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研究》是2004年
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程昆。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试图达到三个目的:(1)在认识上说明金融发展、
金融深化、现代金融
创新的关系;(2)通过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麦金农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即主要是渐进式金融深化)观点的正确性;本文在理论上初步证明了渐进式金融深化是由于渐进式金融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从而发展和完善了金融深化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渐进式)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建立、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否则金融动荡和危机在所难免;(3)应用渐进式金融市场发展的理论观点。为我国金融改革提出策略性的建议。
金融发展理论就是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通过金融的发展去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本文按照理论出现的历史顺序,对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金融创新的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包含金融深化和现代金融创新。( 2)世界各国的金融发展存在一个共同的规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其金融发展的内容和特征不一样。同为金融自由化改革,发达国家由于具备了成熟的传统金融市场,从而发生了现代金融创新。而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体系的落后和分割,金融自由化则主要表现为金融深化。1973年麦金农(MacKinnon n)和肖(Shaw)分别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的金融抑制(压制),使得金融和经济出现了恶性循环的局面,这些国家应该通过金融自由化改革。让金融市场自由地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以金融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当时,麦金农和肖都主张彻底的金融自由化。
20世纪70年代拉美三国迅速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证明。
金融深化论是失败的。之后,麦金农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渐进式金融深化的思想。20世纪80年代东亚发展中国家的渐进式金融自由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20世纪90年代,他们加快了金融改革的步伐。结果出现了金融危机。渐进式金融深化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东亚所发生的金融危机,其政策主张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理论上存在着缺陷。
通过逻辑推理便可知道,如果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是不完善的,那么,金融自由化就不能很好地发挥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甚至还会出现资源配置的误导。所以,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的首要目的是建立、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考察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它体现了发展迅速但不完善或极不完善的特征。运用20世纪90年代最新的理论——“金融险区”论,证明了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信贷市场还是证券市场,在金融市场不完善条件下,客观上存在着金融险区,金融险区的大小由市场不完善程度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资本账户的自由兑换,迟早会发生金融动荡和危机。对西方国家300多年金融市场发展历史的研究表明,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经历了自由化——法制化和规范化——重新自由化的长期、渐进式发展的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一开始就受到严格管制,没有经过自由竞争的充分发育,自由化之后,即或是模仿式地建立了一些市场和法规,可各市场参与主体既不熟悉市场规则又不习惯法律规则,这种市场只能是一个低透明度、低效率、不完善的市场。市场的发展必须渐进性地进行,在这个过程中,相应的规则得以建立,各市场主体和管理者以适应各种规则反复博弈、充分磨合,这样,才能发 展成为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渐进性决定了金融深化的渐进性。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必须一手放松管制,另一手加强立法、司法。加强监管、增强市场监督机制,有助于加快市场完善的进程。
随着放权让利的经济改革得到推行,中国金融市场产生了,围绕着为国有企业和政府融资这条主旋律,中国政府在金融市场发展中体现了极强的控制能力,金融市场走出了渐进式发展的道路。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支撑了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采取了先易后难、避实就虚的做法,目前的金融市场仍是一个政府控制下的不完整的市场,创造了大部分国民生产总值的非国有经济很难进入这一正规金融市场,而国有企业又缺乏还本付息的信用基本条件,所以,中国金融市场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进一步的市场发展必须解决(或逐步解决)一些较实质性的问题,如国有企业应该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所有权,国有金融机构的股权分散、允许非国有经济自由进入正规金融市场、
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流动,提高国家政府财政收入水平,等等,目的在于发展一个完整的、充分竞争的金融市场。利率自由化可以分五个阶段逐步放开管制。
国内金融市场没有充分完善之前应该控制资本账户。逐渐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和市场监督机制,金融管理部门应当严格监管,适时把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剔除出市场,以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编辑推荐
20世纪70年代之前
金融管制是各国的普遍现象。70年代之后,各国相继掀起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热潮,以图通过金融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然而,金融自由化在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出现了不同的结局。一方面是发达国家蒸蒸日上的现代金融创新,高效率的金融市场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从拉美到东亚,近20年间,发展中国家发生了连续的金融动荡和危机,经济上的起伏动荡使这些国家备受折磨。那么,究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哪里出了错?金融自由化的目标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本书在已有的理论和各国实践的基础上,运用
现代金融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提出和论证了渐进式金融市场发展的理论观点。
图书目录
序言
内容提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3 本书的结构
2 金融发展:理论综述
2.1 金融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
2.2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
2.2.1 金融发展、金融结构的概念
2.2.2 金融发展的规律
2.2.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3.1 麦金农的“导管效应论”及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2.3.2 肖的“债务中介”说及金融深化论
2.4 现代金融创新
2.4.1 现代金融创新的概念界定
2.4.2 现代金融创新的阶段性特征
2.4.3 现代金融创新的动因及创新的影响
2.5 金融发展、金融深化、现代金融创新的关系
2.5.1 金融增长、金融发展、金融成长的辨别和统一
2.5.2 金融发展、金融深化、现代金融创新的关系
3 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实践:对两类典型的分析
3.1 20世纪70年代拉美南锥体三国的迅速金融自由化及其教训
3.2 (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最优次序
3.3 东亚发展中国家渐进式金融自由化的成功与失败
3.3.1 20世纪80年代东亚金融自由化改革及其成就
3.3.2 20世纪90年代东亚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
3.4 小结
4 渐进式金融市场发展: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合理拓展
5 经济改革中的中国金融市场发展
6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困境及策略建议
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程昆,男,管理学博士,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1965年4月出生于云南省石林县。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兼金融系主任,广东省经济学会理事,广东省金融学会理事,
广州国际经济贸易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金融发展。曾主持“依托资本市场 推动广东技术创新”、“广东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等省级课题三项,主持厅(局)级课题四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六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副主编和参编全国性教材三部。