空防护等战役行动。基本任务为:抗击各种空袭武器对己方政治和经济中心、军事要地、工业基地、交通枢纽等的空袭,避免或减少己方遭空袭的危害;掩护重兵集团的集结、机动和展开;组织反击作战,消灭敌方空袭力量;组织信息对抗,争夺制信息权;组织防护,减少兵力和战争资源的损失等。反空袭战役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反空袭作战均属于战术性行动。随着空袭和反空袭兵器的发展,为了应对规模日益增大的空袭,有的国家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建立了防空军团,在兵力上为反空袭战役准备了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和无线电的广泛使用为组织大规模反空袭作战创造了物质条件。为了挫败敌方的大规模空袭,防空部队规模越来越大,配置纵深达数千米。在苏德战争初期的莫斯科对空防御战役中,苏联红军动用歼击机602架,高炮1044门,高射机枪336挺,探照灯站618座,拦阻气球站124座,警戒雷达8部,对空监视哨612个,在莫斯科外围纵深250千米的范围内,建立了2道雷达预警线和3层对空拦射区,距保卫目标5千米处设置拦阻气球网。在整个战役期间,德军出动飞机8000余架次,共实施了122次空袭,仅有2.8%的飞机突入市区。红军共击落952架德国飞机,使莫斯科未遭到重大破坏,人员伤亡较少,取得了反空袭战役的重大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在空袭和反空袭作战中的广泛运用,空袭与反空袭的斗争愈演愈烈。1991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反空袭战役、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反空袭战役,均具有极强的战略性,其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反空袭作战不再单纯是防空部队的独立行动,而逐渐成为以防空兵和航空兵为主,诸军种、兵种配合的联合作战行动。反空袭战役掌握判断空情困难,临战准备时间仓促;信息化空袭武器威胁严重,非对称作战突出;作战空间广阔,参战力量多元,指挥协同复杂;昼夜连续实施,对抗紧张激烈,对参战人员心理承受力要求高;保卫目标众多,重要目标防护困难;信息对抗贯穿始终,夺取和保持战役制信息权事关重大。基本要求为:①建立统一的反空袭战役体系,包括情报预警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武器系统、勤务保障系统和防护系统等。②加强预警,严密防范。③充分准备,快速反应。④统一指挥,分区负责。⑤突出重点,集中用兵。⑥昼夜结合,打防并举。⑦周密组织,密切协同。⑧信息优先,可靠保障。反空袭战役准备,须在平时准备的基础上全面、有重点地进行。通常包括:下达预先号令,进入临战状态;定下战役决心,确定战役部署;制定作战计划,组织战役协同和保障;建立指挥机构,组织战役机动;进行防护准备和临战训练等。反空袭战役实施通常由联合战役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统一指挥,以空军战役军团为主,其他军种战役军团有关兵力参加,在其他防空力量配合下联合实施。通常包括:严密掌握空情,适时发出空袭警报,防止敌方突然袭击;组织信息作战,力争削弱和破坏敌方信息系统的使用效能,同时保护己方信息系统正常发挥效能;综合运用各军种、兵种防空兵力量和人民防空力量,通过空中作战和对空作战,消灭敌方空袭兵力兵器,保护重要目标安全;抓住战机,巧用谋略,对敌方指挥控制系统、空袭作战系统和作战保障系统等目标,主动实施反击作战,力争打乱其空袭计划和行动节奏,减轻己方抗击作战的压力;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严密组织防护,及时消除空袭后果,并做好连续作战准备。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在空袭与反空袭作战中的广泛运用,反空袭战役将构建全方位、全高度、大纵深的严密防空体系,并向信息化、防空防天一体化、指挥控制自动化、军民一体大区域攻势防空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